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5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97篇
安全科学   332篇
废物处理   23篇
环保管理   152篇
综合类   576篇
基础理论   180篇
污染及防治   80篇
评价与监测   64篇
社会与环境   100篇
灾害及防治   79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通过分析2005—2014年我国部分煤矿事故致因,选取煤矿员工个体、组织管理、群体、领导、环境5个方面,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归纳总结。结合灰色系统理论,衡量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同人因事故的作用程度,以辨清其内在动态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972.
从经济发展、生活水平、行政区划、交通建设、市场外向化、农村基础6个要素构建了黑龙江省城市化动力的指标体系,利用AHP法确定了指标的权重,计算出各要素域的综合值;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黑龙江省城市化缓慢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农业基础、生活水平和交通建设是主要动力,行政区划、市场外向化的作用不明显;各因素对黑龙江省城市化进程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动力趋向均衡化。  相似文献   
973.
选取了12个产业指标,运用区位熵和灰色关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度了西安市各产业的区位优势及产业结构的关联度,分析了转型期西安市产业结构的演进.结果显示,西安市的三次产业结构组合仍需升级优化;在各行业演进中,科技、金融和房地产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此外,通过对各产业发展的相似性测度得出2003年之前就业人员在第一、二产业之间的2-3个产业部门游移,之后从业人员开始在第三产业的一般性服务业(5-7个部门)游移,这显示出第三产业未来巨大的发展潜力与活力.  相似文献   
974.
苏贤贵 《绿叶》2010,(11):73-79
随着西方环境污染的出现和加剧,人们开始了对环境危机根源的反思,并把危机的源头追溯到了西方的"传统文化"——基督教那里。很多生态批评家认为,基督教思想中对于人类支配自然的直接教导和对自然采取的"去神圣化"的态度,已经在思想上酝酿了今天的生态危机。也有不少神学家开始重释经典、检讨相关的教义和历史,发掘其中的生态思想资源,从而发展出种种生态神学,使基督教思想逐渐变得"绿色化"。  相似文献   
975.
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化水平与资源环境压力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环境压力已经成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化进程的制约因素。通过构建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与设计资源环境压力指数,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分别从时空两个角度辨析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化水平与资源环境压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化与资源环境压力高度相关,研究期内用电压力指数、能源压力指数与城市化水平的关联度最高,且辽宁沿海经济带各沿海城市的资源环境分压力指数与城市化水平基本呈现相同的关联排序。  相似文献   
976.
王琰  俞艳霞  张先平  王孟本 《生态环境》2013,(10):1658-1664
基于2000年和2005年两期森林资源清查资料,利用双向指示种分析( two-way indicator species analysis, TWINSPAN)方法,对森林植被进行群系划分;采用生物量换算因子法,对森林样地碳密度进行估算,对碳密度及其动态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基于地统计学原理对森林碳密度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并对其影响因子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吕梁山南段森林植被可分为9个群系,即臭椿群系、柳树群系、辽东栎-油松混交群系、辽东栎群系、辽东栎-枫树混交群系、辽东栎-白桦-山杨混交群系、白皮松-辽东栎混交群系、白皮松-侧柏混交群系和槐树群系。2000年各群系的碳密度值介于23.53 Mg·hm^-2和75.65 Mg·hm^-2之间,平均值为54.90 Mg·hm^-2;2005年的碳密度值介于24.16 Mg·hm^-2和78.91 Mg·hm^-2之间,平均值为57.20 Mg·hm^-2,5年间9个森林群系的碳密度增加了2.30 Mg·hm^-2。(2)森林碳密度呈现出自南向北、自西向东增加的趋势;球状模型能很好地反映森林植被碳密度的空间结构特征;碳密度分布主要受结构性因子影响,空间依赖性较强,在小尺度上没有明显规律,而在中尺度上有群团状分布的特点。(3)随着海拔的升高,森林碳密度先增后降,1600~1800 m最大;坡上部森林碳密度最高,其次为坡下部,山脊部最低;阴坡半阴坡森林碳密度一般高于阳坡和半阳坡,无坡向处最低;斜坡和平坡碳密度值明显高于其他坡地,急坡地最小。  相似文献   
977.
978.
进行在用柴油车加载减速烟度检测工况点的关联规则研究。应用数据挖掘方法对4730台次柴油车的加载减速烟度排放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挖掘该检测方法中的三种检测工况点测试烟度值HSU100、HSU90、HSU80合格与否相互之间的关联规则。发现该三种检测工况烟度排放检测合格的相互支持度在85.8%~90.68%范围内,而其中任一种检测工况下烟度测试合格相对车辆烟度检测合格的支持度为77.8%。  相似文献   
979.
桂花次生林群落主要树种种间关联及其对混交度的响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2×2联列表,运用方差分析、χ2统计量度量、Ochiai指数系列技术,测定福建省长汀县桂花次生林群落14个主要树种间的总体联结关系、种对间联结显著性和关联系数,并首次引入混交度,阐述种间关联性与种间空间隔离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桂花次生林群落14个主要树种的总体种间关联性呈无关联,反映该群落处于演替的初期阶段;14个主要树种的种间联结关系中,7对具显著正关联性,2对具极显著正关联性,4对具显著负关联性,2对具极显著负关联性.91个种对中,有76个种对未达到显著水平,种对间的相互独立性较强.根据群落特征,以混交度贡献率为辅助指标,探讨呈显著关系的种对与混交度贡献率的关系,得出具生态位重迭性且呈显著正关联的种对表现出高混交度贡献率,具生态相似性且呈显著正关联的种对为避免竞争表现出较低混交度贡献率,呈显著负关联的种对表现出低混交度贡献率,混交度贡献率可为判别种间关联性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表2参17  相似文献   
980.
对分离自不同地域的粘帚霉属不同种类的生防菌株rRNA基因转录间区进行了克隆测序,用Clustal X软件进行自动排序,用Njplot程序构建系统进化树.供试26个粘帚霉菌株分在4个组,与传统形态分类结果一致,同一种类的不同来源的菌株差异不明显.研究表明,可以根据ITS区DNA序列差异对粘帚霉属进行种级分类,但不能用于区分种内不同地域的菌株之间的差别.图1表1参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