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2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295篇
安全科学   64篇
废物处理   71篇
环保管理   58篇
综合类   626篇
基础理论   203篇
污染及防治   153篇
评价与监测   4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建立了土壤和小麦种子、茎杆中苯达嗪丙酯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了高剂量施药条件下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并测定了土壤、小麦种子和茎杆中的最终残留.苯达嗪丙酯的最低检出限为10ng,在土壤和小麦中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5mg·kg-1.方法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8.7%—103.3%,变异系数为4.3%—16.4%.苯达嗪丙酯的消解动态试验表明:高剂量施药条件下苯达嗪丙酯在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5d(北京)和3.1d(石家庄);当按推荐剂量施药时,小麦收获前10d,在土壤、小麦种子和茎杆中,北京和石家庄两地均未检出苯达嗪丙酯.  相似文献   
112.
主要原材料为高炉矿渣的碱矿渣胶凝材料(HAS)、掺3%沸石的HAS、掺5%沸石的HAS、水泥等4种固化材料被用来固化人工合成含铅、镉、铬等重金属的污泥。污泥固化体中污泥与固化材的掺和比例为4:1。实验结果表明,HAS固化剂对重金属污泥的固化效果要好于水泥,其污泥固化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高于水泥固化体,同时其固化体的重金属浸出量明显低于水泥。沸石的掺入使HAS固化体的重金属浸出量减小,且随着沸石掺加量的增大,HAS固化体的重金属浸出量相应的减少。  相似文献   
113.
通过对危害程度0级的汽油发放作业职业危害初步调查,其结果显示出,从事该作业3年以上作业人员,出现身体改变,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14.
取自扬州某外资皮革厂的蓝皮制革废水含有大量的Cr3 和COD.通过对该废水加各种碱剂调节其pH值至8.3~8.5,均可将Cr3 去除90%以上,且对COD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再对该废水加碱的同时试采用几种混凝剂进行混凝,Cr3 和COD的去除率都得到提高.研究表明:通过加碱混凝能取得更好的去除效果,PAC/PAM是最佳混凝荆,最佳投药量为0.4g/L,Cr3 可降到国家标准以下.  相似文献   
115.
116.
通过工业性运行试验,验证“蔗渣碱法造纸制浆黑液资源化处理”项目工艺路线在工业过程中的可行性,工艺设备的可靠性,纸产品以及黑液处理回收产品的产量,质量及其工艺的稳定性;得出资源化回收产品产率,质量等工业实验数据,为项目产业化实施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17.
秸秆固定化石油降解菌降解原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秸秆做载体固定嗜碱芽孢杆菌(Bacillus alcalophilus SG)降解原油,其原油去除率为73.88%,高于单纯投加菌液或者菌液与秸秆的混合物的原油去除率.秸秆的最佳投加量(干重)为25.0 g/L,最佳固定化时间为30 h.用预处理过的秸秆固定SG,降低了固定化SG的原油去除率.在固定化培养基中添加无机盐离子,促进了固定化SG对原油的降解.不同初始pH的原油培养基在固定化SG降解原油的过程中逐渐呈中性或偏碱性.固定化SG在pH 6.0~10.0时对原油均有不错的降粘能力.  相似文献   
118.
针对碱减量废水中的乙二醇(EG)对对苯二甲酸(TA)的好氧生物降解产生不利影响,本实验采用水解酸化工艺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TA和EG的兼性厌氧降解性能,并着重考察了TA在EG存在下的兼性厌氧降解规律,从而为碱减量工艺实际生产废水的生物处理工艺提供技术方案和科学依据.实验结果表明,TA在缺氧条件下的兼性厌氧降解率很低,在本实验条件下,其兼性厌氧平均降解率为6.1%,而兼性厌氧菌对EG具有较高的降解活性,其降解率达到58.9%~71.5%.在TA配制废水中投加EG时,EG首先得到降解,当EG完全降解后,TA才开始降解,并且其降解速率与TA作为惟一碳源时TA的降解速率相同.由实验结果可知,涤纶碱减量废水的处理不能仅仅采用兼性厌氧生物处理工艺,而应在好氧生物处理工艺为主的情况下,辅以兼氧或厌氧生物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19.
预处理垃圾焚烧飞灰作为碱胶凝材料混合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分析了垃圾焚烧飞灰的主要化学成分及矿物组成,探讨了预处理垃圾焚烧飞灰作为碱胶凝材料混合材的可能性.研究表明,垃圾焚烧飞灰主要由黏土类矿物组成,飞灰直接作为混合材参与水化过程会产生明显膨胀现象,加入30%(质量分数)飞灰制成的矿渣/飞灰试块在成型1 d脱膜时膨胀率达到15.7%,标准养护28 d后无侧压抗压强度只有12.4 MPa.对飞灰进行热活化预处理,900℃条件下活化效果最佳,同样的飞灰掺量下,试块在标准养护28 d后无侧压抗压强度达到46.0 MPa,膨胀现象消失,且碱胶凝材料中重金属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0.
臭氧技术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近年来,由于氯消毒副产物,微污染物,难降解或有毒有机废水的治理缺乏有效的方法,以及臭氧发生设备性能的提高,臭氧技术已在饮用水和废水处理中重新受到关注且得到了新发展。臭氧技术已由最初经碱催化的直接氧化发展发展形成催化,多相催化氧化;在水处理方面,由原来的单独使用发展形成与其它方法联合作用,臭氧处理单元自身也有很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