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72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28篇
环保管理   45篇
综合类   379篇
基础理论   42篇
污染及防治   82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91.
程言君 《环境科学》1992,13(3):43-44,85
利用超滤的分离特性剖析制浆洗漂废水及其絮凝上清液的COD的分子量分布,以探讨、评价絮凝法处理此类废水所能达到的最佳COD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洗漂废水中MW>10000与MW<3000的物质是COD值的主要组成部分,占76%;COD最佳去除效果为70.3%。  相似文献   
192.
脂化法(邻苯二甲酸酐)改性稻草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研究了用邻苯二甲酸酐对稻草进行酯化改性 ,考察了影响改性反应的主要因素 ,获得了最佳改性条件为 :邻苯二甲酸酐的加入量为稻草用量的一半 ,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作相转移催化剂 ,正戊醇为溶剂、硫酸为润涨剂和催化剂对稻草进行酯化改性 ,在 1 2 0℃下 ,反应 6小时 ,其增重率可达 70 %。并对改性后的稻草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 ( IR) ,发现改性稻草的微观结构有了较大改变 ,为稻草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3.
与黄孢原毛平革菌协同降解稻草的混合菌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纤维素筛选培养基中加入黄孢原毛平革菌稻草固态发酵的浸提液,用这种培养基从自然环境中筛选出与黄孢原毛平革菌相容的菌株,在PDA和MEA平板上进行相容性测试,选择出生长稳定,可以与黄孢原毛平革菌较好共存的6株真菌.考察了6株真菌分别与黄孢原毛平革菌混合培养降解稻草时的酶活和对木质纤维素类组分的降解,筛选出3组更优的组合,其混合培养时,对于纤维素酶能产生较好的协同效果,纤维素降解效果较好.对于木质素降解效率的显著提高,可能是由于发酵体系内的胞外酶和一些活性因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4.
利用经驯化的以嗜碱菌群为主的好氧活性污泥对高碱性棉浆黑液直接进行好氧摇床.结果表明,嗜碱菌生长良好,摇床7 h后,黑液的pH值可稳定下降至10以下.继续摇床,pH最低可降至9.0左右,而CODCr去除率可达40%以上.同时,考察了培养温度、黑液浓度及MLSS对棉浆黑液中CODCr去除率的影响,在培养温度为30 ℃,MLSS在4 000 mg/L左右,原黑液CODCr在4 000-5 000 mg/L时处理效果最好,CODCr去除率最高可达50%.  相似文献   
195.
不同微生物降解木质纤维素效率和过程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固态秸秆上培养黑曲霉M1M15M19、黄孢原毛平革菌、杂色云芝和草菇VT53,优化营养条件和培养方式,测定秸秆降解过程中木质纤维酶类和秸秆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4菌株降解木质素的最佳碳氮比均为1 g秸秆中加入0.4 g葡萄糖和0.006 g氯化氨.单菌株降解时,黄孢原毛平革菌对木质素的降解效果最好,32 d固态培养后,木质素降解率为37.2%;多菌株联合降解时,先接黄孢原毛平革菌后接杂色云芝方式下的降解效果最好,32 d固态培养后,木质素降解率为51.3%;4株微生物都可产生漆酶(Laeease,Lac)、锰依赖过氧化物酶(Manganese-dependent peroxidase,MnP)、木质索过氧化物酶(Lignin pemx-idase,Lip)、纤维素酶(Cellulase,Cel)、半纤维素酶(Hemieellulase,Hcel)等木质素降解酶类(黑曲霉M1M15M19、黄孢原毛平革菌不产生Lac).Lac、MnP、Lip是影响木质素降解的关键性酶类,Cel、Hcel是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的关键性酶类,且酶活性越高,降解率越大.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优先于木质素;秸秆降解过程中产生还原性糖类,碳元素含量减少.研究表明,采用先接黄孢原毛平革菌后接杂色云芝的方式处理秸秆32 d时降解效果最好,可使木质纤维素发生生物高效降解.  相似文献   
196.
田间和室内施肥实验观测结果表明,有机肥和氮素化肥配合施用可以显著提高土壤的持水容量,并有效地抑制裸土蒸发.连续4年适量的稻草和化肥氮素配施与单施化肥相比,粘盘黄褐土的田间持水量增加20%左右,作物初萎土壤含水量有所降低,因而有效水储量增加;裸土蒸发过程中,在0~8×104Pa吸力范围内,随着土壤含水量降低,施有机肥的土壤吸力陡增,失去单位数量的水需要做更多的功,因而蒸发强度减弱,15d累积蒸发量比单施化肥的土壤减少26%.秸杆与化学氮肥配合施用,可以明显增强土壤的蓄水抗旱机制.  相似文献   
197.
石灰预处理和干发酵对稻草热解特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研究生物质热解有助于热解机理的理解,利用热重分析来探讨石灰预处理和干发酵对稻草热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处理使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增加,而干发酵使VS、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降低;预处理和干发酵改变稻草热解特性,但未改变稻草的热反应机理;热解一级动力学方程很好模拟稻草热解的主失重阶段,稻草热解活化能数值为42.3~47.8 kJ/mol,属于正常范围;预处理降低反应活化能,而干发酵增加反应活化能。这为秸秆及其干发酵残渣的气化提供了重要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98.
以制浆厂污泥为原料,采用ZnCl2法、H2SO4法和KOH法3种化学活化法制备活性炭吸附剂,并对产物吸附苯酚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ZnCl2法和H2SO4法制备的活性炭吸附剂的效果明显优于KOH法,ZnCl2法为最佳制备方法,在其最佳制备条件下(ZnCl2浓度3 mol/L,活化温度800℃,活化时间30 min,升温速率20℃/min)制得的活性炭比表面积可达到500.98 m2/g,得率为46.9%,对苯酚的去除率为70.4%.采用ZnCl2法和H2SO4法在最佳制备条件下可以制备孔径分布较宽,中孔结构发达的活性炭.  相似文献   
199.
中国制浆造纸业近年来在节水减排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相对于国际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且远没达到造纸行业取水定额指标。通过对我国制浆造纸业各个用水工段普遍使用的技术与国际先进技术进行了比较,为新建、改建和重组造纸工厂提供技术依据。结果表明,废纸浆比非木浆节约用水约100 m3/t,废水排放量减少约100 m3/t;化学热磨机械制浆比化学制浆少用水约100 m3/t,废水排放量可减少约100 m3/t;封闭洗涤比开式洗涤少用水至少50 m3/t,废水排水量减少至少54 m3/t;采用中浓技术比传统的低浓技术节约用水约30 m3/t,废水排放量减少约30 m3/t;制浆废水经处理后回用,可使用水量减少约60 m3/t,废水排放量减少约40 m3/t;造纸产生的白水通过膜分离技术处理后再回用到生产过程中,可减少新鲜水用量约150 m3/t,减少废水排放量约120 m3/t。由此可知,采用先进技术,不仅降低了取水压力,降低取水成本,而且减少了废水的排放,减少了排污费,能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环境双重效益。  相似文献   
200.
立足于国内制浆造纸行业的污染排放现状,分析了该行业与发达国家在生产规模、原料结构、生产工艺和碱回收率及资源利用等方面存在的差距,针对国内造纸工业污染现状,提出了中国造纸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政策建议:淘汰落后企业、强制推行清洁生产审核、优化原料结构、修订排放标准、提高环保准入门槛、上大压小和加强环保监测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