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07篇
安全科学   25篇
废物处理   33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227篇
基础理论   65篇
污染及防治   48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1.
非高温法提取粉煤灰中铝和硅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杰明 《电力环境保护》2002,18(2):28-29,54
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常湿法提取粉煤灰中铝和的工艺流程,基本解决了目前国内外用相近方法提取煤灰中铝和,但浸出率不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212.
岱海硅藻类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Si限制初探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岱海水-沉积物系统中BSi的地球化学特征为基础,结合沉积物中BSi的空间分布和垂向分布以及BSi与古环境古气候的响应关系,对岱海藻类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Si限制理论进行了探索.研究发现,岱海上覆水中Si的平均含量仅为0.38 mg/L,而表层沉积物中BSi的平均含量达到7.5 mg/g;水-沉积物系统中SiO32-和BSi的空间分布特征揭示了生源的主要来源;水-沉积物系统中Si与C、N、P的比值及BSi与古环境古气候的响应关系阐明了Si成为藻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限制因子的主要原因;不同历史时段内,Si成为岱海藻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限制因子的主导原因不同.  相似文献   
213.
Biogenic silica (BSi) contents in the marsh plants (Phragmites australis, Scirpus mariqueter and Spartina alterniflora) and associated sediments in Chongming Island eastern intertidal flat of the Yangtze Estuary were determined. The BSi contents in P. australis, S. mariqueter and S. alterniflora varied from 25.78–42.74 mg/g, 5.71–19.53 mg/g and 6.71–8.92 mg/g, respectively. Over the entire growth season, P. australis and S. mariqueter were characterized by linear accumulation patterns of BSi. The aboveground biomass (leaves and culms) of the marsh plants generally contained more BSi than underground biomass (roots). BSi contents were relatively higher in dead plant tissues than in live tissues which was probably due to the decomposition and the leaching of labile components of plant tissues such as organic carbon and nitrogen. Comparing with the habitats of S. mariqueter and S. alterniflora, the highest BSi content was recorded in sediments inhabited by P. australis, with an annual average of 15.69 mg/g. Overall, the intertidal marshes in the Yangtze Estuary may act as a net sink of BSi via plant uptake and sedimentary burial.  相似文献   
214.
基于酸性条件下酸盐与钼酸铵反应生成钼黄而后被还原成镅蓝的原理,利用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建立了快速测定海水中活性酸盐的分析方法.在优化的条件下,方法检测限为0.5 μmol·L-1,线性范围为2.5~110.0 μmol·L-1,实际海水的加标回收率为103.6%~109.3%,同一水样连续测3次仅需4.5 min...  相似文献   
215.
采用二甲基二氯烷(DMCS)为源,与氯化铁、氯化铝聚合制备新型聚氯化铁铝絮凝剂(PAFSC).其形态分布和处理含藻水的混凝性能结果表明,该混凝剂的最优技术指标为nFe/nAl=0.4,nSi/n(Al Fe)=0.1,碱化度B=1.5,C(Al Fe):0.1 mol/L,pH=2.898,熟化时间为24h的条件下,有效成分Feb、Alb的含量最高,絮凝效果最好,PAFSc对浊度的净化效率可达98.6%.研究表明,二甲基二氯烷会产生很强的协同效应,使无机高分子絮凝剂PAFSC有效成分高,絮凝效果好.  相似文献   
216.
根据2014年1月实测的海南岛昌化江径流化学组成,运用物质平衡法和相关分析法估算化学径流组成的来源和控制因素,探讨流域化学风化产物HCO_3~-和溶解性(DSi)的输出及生态环境意义。结果表明昌化江流域水体呈中偏弱碱性,化学径流组成阴离子以HCO_3~-为主,阳离子以Ca~(2+)、Na~+为主。其中,77.30%的离子源于流域内酸盐岩的化学风化,1.38%的离子来源于碳酸盐岩风化,大气沉降对化学径流的贡献为5.45%,人类活动对干、支流化学径流的贡献分别为15.90%与21.04%,差异显著(P0.01)。地貌条件、岩性及径流深度是影响流域化学径流组成的关键因素。昌化江流域干季输入南海的HCO_3~-和DSi量分别为2.12×10~8 mol、1.38×10~8 mol,是南海海洋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主要物质来源之一,在南海生态系统物质循环预算中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217.
