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1篇
安全科学   7篇
环保管理   48篇
综合类   104篇
基础理论   110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野生马齿苋种子发芽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对野生马齿苋种子的发芽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马齿苋种子发芽受温度、浸种时间、种子贮藏时间等因素影响.温度低于20℃时,不发芽,20℃时开始发芽,发芽适温为25~30℃,温度超过35℃时发芽受到抑制,在25℃下催芽,其发芽时间集中在24~48h内.温水浸种有利于发芽,浸种时间以12~24h为宜.马齿苋种子存在3~4个月的生理休眠期,用清水浸种可打破休眠,野外播种马齿苋时覆盖塑料小拱棚可明显提高发芽率和出苗率.  相似文献   
62.
中国西藏墨脱雅鲁藏布江大峡湾河谷地区(海拔2500m以下热带亚热带山地)属东喜马拉雅山地的一部分,在区系亲缘上属印度东北部阿萨姆喀西山和那加山以及尼泊尔等东喜马拉雅地区区系的一部分;其热带成分与我国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也有较为密切的联系,这是第三纪以来印度-马来成分沿中南半岛迁移和交流的结果.也与同二者在地理上密切相连有关.在植物区系区划上,本地区山地基带植被是一种由热带植被向亚热带植被水平过渡的具有浓郁亚热带特色的半常绿雨林,但其典型的印度-马来成分仍然有限,而泛北极的中国-喜马拉雅成分占优势,并拥有东亚或中国-喜马拉雅的特征科属;因此墨脱雅鲁藏布江大峡湾地区应归入泛北极植物区中的东喜马拉雅植物地区  相似文献   
63.
从生态学(种子水平和成体水平)和生理生化(酶表达、蛋白检测、光合能力等)层次,探讨转基因植物(GMP)可能形成入侵性的一些特性,尝试建立GMP入侵性的评价指标体系,为进行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4.
植物区系学中的特有现象是其研究的重点内容,对特有现象的概念、类型、起源及其研究意义作了详细的论述;其次,总结了中国植物区系的基本情况、生活型、分布区学、水平分布、垂直分布与起源等研究成果;第三,介绍了研究特有现象的形态-地理学方法、细胞地理学方法和等位酶分析方法;第四,指出了中国植物区系中特有现象研究所面临的困境,认为应该集中力量重点研究滇黔桂、横断山脉以及华中等3个地区的植物区系基本特征、组成、起源、演化与扩散等内容.  相似文献   
65.
《种子植物花粉电镜图志》(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韦仲新著 )一书于 2 0 0 3年出版 .该书是借助高分辨率的电子显微镜对 113个科 ,35 0个属 ,近 70 0种主要和常见的种子植物花粉进行观察和照相而编成的 .全书共 5 5万字 ,图版 131个 ,由 15 0 0多幅照片组成 ,为 16大开本 (889mm× 1194mm) .本著作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书中所有花粉照片不仅采用高分辨率的电子显微镜拍摄而成 ,而且在图版制作过程中 ,全部照片均由以往的单色制版改为双色制版 ,故不仅花粉表面细微结构清晰 ,而且反差适中 ,黑白分明 ,为鉴别不同花粉种类提供重要的识别…  相似文献   
66.
高寒小嵩草草甸种子库和种子雨动态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小嵩草草甸种子库的大小和物种组成及与种子雨、地上植被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返青期和枯黄期小嵩草草甸种子库单位体积 (1.0m× 1.0m× 0 .1m)分别有种子nf=10 5 5 0粒和nk=13 815粒 ,分别由 2 2种和 2 4种植物组成 ,分属 9个科 .其中 ,莎草科、豆科和龙胆科占优势 ,禾本科所占比例较小 .每平方米种子雨nr=8436 .4粒 ,由2 5种植物组成 ,分属 10个科 ,莎草科和禾本科所占比例较大 .种子库和种子雨在物种组成上有一定的相似性 (r =0 .76 0 0 ,P <0 .0 1) ,二者共有 19个种 ,分别占种子库和种子雨物种总数的 82 .6 1%和 90 .48% .地上植被与种子库的相似性较小 ,地上植被中有 43.2 4%和 5 1.35 %的植物分别在返青期和枯黄期种子库中出现 ,6 0 %的植物出现于种子雨中 .在物种分布和优势度上 ,地上植被与种子雨间一致性较高 ,但它们与种子库间有一定的分歧 .从地上植被到返青期时的种子库 ,物种多样性降低了 1.6 1% ,从而说明种子库不仅是地上植被补充更新的源泉之一 ,而且是维持植物物种多样性的一种机制 .图 3参 13  相似文献   
67.
种子大小在森林更新过程中的生态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种子大小与个体发育、种群动态和群落组成、结构与动态的相互关系进行综述,着重阐述了不同大小的种子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的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   
68.
69.
为推动青霉素菌渣环境安全利用技术规范的建立,以油麦菜、油菜、白菜和生菜4种蔬菜为研究对象,以种子发芽率、幼苗鲜质量、芽长和根长为毒性敏感指标,研究了不同处理组〔ρ(PG)分别为10、100、200、400、800、1 200、1 600、2 000、2 400、3 200和4 000 mg/L〕和对照组的青霉素(Penicillin,简称“PG”)对4种蔬菜种子萌发的生态毒性响应关系.结果表明:①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4种蔬菜种子发芽率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当ρ(PG)≥1 200 mg/L时,油菜种子的芽长增长率在60%左右,且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 < 0.05);在ρ(PG)为200 mg/L时,生菜鲜质量达到最大值(0.29 g),较对照组增加了10.37%,白菜鲜质量在ρ(PG)为400 mg/L时达到最大值,较对照组增加了5.76%,而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各处理组4种蔬菜种子的根长均随着ρ(PG)的增大表现出逐渐增强的抑制作用.②PG对4种蔬菜的根长抑制率剂量-效应关系均符合Allometric模型,即y=axb〔其中,x为ρ(PG),y为根长抑制率,a和b均为常数〕.③油麦菜、油菜、白菜和生菜4种蔬菜对PG的根长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 675.11、995.67、3 736.40和2 510.24 mg/L,4种蔬菜根长抑制率对PG的敏感程度表现为油菜>油麦菜>生菜>白菜(P < 0.05).研究显示,与油麦菜、白菜和生菜相比,油菜更适合作为PG的生态毒性指示植物.   相似文献   
70.
污泥的土地利用既能实现植物营养元素的回收利用,又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污泥资源化方式。将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以不同的比例施用于重度盐碱化土壤,进行了2次改良为期20个月的孵育试验,研究不同污泥施用量对盐碱化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及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污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容重、pH值和碱化度得到有效降低,土壤养分含量明显增加,20个月内改良土壤中重金属的危害较小。同时以小麦发芽和生长状况作为植物诊断指标,综合确定合理的污泥投加量为污泥占混合土质量的30%~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