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6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459篇
安全科学   44篇
废物处理   53篇
环保管理   56篇
综合类   873篇
基础理论   222篇
污染及防治   146篇
评价与监测   140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矿区河流沉积物是重金属污染物的迁移载体.研究了某含矿区河段沉积物含量分布、赋存形态及粒径对沉积物中水力传输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矿区河流沉积物中污染问题突出;沉积物颗粒大小不仅影响在沉积物组分中的分配与赋存形态,还会影响水环境中的传输.在矿区上游和中上游河段,沉积物均以粗砂、中砂组分为主,上游河段沉积物中...  相似文献   
212.
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3种可生物降解螯合剂谷氨酸二乙酸四钠(GLDA)、甲基甘氨酸二乙酸(MGDA)、乙二胺二琥珀酸(EDDS)和1种传统螯合剂乙二胺四乙酸(EDTA),在不同浓度(0,1.25,2.50,5.00,10.00 mmol/kg)下对蜈蚣草吸收土壤中As的影响。研究表明:4种螯合剂在1.25 mmol/kg时均能显著提高蜈蚣草生物量。EDDS在10 mmol/kg时根际土壤生物有效态As的含量最高,较空白组CK提高了69.2%。GLDA在10.00 mmol/kg时根际土壤As较原土壤降低了28.84%。浓度为5.00 mmol/kg的EDDS处理的蜈蚣草对As的富集系数BCF最高,为7.99,是CK的1.70倍。综合蜈蚣草生物量和对As的BCF值来看,5.00 mmol/kg MGDA地上部分对As积累量最大,其值为2648.65 μg/pot,较CK提高了65.92%。已被广泛应用于修复土壤Cd和Zn领域的新型螯合剂GLDA和MGDA在修复土壤As污染同样具有明显的潜力。  相似文献   
213.
地下水具有极高的毒性,人类长期饮用高地下水可造成中毒.在查明山阴地区高地下水污染特征的基础上,将室内批试验与PHREEQC软件数值模拟相结合,考察了投料比、pH值对铁硫化物除效果的影响,为原位修复高地下水工艺确定了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山阴地区超标地下水样的pH值为7.6?8.5,总浓度为17~242 ...  相似文献   
214.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4):204-211
为了解高区地下水-土壤系统中(As)的含量特征,评价其对人体健康风险状况,该研究以新疆奎屯典型高区2个团场地下水和土壤为研究对象,使用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As浓度,分析该地区地下水和土壤样品中As的含量特征,并采用US EPA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不同暴露途径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中As含量在2.40~1 152.19μg/L之间,平均值为97.37μg/L,87.50%的地下水As含量高于WHO饮用水标准10μg/L;28.13%的地下水As含量高于中国《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的Ⅳ类标准50μg/L。土壤中As含量在10.49~30.47 mg/kg之间,平均值为19.79 mg/kg,21.88%的土壤点位As含量高于中国《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列出的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标准25 mg/kg。该地区土壤中的As受高地下水灌溉的影响,两者呈显著正相关(P0.05,r=0.326)。成人和儿童平均致癌总风险指数均达到人体不可接受致癌风险水平(10-4),主要由地下水摄入途径所贡献,成人对As的致癌风险高于儿童。饮水摄入为地下水中As最主要的致癌风险暴露途径,96.87%的地下水点位中成人经饮水摄入后会达到人体不可接受致癌风险水平,9.38%的地下水点位中成人经皮肤接触后会达到人体不可接受致癌风险水平。手-口摄入为土壤中As最主要的致癌风险暴露途径。该地区地下水和土壤中As的浓度变化较大,对人体致癌风险高,值得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15.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8):99-107
为了考察紫外光(λ_(max)=365 nm)照射下三价(As(Ⅲ))在含有腐殖酸的水体中光氧化过程,该文研究了初始pH、HA浓度、外加铁离子以及不同分子量范围的HA组分等环境因子对As(Ⅲ)光氧化的影响。利用ESR检测和自由基猝灭实验以及不同气氛实验,量化不同活性物种对As(Ⅲ)光氧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pH值对As(Ⅲ)在HA体系中的光氧化影响极大,低pH有利于As(Ⅲ)的光氧化。当pH为2.6,As(Ⅲ)浓度为100.0μg/L时,HA的最佳投加量为10.0 mg/L。Fe(Ⅲ)-HA络合物表现出低光活性,外加低浓度铁离子抑制As(Ⅲ)的光氧化,高浓度则促进As(Ⅲ)的光氧化。不同分子量范围的HA组分对As(Ⅲ)的光氧化贡献不同。As(Ⅲ)的形态转化是由于三重态腐殖酸(~3HA~*)的直接作用以及羟基自由基(HO·)直接氧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85%的As(Ⅲ)氧化是HO·直接氧化导致,HO·主要来自HO_2·/O_2·~-;剩余15%依赖于~3HA~*对As(Ⅲ)的直接氧化。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As(Ⅲ)在含有溶解性有机质的酸性水体中光化学转化行为。  相似文献   
216.
