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4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57篇
基础理论   40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北京河流大型底栖动物空间格局及其环境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对于区域河流环境状况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基于2014年5月—2015年8月间北京市河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调查数据,分析底栖动物的生物多样性特征和空间格局。调查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151种(或分类单元),隶属于5门9纲67科127属,水生昆虫占绝对优势。聚类分析表明76个采样点可被分为4组,组1主要包含北部山区的潮白河水系,具有较为典型的山溪型河流底栖动物特征,组2主要包含永定河山峡段和北运河水系的清河,组3主要包含大清河水系和北运河水系的温榆河、北沙河、南沙河等,二者具有城市河流兼有山溪型河流底栖动物的特征,组4主要包含北运河水系,具有典型的城市河流底栖动物特征。优势种分析表明:组1的优势种为热水四节蜉(Baetis thermicus)、秀丽白虾(Exopalaemon modestus)和网栖石蛾(Cheumatopsyche sp.),组2为直突摇蚊(Orthocladius sp.)、钩虾(Gammarus sp.)和长足摇蚊(Tanypus sp.),组3为摇蚊科幼虫(larvae of Chironomidae)和寡毛类(Oligochaeta),组4是以中华摇蚊(Chironomus sinicus)为代表的摇蚊幼虫。功能摄食类群研究表明:组1以收集者和滤食者占绝对优势,相对丰度分别为60%和29.6%;组2、组3、组4均以收集者占绝对优势,相对丰度分别为97.7%、90%、97.5%。物种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的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研究表明,北京河流大型底栖动物受河流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显著,形成了典型的山区-城市底栖动物空间格局,山区河流中保持了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城市河流及其过渡区的大型底栖动物退化明显,大型底栖动物能够明显指示环境状况的变化并可指导河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  相似文献   
52.
了解洞穴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是研究洞穴生态系统的重要内容,也是对生态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补充.于2019年10月(平水期)及2020年8月(丰水期)对贵州省贞丰县5个洞穴内大型底栖动物进行采样调查,分析大型底栖动物组成、优势种、多样性、功能摄食群的分布特征,并基于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学指数对洞穴水质进行评价.结果得出:两个水期共获大型底栖动物63种,隶属4门7纲19目46科,其中水生昆虫41种,占65.07%,闪蚬Corbicula nitens、四节蜉Baetis sp.、蚋Simulium sp.是两个水期的共有优势种.在时间上,大型底栖动物的密度、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Pielou和Margalef指数)均表现为平水期>丰水期.在空间上,密度和Margalef指数表现为有光带>弱光带>黑暗带,生物量、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表现为弱光带>有光带>黑暗带. Jaccard相似性系数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洞穴相邻光带之间的相似性较高,不同洞穴相同光带或不同光带之间的相似性偏低.洞穴大型底栖动物由5个功能摄食...  相似文献   
53.
全球变暖深刻影响土壤微生物分布,目前的研究多关注丰富类群,对稀有物种关注较少。将稻田土壤置于5、15、25和35℃4个温度下培养96 h,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16S rDNA进行测序分析。研究表明,稀有类群的alpha和beta多样性均高于丰富类群。随温度升高,稀有类群的Chao1指数显著降低,而丰富类群的Pielou和Shannon指数降低更为明显。PCA分析表明,丰富类群和稀有类群均对温度表现出明显响应,且响应方式一致,但丰富类群更为敏感。另丰富类群PCA图与总细菌群落高度一致,表明丰富类群主导微生物群落结构。生态网络图中,丰富类群的度和中介中心性始终高于稀有类群,主导网络的复杂性。网络中的关键微生物既有丰富类群也有稀有类群,说明部分稀有类群在微生物群落构建同样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4.
