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87篇
安全科学   26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287篇
基础理论   135篇
污染及防治   41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提高蛭石的层间距和对有机物的吸附能力,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对蛭石进行改性,并研究了其对水中对硝基苯酚的去除效果.结果显示,改性蛭石对溶液中的对硝基苯酚吸附能力明显强于原蛭石;改性蛭石对溶液中的对硝基苯酚的吸附过程在30min左右就基本达到平衡;碱性条件有利于改性蛭石吸附去除对硝基苯酚....  相似文献   
52.
马嘉敏  宋伟  张小磊  李继 《环境化学》2019,38(5):985-990
以两种典型人工合成有机物(磺胺甲恶唑和卡马西平)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铁碳微电解法降解上述两种目标污染物,研究了铁碳质量比、反应时间、pH、铁投加量等因素对磺胺甲恶唑和卡马西平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H=1,铁碳比为1∶1,铁投加量为80 g·L~(-1)时,磺胺甲恶唑的去除率最高,60 min几乎全部去除.pH=1,铁碳比为1∶4,铁投加量为80 g·L~(-1)时,卡马西平的去除率最高,60 min卡马西平去除率接近90%.在这过程中磺胺甲恶唑和卡马西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它们的氮被还原成氨氮.磺胺甲恶唑和卡马西平的降解符合假一级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53.
以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作为主要光敏剂研究磺胺氯哒嗪(SCP)间接光降解行为和机理,分析CDOM组成、盐度和pH值对SCP间接光降解的影响.SCP间接光降解速率随CDOM浓度升高而逐渐加快.CDOM产生的光化学反应活性中间体对SCP间接光降解的贡献率不同,其中3CDOM*起主要作用,对SCP间接光降解的贡献率高达77.94%.所用CDOM由4种荧光组分组成,包含3种外源腐殖质(C1,C2,C3)和1种内源腐殖质(C4), SCP间接光降解去除率和3CDOM*浓度分别与荧光组分的相关性大小顺序均为C3>C2>C4>C1.其中C3和C2与[3CDOM*]具有较高线性相关性(R2>0.97),是3CDOM*的主要贡献者.盐度和pH值对SCP间接光降解的影响作用显著.在盐度为15‰时,SCP的间接光降解速率最大.在低盐度范围(0~15‰)内,离子强度效应对间接光降解的促进作用大于无机阴离子带来的抑制作用,使得间接光降解速率随着盐度的升高而加快.溶液pH=(5.00±0.10)时,SCP的间接光降解速率最大.SCP的间接光降解速率随着溶液pH值的升高而减慢,中性和碱性环境不利于SCP的间接光降解.  相似文献   
54.
2种黏土矿物对磺胺嘧啶的吸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蒙脱土和高岭土2种典型黏土矿物为吸附体, 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其对磺胺嘧啶的吸附行为,考察温度和pH值对磺胺嘧啶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黏土矿物对磺胺嘧啶的吸附等温线均能较好地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吸附方程,且Langmuir方程拟合效果优于Freundlich方程;高岭土对磺胺嘧啶的吸附量大于蒙脱土;温度升高和pH值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磺胺嘧啶的吸附.  相似文献   
55.
本文探讨了大型在含藻(系统A)和不含藻(系统B)水体内,对 ̄3H多效唑的生物富集以及释放行为。用药物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多效唑在大型-水体之间的转移。结果表明:在实验初期,由于大型对小球藻的摄食作用,大型在系统A的生物富集系数显著大于系统B,存在生物放大作用。而在实验后期,两个系统中大型对多效唑的生物富集系数趋于相近。多效唑在大型体内的释放行为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半衰期为6h.实验结束后,多效唑在大型体内的残留量占总量的20%。  相似文献   
56.
在1.5-50.0mg/L的浓度范围内,单甲脒农药对模型池塘生态系统中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有明显影响。尤其在加药的头4d内,藻类种类、数量、多样性指数、种类数比及增长率明显下降,优势比显著上升,敏感种及清洁种减少甚至消失,高浓度(50.0mg/L)的单甲脒在2d内可把藻类全部杀灭。随试验时间的延长,药物不断降解,6d后藻类种类、数量、多样性指数又不断回升。随加药次数的增多,药物对藻类抑制作用明显减弱,藻类的种类、数量、多样性指数等指标不断上升,尤其是藻类数量增加明显,试验后期,藻类数量高低主要受N、P浓度大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
喜旱莲子草在中国的入侵机理及其生物防治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喜旱莲子草为全球性恶性杂草,也是中国生物多样性国家报告中首批9种重要外来入侵植物之一.本文综述了喜旱莲子草的起源、分布以及在我国的传播扩散和危害,并分析了入侵机制.鉴于这是我国生物防治外来杂草最成功的项目,还介绍了利用昆虫天敌生物防治的过程、实践和经验,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参60  相似文献   
58.
周风帆  刘征涛 《环境化学》1994,13(2):152-156
实验水系统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在鲤科类金鱼体内分布、积累的研究结果表明,^3H-MET主要积累在鱼体消化系统;各器官/组织的积累量依次为:肠>肝>鳃>皮>肉>骨;多效唑效生物积累因子(BCF)和鱼体类脂质含量之间有较高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59.
为了解氯磺隆、甲磺隆和丁草胺经微生物降解后,对环境有无潜在危害,我们采土样接种于以上述除草剂(初始浓度分别为125,200,400ppm)为唯一碳源、能源和氮源的培养基中,振荡培养。以灭菌土样作对照。定时取样,经微孔滤膜抽滤后,以Ames试验平板掺入法检测其致突变性。结果表明,氯磺隆和甲磺隆经微生物降解后,与降解前一样,无致突变作用;微生物降解丁草胺的过程中可生成诱变剂,而这类代谢产物可继续被微生物降解,其致突变性随之消失。  相似文献   
60.
多效唑在土壤中降解、吸附和淋溶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MET)在土壤中的环境引为,MET在土壤中降解较缓慢并随土壤环境条件而异,淹水厌氧条件比旱地好氧条件降解更缓慢,灭菌土壤中未见明显降解,微生物培养试验表明,MET对真菌有明显抑止作用,以MET为唯一营养源的培养基上能生长出几种放线菌,在三种供试土壤中,MET在高有机质含量的黑土中吸附常数远大于黄棕壤和潮土;MET的淋溶则在砂粒含量较高和有机质含量较低的潮土中最快,黑土最慢,黄棕壤居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