氧化铜纳米颗粒(CuO NPs)可以通过农药和肥料施用、意外泄露或污水灌溉进入As污染农田土壤,从而对土壤环境因子和As生物有效性产生影响.本试验选取两种不同类型土壤(安徽宿松黄棕壤和黑龙江海伦黑土)进行人工As污染,添加不同浓度的CuO NPs,探究90 d淹水-落干过程中CuO NPs对As污染农田环境因子和As生...  相似文献   
217.
基于概率方法的中国居民饮水途径砷暴露健康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调研收集我国3类主要饮用水类型的总浓度.通过回归模型获得不同年龄段人群饮水暴露参数分布模式.基于概率方法评价不同水体和不同人群由于暴露造成的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结果发现,全国各类水体的总浓度几何均值为(13.0±38.1)μg·L-1.其中饮用水中的最高浓度出现在内蒙古,广西和山西饮用水中也有较高总...  相似文献   
218.

修复目标值的确定是污染地块环境监管的重要环节,通常基于风险评估方法计算风险控制值来确定。而对于污染地块,采用HJ 25.3—2019《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推荐模型和参数推算得到的修复目标值往往低于土壤环境背景值,难以满足监管需求。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污染地块土壤修复目标值确定方法,探讨了基于土壤环境标准值、传统风险评估、层次化风险评估、等效风险评估及土壤环境背景值修正方法的实现路径与实践应用。结合我国污染地块监管策略和污染地块开发再利用现状,提出了基于土壤环境背景值、层次化风险评估和生物可给性相关参数修正的土壤修复目标值确定方法,旨在为我国污染地块的修复和再利用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219.
万琪  李旭春  潘丙才 《环境科学》2013,34(8):3151-3155
通过考察乙醇处理对树脂基纳米水合氧化铁(D201-HFO)结构及其除性能的影响,评价乙醇处理在复合材料制备中的必要性.结果表明,乙醇处理后负载水合氧化铁(HFO)在D201树脂内的分散性增加,材料对的饱和吸附量提高约20%,且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孔容、孔径分别增加了52%、65%、28%;但乙醇处理对复合材料的机械强度和负载HFO的晶型无影响,在pH值、离子竞争对该材料除性能的影响趋势方面也无明显作用,对复合材料固定床除性能及再生方面也无明显作用.总体而言,乙醇处理对D201-HFO复合材料实际除性能影响不大,从技术经济性考虑可以省略.  相似文献   
220.
土壤-植物系统中磷和砷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静  方萍 《四川环境》2010,29(6):118-121
元素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施磷已成为植物修复污染土壤过程中必要强化措施之一。土壤-植物系统中磷和的相互作用关系是非常复杂的,研究表明:磷和在土壤中往往是共生的,但又存在竞争吸附关系;磷和在不同植物中的相互作用关系主要有拮抗效应和协同效应;有必要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对磷和表达基理进行深入研究,获得对具有超积累能力的植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