长江源和黄河源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于2009年8月和2010年7月对黄河源和长江源的大型底栖动物开展了系统调查。调查期间两区域共鉴定底栖动物66种,隶属于28科57属。其中,环节动物2科5属8种,软体动物2科2属5种,节肢动物23科49属52种,其它动物1科1属1种。长江源大型底栖动物种数、密度、生物量分别为29种、59 ind./m2、00 307 g dry mass/m2;黄河源大型底栖动物种数、密度、生物量分别为48种、369 ind./m2、04 520 g dry mass/m2。长江源动物资源量较低归因于泥沙含量较高和湿地退化。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建设河源区生态屏障尤为重要,这需要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因地制宜开展乔灌草植被建设,防止草地退化和沙化,减缓土壤侵蚀速率,减少河流输沙量,维系河流生态健康。  相似文献   
55.
SMBBR预处理发酵类制药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高活性反硝化菌DNF409作为菌种,以SDC-03型生物载体作为填料,通过特异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预处理发酵类制药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22~26℃、DO为2~4 mg/L、污泥质量浓度为2 000 mg/L、水力停留时间为16 h的条件下,COD,NH3-N,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2.45%,27.72%,18.54%,84.58%,BOD5/COD由0.17提高到0.38,废水的可生化性得到提高;出水经后续生化处理达到GB 21903—2008《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56.
虹彩病毒对鱼类等水生动物有广泛的感染性,给世界水产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针对已研制成功的一种鱼类虹彩病毒PCR快速检测试剂盒,本文对反映其检测准确程度的灵敏性和特异性两个指标进行了检测,并在多个待测鱼样本中进行了试用.结果表明,该试剂盒的检测灵敏度相当于30个病毒粒子,无非特异性扩增反应,适用于多鱼种虹彩病毒病的早期快速诊断、苗种检疫以及水质环境的监测.  相似文献   
57.
苯胺类化合物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苯胺类化合物是广泛应用的化工材料,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并危及了人体健康.利用微生物方法处理环境中的污染物质目前备受青睐,它有着物理和化学方法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对苯胺类化合物的微生物降解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包括具有降解苯胺类化合物能力的微生物类群、苯胺类化合物的降解途径及苯胺类化合物降解的影响因素,提出了苯胺类化合物生物降解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尚需进一步研究的方面.  相似文献   
58.
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基质微生物类群及酶活性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对构建湿地基质微生物类群数目及酶活性的空间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构建湿地净化污水的机制提供了可能,研究表明:(1)不同月份构建湿地基质的微生物类群目是不相同的。(2)基层不同层次之间其微生物类群数目不相同,上层数目较中下层多,最多几乎达三个数量级,(3)下行流池中的微生物类群数目较上行流池多。(4)下行流池中的脲酶活性较上行流池高,且上层高于中下层。(5)上行流池中的磷酸酶活性较下行流池为高。  相似文献   
59.
根瘤菌新类群的全细胞蛋白电泳及16S rDNA全序列分析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应用SDS全细胞蛋白电泳技术对根瘤菌3个新类群进行聚类分析,并对3个新类群中心菌株的16S rDNA全序列(Mr≈1.5kb)进行了测定。将所测序列与EMBL/BankIT/DDBJ资料库中根瘤菌及相关菌已知种的16S rDNA全序列进行聚类比较,得到系统发育树状图,树状图中,菌株SH22623和SH19312与山羊豆根瘤菌、葡萄土壤杆菌、根癌土壤杆菌和悬钩子土壤杆菌在同一个分支上,彼此亲缘关系较  相似文献   
60.
云南,西藏热泉中主要微生物类群及其金成矿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地质微生物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和阐述了云南和西藏热泉中主要微生物类群及其金成矿作用.发现了热泉中存在的嗜热好氧菌优势菌属为并孢杆菌(Racillus),放线菌中的优势菌属为链霉菌(Streptomyces),真菌中优势菌属为曲霉(Aspergillus),厌氧菌中优势菌为硫酸盐还原菌的脱硫肠状菌属(Desulfotomaculum)和核状芽孢杆菌属(Clostridium),对吸附聚金、沉淀金的功能菌进行的研究发现.嗜热细菌对溶解金有明显的吸附聚金作用,表明原溶液金大多富集于细胞体;并以芽孢杆菌属K12-1菌株等进行了吸附聚金条件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