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4篇 |
免费 | 168篇 |
国内免费 | 19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60篇 |
废物处理 | 24篇 |
环保管理 | 31篇 |
综合类 | 455篇 |
基础理论 | 261篇 |
污染及防治 | 76篇 |
评价与监测 | 19篇 |
社会与环境 | 3篇 |
灾害及防治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篇 |
2023年 | 30篇 |
2022年 | 31篇 |
2021年 | 50篇 |
2020年 | 39篇 |
2019年 | 30篇 |
2018年 | 25篇 |
2017年 | 30篇 |
2016年 | 30篇 |
2015年 | 48篇 |
2014年 | 57篇 |
2013年 | 42篇 |
2012年 | 52篇 |
2011年 | 36篇 |
2010年 | 38篇 |
2009年 | 40篇 |
2008年 | 33篇 |
2007年 | 41篇 |
2006年 | 33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32篇 |
2003年 | 21篇 |
2002年 | 29篇 |
2001年 | 25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4):36-44
多氯联苯(PCBs)是一类危害巨大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由于19世纪以来各国工业制造行业的广泛生产和使用,大量PCBs经各种途径进入土壤环境中。土壤PCBs污染问题逐步成为威胁当代人类生命安全和制约社会快速发展的首要问题之一。进入21世纪后,植物修复技术由于其绿色、经济等理念,逐渐成为土壤PCBs污染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诸多研究也证实了植物修复对PCBs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但鲜有相关文献论述植物根系在植物修复PCBs污染领域的巨大意义及其作用机理。该文综述了土壤pH、温度、可利用碳源、氧化还原电位对PCBs降解的影响及根际土壤中微生物、酶、根系分泌物促进PCBs降解的机理,并讨论了PCBs浓度及种类、植物生物量、土壤有机物老化等方面在土壤PCBs根际降解过程中的作用,最后基于当前研究的不足提出未来研究中可能需要引起重视的几个方面,可为今后深入推广该领域的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2.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5,(9)
通过盆栽试验并结合原子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土壤Cu浓度对蓖麻根系有机酸分泌及Cu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蓖麻对Cu表现出较强的转运、富集能力,根部是积累Cu的主要器官。蓖麻根分泌物中含有草酸、苹果酸、乳酸、柠檬酸和酒石酸,其中草酸、苹果酸含量分别占39.93%和31.53%。各种有机酸对Cu的响应不同,草酸含量随土壤Cu浓度升高逐渐减少。土壤Cu浓度300 mg/kg时,酒石酸、苹果酸、乳酸和柠檬酸含量随着Cu浓度升高而上升,土壤Cu浓度为300 mg/kg时达到最大,分别为对照的6.887、1.497、2.058和2.346倍;土壤Cu浓度300 mg/kg时,苹果酸、乳酸、柠檬酸含和酒石酸含量随着Cu浓度升高而逐渐减少。苹果酸含量与蓖麻的Cu含量的相关系数最大,其次是乳酸、草酸和柠檬酸。因此,蓖麻对Cu的转移和富集中苹果酸可能发挥主导作用,乳酸、草酸和柠檬酸次之。 相似文献
123.
124.
《国外环境科学技术》1997,(3):18-21,13
花茎甘蓝在培养皿中进行溶液培养,以硒酸盐的方式加入20μM的硒,分别测定在减半Hoagland培养液中六种硫酸根水平下根与茎对硒的蒸逸。结果表明,甘蓝植株对硒的蒸逸主要部位是根,其蒸逸速度为茎的26倍,去茎的根在72小时内硒的蒸逸量显著增加,其硒蒸逸速度比不去茎的根增加20到30倍,另外六种植物,水稻,白菜,花椰菜,中国芥末和野生芥茉的实验结果也大致相同。植物对硒的蒸逸一部分归功于微生物,如细菌, 相似文献
125.
126.
127.
