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0篇
  免费   394篇
  国内免费   1069篇
安全科学   544篇
废物处理   153篇
环保管理   274篇
综合类   2652篇
基础理论   555篇
污染及防治   362篇
评价与监测   309篇
社会与环境   75篇
灾害及防治   99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183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360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244篇
  2010年   218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234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206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花岗岩类岩体与金矿床存在着密切的空间联系,其成因关系一直是矿床学界争论的焦点,目前传统的岩浆热液成因观点仍居统治地位。随着地质资料的积累,高温高压实验技术,尤其是金矿床同位素定年技术的进展,传统观点受到了严峻挑战。成岩成矿的时代与时差、成矿流体的来源和成矿物质的来源等确定金矿床成因类型关键因素的综合研究表明,有密切空间关系的金矿床与花岗岩类岩体之间,在多数情况下两者并无直接的成因联系,金矿床不是岩浆热液成因,而是与大气降水或建造水有关的改造成矿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52.
金属铁还原降解2,4-二硝基甲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金属铁对2,4-二硝基甲苯(2,4-DNT)的还原降解情况.实验结果表明,2,4-DNT的还原降解与溶液初始pH值、初始浓度和溶解氧等因素有关.氯离子能消除金属铁的钝化现象.金属铁表面附载的铜对2,4-DNT的还原降解具有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53.
松花江具有冰封期较长,江水中有机毒物难降解、迁移距离长等环境特点.为了控制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结合松花江特点,研究并制定了松花江氯苯类有机污染物水质标准.本标准已列为地方标准(GB23/T901-2005).  相似文献   
54.
利用最小一乘法回归模型计算并分析它在环境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弥补了最小二乘法受异常值的影响加大误差的缺陷,并以文献资料作为应用实例验证了结果,通过大量计算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5.
石灰石-石灰乳二段中和法处理矿山酸性废水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分析了处理含重金属离子矿山酸性废水的处理工艺。通过实例说明石灰石-石灰乳二段中和法与传统的石灰乳中和工艺相比,有较大的优越性,可以降低处理成本和减少沉渣的产生量。  相似文献   
56.
海洋沉积物中的多氯联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对PCB的研究状况,并指出了PCB的来源、分布及其在沉积物和水相之间的循环受人为活动和生物活动等许多因素的影响。此外本文还概述了PCB的毒性研究近况以及测定其在沉积物中行为的方法,从而为控制环境污染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7.
为方便快速分离沉积物中含氯农药和多氯联苯,将超声波技术和蒸汽蒸馏萃取技术相结合,萃取沉积物中的微量含氯农药和多氯联苯,所得萃取物不需进一步的净化和浓缩,可直接用于色谱分析.实验表明,在进行蒸汽蒸馏萃取之前,使用辅助的超声波技术可将大部分待测物的回收率提高20%-30%,较好地解决了由于沉积物的吸附作用而导致的蒸汽蒸馏萃取回收率偏低的缺陷.该法使沉积物样品中的氯代农药和多氯联苯的蒸汽蒸馏萃取富集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8.
碰撞造山作用过程中陆壳岩石馆融形成花岗岩浆主要出现在加热期和伸展抬升期,是碰任后岩石田热状态调整引起陆壳物质化学分界的结果。陆壳碰撞前的构造历史、大陆岩石国的热参数和地幔过程、造山带的几何学特征和运动学性质等制约了造山带花岗岩类的发育,尤其是与各种造成地慢高热流叠加于下部地壳的岩石圈调整过程关系密切。大别造山带中生代花岗岩类的形成可能就是华北、扬子陆块碰撞后,底侵和垂向分离过程作用于造山带伸展抬升期,引起下部地壳岩石相继发生两次馆融的结果。  相似文献   
59.
通过对影响异重流形成因素的研究,发现在异重流的形成过程中进水污泥浓度对密度的影响远大于温度对密度的影响,二沉池的进水通常形成下层异重流.利用水力模型进行示踪试验,结果表明在平流式二沉池中存在明显的回流区.异重流对二沉池处理效果的影响有利有弊.  相似文献   
60.
叙述了思茅目前开展景观影响评价的情况和意义,提出了景观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步骤、内容和方法,介绍了一种较为简便、实用的用于景观影响评价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