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72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28篇
环保管理   45篇
综合类   379篇
基础理论   42篇
污染及防治   82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61.
利用造纸黑液制造水煤浆添加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学才  廖斌 《环境保护》1995,(10):26-26
利用造纸黑液制造水煤浆添加剂钟学才,廖斌水煤浆是由大约70%煤、30%水和1%左右的化学添加剂制备而成的煤水困液分散体系.高质量的水煤浆要求高浓度、稳定期长、流变性好。其影响因素很多,其中决定煤成浆性和煤浆流变性的三大主要因素是煤质特性,煤粉粒度分布...  相似文献   
562.
563.
制浆黑液循环利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制浆黑液循环利用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造纸黑液在酸化沉降木质素后,得到的酸化清液继续苛化,苛化后水样的色度、悬浮物及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3%、94%和89%以上,pH值达到14,补充少量药剂后即可直接用于原料的蒸煮。研究表明该方法用于中小造纸厂的黑液处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64.
冯铭杰 《轻工环保》1999,21(4):23-24,17
简化工艺过程,节约能源,提高效率,提高得率和产品质量,这将是脱墨浆工艺可持续 的突破点。以此为中心,一些相应的专用设备和应用研究有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565.
造纸黑液木质素在肥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造纸制浆废液回收的木质素具有多种活性基团,在土壤中能缓慢降解,适于配制缓释肥料。本文简要概述木质素在肥料领域中的技术研究与应用,内容主要包括木质素的化学特性,木质素氮肥、磷肥、多元复合肥和螯合微肥的研究应用。木质素肥料具有优越的特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加强其研究和应用,对促进木质素资源的充分利用与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66.
草制浆造纸中段废水处理及回用技术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段废水是制浆造纸工业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从工程设计的角度出发,对草制浆造纸中段废水处理及回用提出一套可行适用的工艺方案;对主要工艺环节参数、设备备有说明,以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567.
造纸工业节水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近年来的造纸业基本节水技术,并进一步提出了其技术发展的趋势与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   
568.
用燃煤烟道气处理造纸黑液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燃煤烟道气和硫酸处理造纸黑液的反应,结果表明,烟道气代替硫酸作为黑液的酸析剂,能了相接近的处理效果,黑液的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46.5%和83.4%。这不仅节约大量的硫酸,而且还净化了燃煤烟气中的SO2,做到了“以废治废”。  相似文献   
569.
本文对造纸工业制浆黑液中的碱回收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切实可行而且比传统的燃烧法投资更省的碱回收工艺,即将多效蒸发后的浓缩黑液经等离子处理后得到的黑粉,稀释后用离心过滤脱水的办法再进行碱回收。  相似文献   
570.
席健  姜迎全 《四川环境》1993,12(2):27-28
对制浆漂白废水采用混凝处理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用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为混凝剂,其投加量分别为200mg/l和2mg/l,经一步混凝处理,出水完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且可进一步回用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