铜矿尾矿库修复植物香根草及其根际尾矿砂中重金属形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根草是一种能在极端环境中生长的草本植物。对安徽铜陵冬瓜山铜矿水木冲尾矿库生态修复植物香根草及其根际尾矿砂中重金属Cu、Zn、Mo和Cd进行了赋存形态分析。香根草根际尾矿砂中四种元素形态绝大部分是残渣态,但Cu和Cd的有效态含量远高于香根草正常生长所需,是主要胁迫元素。香根草的生物富集系数(BCF)和转运系数(TF)均小于1,表明它严格限制这四种重金属元素在根-茎叶中的迁移。乙醇提取态和去离子水提取态是植物体中活性较高的重金属形态。香根草地下部分Cu、Zn、Mo和Cd的乙醇提取态和去离子水提取态之和占各形态总和的比例分别为10%、23%、51%和16%;地上部分相应的比例为24%、26%、47%和12%。不同重金属元素表现出不同形态分布特征,这与香根草对它们的吸收和转运方式有关。香根草根际尾矿砂及其体内重金属形态决定了它对重金属的耐受性,表明香根草是有色金属矿山尾矿库理想的生态修复植物。 相似文献
128.
磷酸活化纺织固体废弃物制备活性炭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纺织固体废弃物为原料,磷酸为活化剂,采用一步活化法制备活性炭。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磷酸浓度、浸渍时间、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借助氮吸附等温线、BET方程、BJH方程、SEM和FTIR分析了活性炭孔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磷酸浓度40%(质量分数)、浸渍时间24h、活化温度500℃、活化时间30min。最佳条件下活性炭碘值为967mg/g,亚甲基蓝值为112mL/g,BET比表面积为1107.51m2/g,总孔容积为1.239cm3/g,中孔容积为1.024cm3/g,中孔占82.65%。活性炭表面具有羟基、羰基、内酯基和多种含磷官能团。 相似文献
129.
黄河三角洲湿地盐生植物氮和磷的根际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黄河三角洲湿地三种盐生植物柽柳(Tamarix chinensisLour).、盐地碱蓬(Suaeda salsa Pall).和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 Beauv.)的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氮、磷的根际效应,分析了不同植物种类根际效应差异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盐生植物根际土壤总氮、速效氮以及有效磷的含量与非根际土壤相比均显著增加(p0.01),根际土壤的总磷含量也高于非根际土壤。柽柳植株对氮、盐地碱蓬植株对磷的富集作用最强,并表现出明显的根际累积效应,这一结果对于滨海湿地氮、磷污染截留的植物修复技术建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造成不同植物种类的根际效应差别的原因不同,pH值是影响柽柳根际速效氮累积效应的主要原因,而盐地碱蓬根际有效磷累积主要受到根际微生物和盐度变化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30.
达乌里胡枝子根系形态特征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黄土丘陵区天然草地群落优势种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 L.)根系生长与土壤水分供应条件间的关系,采用盆栽控制试验,设置高水(土壤田间持水量80%)、中水(土壤田间持水量60%)和低水(土壤田间持水量40%)3个处理后,在现蕾期、开花期和结实期进行阶段改善水分供应条件,生育期末测定和计算了不同土壤水分处理下达乌里胡枝子根系生物量和形态特征.结果表明:达乌里胡枝子根系生长与水分供应条件密切相关,充分的水分供应有利于促进其根系生物量增大和根系长度的生长,但适度水分胁迫有利于增强其根系的吸收能力.其根系生物量和总根长在高水处理下显著最高(P0.05);根表面积、比根长和比根面积以中水处理下显著最高(P0.05);不同水分处理下,其根系平均直径为0.76-0.94 mm,根系生物量、根表面积和总根长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综上,充足的水分供应有利于促进达乌里胡枝子根系生物量积累和根系形态建成,其根系生物量及其形态特征对水分阶段改变的响应不仅取决于水分供应条件改善的幅度,也与其生育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