邹学军  李新勇  曲振平  王疆疆 《环境科学》2011,32(12):3694-3698
以Na2SiF6/HF为电解液,采用阳极氧化法一步制备了Si掺杂的TiO2纳米管阵列光催化剂,通过SEM、XRD、DRS和EDX等表征手段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以甲苯为降解目标物,考察了Si掺杂的TiO2纳米管阵列光催化剂的活性以及各种反应参数对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纳米管阵列以锐钛矿和金红石2种晶形存在,Si高分散于TiO2纳米管的管壁上.Si的掺杂提高了TiO2对紫外光的吸收,其禁带宽度与TiO2相比发生了蓝移.Si掺杂的TiO2纳米管阵列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当以电解液中Na2SiF6浓度为0.03 mol·L-1,在400℃焙烧1 h制备的Si掺杂的TiO2纳米管阵列为光催化剂时,甲苯的降解率最高,降解率达到60%,与纯TiO2纳米管阵列相比,催化活性提了1倍.  相似文献   
218.
本文详细介绍用氟酸钾容量法测定的最佳实验条件,与其它方法比较,准确度与经典方法相同,而分析速度大大提高,相对标准偏差为0.09—0.17%。对各类酸盐、国内粘土标样与美国国家标准局(NBS)标样进行测定比较,均得到满意结果。因此,氟酸钾容量法测定可推荐为仲裁和标准参考物质定值方法。  相似文献   
219.
黄河流域是我国煤炭潜力最大的区域,矿井水涌水量大但资源利用率不高,尤其在干旱和半干旱的高氟地区,矿井水中氟离子超标已成为制约提高矿井水资源利用率的主要因素之一。采用正交试验筛选出高效除氟药剂的5种组分[聚合氯化铝(PAC)、聚合酸铝、硝酸镁、聚合氯化铁、羧甲基淀粉钠],采用单因素试验探讨了不同制备条件和反应条件对除氟效果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能谱分析(ED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探讨了除氟机理。结果表明:在金属总量M/Si、Al/Mg、Al/Fe的摩尔比分别为43、40、40条件下研制的除氟药剂,均可将含氟废水中氟离子浓度由20mg/L降至1.0 mg/L以下,达到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中氟化物浓度限值要求(1.0 mg/L);当除氟药剂投加量为1.25 g/L,初始p H为2~12,悬浮物浓度为100~2 000 mg/L,聚丙烯酰胺(PAM)投加量为0.4 mg/L时,处理后上清液剩余氟离子浓度均可控制在1.0 mg/L以下,氟离子去除率达95%以上;除氟药剂中Al、Si元素起到重要的除氟作用,主要通过形成A...  相似文献   
220.
掺杂La或Si对Ag/Al2O3催化剂热稳定性和脱NO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利用 BET比表面测定和 X-射线衍射技术考察了掺杂 La或 Si的 Ag/Al2O3催化剂的热稳定性 ,并研究了富氧条件下 ,丙烯在这些催化剂上选择性还原 NO的活性 .结果表明 ,掺杂 La或 Si能抑制 Al2O3相变 ,使 γ-Al2O3完全转化为 α-Al2O3的温度升至 1100℃以上 .相应地 ,延缓催化剂比表面下降 ,从活性角度来看 ,当焙烧温度为 1100℃时 ,与掺杂 La或 Si相比 ,不掺杂 La或 Si的 Ag/Al2O3催化剂活性要低得多 ;当焙烧温度低于 1000℃时 ,掺杂少量 La(2 % La2O3)对 Ag/Al2O3催化剂活性影响不大 ,但是 ,掺杂 Si(2%或 8% SiO2)或较高含量 La(8% La2O3)会导致催化剂活性降低 .综合考虑热稳定性和富氧条件下的 NO还原活性 ,认为掺杂较低含量 La(2% La2O3)的 Ag/Al2O3催化剂性能最佳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