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7篇
安全科学   9篇
环保管理   43篇
综合类   102篇
基础理论   101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4个岷江柏种群的球果和种子形态特征及其地理空间差异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我国四川和甘肃地区特有珍稀濒危植物岷江柏(Cupressus chenggiana S.Y.Hu)的4个地理种群球果和种子的形态特征,分析了不同生境条件下岷江柏的地理差异.结果表明:岷江柏球果呈椭球形,长(l)为1.5~2.5cm,宽(6)为1.5~2.0cm,重(m)为1.5~4.5g,球果鳞片数为8~11片,球果内种子粒数为40~70粒.在调查的4个岷江柏种群中,小金县种群的球果最大、球果内种子数最多,马尔康县种群和金川县种群的球果重量、球果内种子数居中,理县种群的球果最小、球果内种子数最少.讨论认为,4个种群球果和种子大小特征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种群球果和种子的形态差异与岷江柏的种群遗传特征、气候特征和生境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图3表7参25  相似文献   
22.
鼎湖山锥栗种子扩散过程中死亡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锥栗(Castanopsischinensis)种子扩散过程中死亡的主要因素。实验分为无处理组、鸟类取食组、排除鸟类取食组、排除哺乳动物组和种子袋法。结果表明,扩散前种子主要受栗实象甲(Curculiodavidi)取食和病原体感染,其取食率在鼎湖山3种林型之间显示了较大差异。排除实验的研究表明,锥栗种子在扩散后承受啮齿类、鸟类等动物取食和病原体感染致死的巨大压力,其中无覆盖处理实验组的种子取食平均比例高达93.3%,鸟类对种子取食率约为80%,排除鸟类实验组中的种子平均取食率为92.4%,非哺乳动物对种子的取食在3个林型有差异,但不是显著性的。因此,巨大的种子死亡或丧失是锥栗自然更新率非常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3.
研究了在紫外线 (UV -B)辐射增强条件下与自然光下生长的玉米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生长特性以及对UV -B反应的变化。结果表明 :与自然光下生长的玉米种子相比 ,UV -B辐射增强条件下生长的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生长指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但在连续两年UV -B强度增加条件下 ,其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指标受高强度UV -B影响的程度显著下降。在连续两年UV -B辐射增强条件下生长的玉米种子萌发的幼苗叶片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在自然光下生长的玉米种子萌发的幼苗 ,这可能是在UV -B辐射增强条件下生长的玉米对UV -B辐射增强产生适应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4.
不同电场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分别对大豆种子进行低压电场长期处理和高压电场短时处理 ,测定了不同电场处理后种子发芽势、浕 -淀粉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种子超弱发光的变化 .发现低压长期处理 (± 0 .2~ 1.0kV/cm ,每天 8h)对大豆种子的萌发没有明显影响 ,高压短时处理 (2~ 6kV/cm ,30min)能促进种子萌发 ,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势、浕 -淀粉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 ,高压短时处理吸胀种子比处理干种子的效果更为明显 .短时高压电场处理后 ,种子的超弱发光明显增强 ,并且种子超弱发光的变化与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具有显著相关性 ,提示超弱发光有可能成为一种准确、快捷、灵敏筛选种子最佳电场处理剂量的物理指标 .图 1表 3参 17  相似文献   
25.
三库区湖北段川明参的生境特征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明参为中国特有种子植物,现仅知分布于我国四川和湖北二省内的局部地区,在三峡库区也有其分布。根据在三峡库区湖北段内的实地调查情况,描述了明参的分布,生境特点和群落学特征。  相似文献   
26.
Seedling emergence tests were conducted in a meadow brown soil using five plant species ( i. e., Chinese cabbage, green onion, tomato, turnip and wheat) to determine the phytotoxicity of phenanthrene, pyrene and their mixtures. The soil was amended with up to 1000mg/kg soil of phenanthrene or 600 mg/kg soil of pyrene. Seedling emergence and root growth were measur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root elongation was more sensitive than seedling emergence. Root length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phenanthrene or pyrene concentrations(p≤0.05). Phenanthrene was more phytotoxic than pyrene. The lowest observable adverse effect concentration(LOAEC) was 10mg/kg for phenanthrene when tested with green onion, and 50mg/kg for pyrene when tested with wheat. Among the five species, wheat was found to be the most sensitive. When amended jointly at or below their respective LOAEC, phenanthrene and pyrene produced a synergistic toxic effect.  相似文献   
27.
垃圾渗滤液对黑麦草和高羊茅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垃圾渗滤液作培养液时草本植物种子萌发的情况。以黑麦草和高羊茅两种草本植物种子为研究材料,分别研究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的渗滤液原液、渗滤液生物处理出水以及渗滤液最终出水在6个不同配比的稀释溶液(V渗滤液/V蒸馏水=1/0,3/1,1/1,1/2,1/3,1/4)下对这两种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渗滤液稀释强度的降低,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增加,V渗滤液/V蒸馏水为1/3时,种子发芽率均为最高,黑麦草种子发芽率达96%,高羊茅种子发芽率达79%。用渗滤液作培养液时,更有利于黑麦草种子的萌发;用最终出水作培养液时,更有利于种子的萌发。这两种不同的渗滤液,在不同配比的稀释浓度下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等均具有显著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28.
土霉素对小麦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发育的生态毒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安婧  周启星  刘维涛 《环境科学》2009,30(10):3022-3027
研究了土霉素对小麦种子发芽以及早期幼苗生长发育的生态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土霉素对小麦种子芽长及根长的抑制效应显著(p<0.01),而且它们之间具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根据线性回归方程得出土霉素对小麦种子芽长和根长的半抑制浓度为65.5 mg/L和34.7 mg/L.然而,土霉素对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并没有显著的影响.研究还表明,0.15~2.4 mg/L土霉素暴露21 d后,小麦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降低了35.6%~47.3%,叶片及根部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也均呈显著下降趋势.暴露7 d后,0.15~2.4 mg/L土霉素对小麦叶片和根部SOD与POD活性的抑制效应不显著,但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土霉素对小麦的SOD与POD酶活性抑制率显著下降;2.4 mg/L土霉素暴露21 d后,小麦根部的SOD活性下降72.3%,说明土霉素对小麦幼苗体内的抗氧化系统具有破坏作用.该实验结果显示,低浓度土霉素长期暴露对小麦幼苗的生长发育具有不良的生态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29.
全程高温好氧堆肥快速降解城市生活垃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提高堆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MSW)的速率和质量,设计了一种外加热源的全程高温好氧堆肥工艺.实验以全程高温好氧堆肥和传统好氧堆肥两种方法对MSW进行了60d的堆肥处理.同时,监测了堆肥的pH和温度等参数的变化情况,并以C/N、种子发芽率(GI)、可溶性有机碳(DOC)、比好氧速率(SOUR)和脱氢酶(DH-ase)活性为指标评价了堆肥的腐熟度和质量.结果表明,全程高温堆肥法和传统堆肥法的堆肥周期分别为16d和28d,两种方法得到的产品其pH值均在7左右.在第31d将全程高温堆肥产品置于30℃恒温箱时,其理化性质没有出现明显波动,说明其堆肥产品性质稳定.因此,全程高温好氧堆肥法能明显缩短堆肥周期、提高堆肥质量,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0.
镉对作物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氧化酶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研究了镉对四种作物的某些影响.玉米和西葫幼苗生长受镉抑制明显,根内POD同工酶谱带比对照减少.旱萝卜幼苗生长虽也受抑,但根内POD没有变化.沙窝青萝卜和西葫幼苗根内COD同工酶谱带也比对照减少,这似乎也与镉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