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8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319篇
安全科学   73篇
废物处理   100篇
环保管理   98篇
综合类   798篇
基础理论   81篇
污染及防治   287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微塑料是一种存在于不同环境介质中的新兴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废弃塑料制品,其存在污染范围广、潜在环境污染大的问题.废塑料再生企业生产废水中微塑料浓度远高于其他类型废水,对其生产废水中的微塑料进行处理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模拟废塑料再生过程的生产废水并进行微塑料去除的絮凝沉淀试验,研究絮凝剂投加量、pH、水力快速搅拌条件的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废水中微塑料去除率及其各因素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当PAC (聚合氯化铝)投加量为10 mL,PAM (聚丙烯酰胺)投加量为7 mL,pH为9,水力快速搅拌条件为100 r/min下维持40 s再200 r/min下维持40 s时,微塑料的总去除率最高,达91%.②PAC投加量是影响微塑料去除效果的主要因素,其次是pH.③微塑料的去除率与其本身的密度有关,密度大的ABS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去除率最高,密度小的PE (polyethylene,聚乙烯)去除率最低.④不同粒径区间的微塑料去除率区别较大,粒径小(0.1~0.25 mm)的微塑料去除效果最好.研究显示,通过控制PAC和PAM的投加量、pH和水力搅拌速率等条件,能够有效将废水中的微塑料通过絮凝沉淀的方法去除,从而达到净化含微塑料生产废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保障油田正常安全生产,促进油田含聚污水的循环利用。方法采用电絮凝技术单因素研究方法开展净化含聚污水的静态实验研究,探讨外加电流密度、极板间距、初始pH及聚合物浓度等因素对净化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当初始pH为7.0,电流密度为4.0 m A/m2,极板间距为1.0 cm,电解16 min时,综合处理效果最佳。此时,含油量与浊度去除率分别为98.85%,99.93%,处理每克油平均消耗为0.0494 g的Al,处理每立方米含聚污水的能耗为0.2895 k Wh。污水中的聚合物浓度越小,净化效果越好。结论中性处理,极板间距为1.0 cm,外加电流密度为4.0 m A/m2,通电16 min是最佳处理条件。  相似文献   
3.
从含大量微生物菌群的土壤中筛选出了具有产絮效果的Y5菌液。比较不同培养条件下Y5菌液的絮凝率得出 :菌液絮凝性能是其中 3种复合菌株共同作用的结果 ;培养基初始pH值在 5 .0~ 9.0的范围内时 ,Y5菌液的生长量及其上清液的絮凝率都较高。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方法和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外微生物絮凝的研究现状,归纳了微生物絮凝剂的一般研究方法,综述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微生物絮凝剂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膨润土吸附-絮凝法处理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天然膨润土对Pb ̄(2+)、Cd ̄(2+)、Cr ̄(3+)的吸附和膨润土的絮凝沉降条件,将吸附与絮凝过程结合起来形成处理污水的新工艺,加入0.04%膨润土和0.006%的PAC可使低浓度污水中Pb ̄(2+)脱除93.1%。  相似文献   
6.
以硫酸盐还原菌为生物絮凝剂探讨了处理含铬工业废水的效果。为了寻求该技术应用于工程实际的技术参数,在小试的基础上进行了动态中试研究,系统分析了影响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为7.5-8.0、水温10℃以上、最高进水Cr^6 浓度100mg/l、活性菌浓度0.8-1.20‰、反应时间13-16min。并进一步尝试将絮凝理论、生化理论与水力学动态平衡理论结合起来,推出多因子相关的絮凝反应动态模拟水质模型,为该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自制的新型混凝剂ASDⅡ,采用絮凝沉淀法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新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法的处理效果优于氧化沟法。CODcr去除率高达70~80%以上,处理水CODcr约20~40mg/L,pH值呈中性,SS几无,为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开辟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8.
用常规的细菌分离纯化法从株洲清水塘地区的土壤、污泥初步筛选了9株絮凝活性较高的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中的培养筛选并经过多次隔代培养,得菌种B212和B233对高岭土悬液的絮凝活性较高.在相对接种量为10%,温度30℃,摇床转速120r/min的情况下,实验结果表明:B212处理高岭土悬液时的最佳投加量为1mL/100mL,最佳絮凝环境pH值为7,产生高絮凝活性物质的最佳培养时间为29h,最高絮凝率达92%;B233处理高岭土悬液的最佳投加量为2mL/100mL,最佳絮凝环境pH值为8,产生高絮凝活性物质的最佳培养时间为35h,最高絮凝率达91%.  相似文献   
9.
电絮凝法处理毛纺染色废水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电絮凝法处理毛纺染色废水的可行性及其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电絮凝法对废水的色度和COD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实验确定的电絮凝法处理条件为:电流密谋,电解时间25min,色度和COD的去除率最高分别为98%和53%。  相似文献   
10.
絮凝法处理纸浆漂白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元彩  肖锦 《上海环境科学》1999,18(10):466-468
研究了无机絮凝剂PAC,PSA,PES,MgCl2,CaO及其与有机高分子絮凝剂CGA复全使用对两种不同工艺漂白废水的混凝处理特性,结果表明,水质1CODcr,AOX去除率分别为63.2%,45.3%,水质2CODcr,AOX去除率达73.1¥%,53.4%。化钙与碳酸钠具有相同的降解AOX能力,硫离子在中性pH条件下可显著提高AOX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