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6篇 |
免费 | 69篇 |
国内免费 | 29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33篇 |
废物处理 | 18篇 |
环保管理 | 47篇 |
综合类 | 280篇 |
基础理论 | 27篇 |
污染及防治 | 32篇 |
评价与监测 | 24篇 |
社会与环境 | 18篇 |
灾害及防治 | 8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28篇 |
2021年 | 29篇 |
2020年 | 25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18篇 |
2016年 | 21篇 |
2015年 | 30篇 |
2014年 | 45篇 |
2013年 | 29篇 |
2012年 | 40篇 |
2011年 | 36篇 |
2010年 | 22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38篇 |
2007年 | 30篇 |
2006年 | 36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1.
南四湖入湖河口水质综合分析与改善效果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四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的输水通道和调蓄湖泊,随着通水时间的临近,南四湖入湖河流的水质状况更加受到关注.通过对4次南四湖水质空间分布35个入湖河口的监测数据的统计比较和污染负荷量分析,在分析计算平均综合污染指数和等标污染负荷的基础上,进行不同河流的污染状况比较和水质改善效果评估.研究表明,2010-2011年南四湖入湖河口水质平均综合污染指数(1.56)比2006-2007年(2.73)下降了42.9%,重污染河流由12条减少为3条;南四湖入湖污染负荷总量削减率总体达到了66.0%,入湖污染负荷量分布75%以上集中在主要排污河流,南四湖流域的污染物以TN为主;南四湖的重污染河流为房庄河、老运河和洸府河,10条主要排污河流为老运河、洸府河、东鱼河、房庄河、泗河、洙赵新河、白马河、薛城小沙河、新薛河、新万福河,这些河流是南四湖流域治污的重点. 相似文献
512.
研究了多组分背景下2种煤质颗粒状活性炭D1220、R08S对人尿中4种药活性化合物(PhACs)(1 mg/L)——苯扎贝特(BEZ)、卡马西平(CAR)、布洛芬(IBU)和美托洛尔(MET)——的吸附去除。结果表明,D1220(R08S)对4种PhAC的吸附均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均为优惠吸附;D1220(R08S)对各PhAC的吸附作用强弱顺序为BEZ〉CAR〉MET〉IBU(BEZ〉CAR〉IBU〉MET);PhACs平衡浓度小于3.01(0.91)μg/L时,D1220(R08S)对4种PhACs中的BEZ的吸附性能最好,平衡浓度大于3.01(1.93)μg/L时,D1220(R08S)则对MET的吸附性能最好;活性炭投加量为2 g/L时,D1220(R08S)对4种PhAC的去除率均在88%以上;总体吸附性能D1220优于R08S。 相似文献
513.
514.
石刚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5,25(6):10-11
对污染源废水中pH值评价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利用该方法对酸性废水及碱性废水进行等标评价,通过评价揭示了阜新市工业污染废水的酸碱度对环境污染的贡献,同时描述了PH值之外其它污染物对环境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515.
2009年7—8月间选择浙江省宁波市4条污染程度不同的内河,采集沉积物和水质样品. 采用自制的多管、多电极沉积物耗氧研究装置测得沉积物耗氧(SOD)值高达13.8~9.4×104 mg/(m2·h),其中张桂河路林市场段(ST2站)SOD为87.0 mg/(kg·h);同时测定了各站水质、沉积物理化指标. 结果表明:水体水温和沉积物w(氨氮)与SOD有较高的相关性,而有机质、底层ρ(DO)和ρ(CODCr)与SOD的相关性较差.表观污染严重的站位其沉积物表现出强烈的“瞬时耗氧”现象,这很可能是造成水体缺氧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16.
517.
518.
听力防护用品是指防止过量的声能侵入外耳道,使人耳避免噪声的过度刺激,减少听力损伤,预防噪声对人身引起不良影响的防护用品。听力防护用品的结构原理,类似人们遇到强烈音响振动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双手掩耳,以减少强声波对人听觉器官损伤的情况。听力防护用品就是根据这种原理,通过一定的造型,使之能封闭外耳道,达到衰减声波强度与能量的目的,同时,又要具有一定适于佩戴的结构,形成一种以防噪声为目的的防护用具。 相似文献
519.
520.
Guangxu Liu Xueliang Chai Yanqing Shao Lihua Hu Qilang Xie Hongxi Wu 《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2011,23(2):330-335
Computer assisted movement tracking was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motility of two marine microalgae, Isochrysis galbana
and Tetraselmis chui, and to investigate the toxicity of Cu, Pb, and Cd on motile percentage, curvilinear velocity, average path
velocity, straight line velocity, linearity, straightness, and wobble. Except for motile percentage, all other motility parameters di ered
significantly between I. galbana and T. chui. Based on relative motile percentage data, the median e ective concentration (EC50) of Cu
on the motility of I. galbana and T. chui was 31.4 and 1.3 mol/L, respectively, while for Pb it was 37.8 and 10.9 mol/L and for Cd it
was 121.6 and 37.8 mol/L, 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I. galbana, T. chui was more sensitive to all tested metals. The toxic e ect of the
heavy metals on motility exhibited the following decreasing order for both species: Cu > Pb > Cd.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I. galbana
and T. chui motility is sensitive to heavy metals and can be used as an indicator for toxicology bioassay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