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2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91篇
安全科学   148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68篇
综合类   470篇
基础理论   79篇
污染及防治   59篇
评价与监测   131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间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和废水中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l3+在一定酸度及1-(2-吡啶偶氮)-2-萘酚(PAN)存在的条件下,与Cu(Ⅱ)-EDTA发生定量交换反应,生成物Cu(Ⅱ)-PAN可被氯仿萃取,通过测定水相残余铜,从而间接测定铝。本文利用这一原理,进行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和废水中铝的试验。结果表明,铝浓度在0.1~1.0 mg/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测范围为0.05mg/L~100mg/L。本法用于不同加标水样中铝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3.2%~7.2%,加标回收率为94%~106%。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和准确度好,检测范围宽,检出限低,完全满足现行卫生标准对水体中铝检验的要求,且实验仪器普通易得,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12.
两种铝盐处理纸浆CEH漂白废水的混凝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Zeta电位测定技术研究了聚合铝PAC、聚硅铝PSA两种不同形态铝盐对漂白废水絮凝反应特性,通过絮凝过程中Zeta电位及傅立叶红外光谱对原水及两种铝盐沉淀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吸附架桥为其反应的主要机理,两种铝盐与漂白废水中污染物之间反应均以铝的羟基化合物与漂白废水中氯化木素氢键缔合的形式相结合  相似文献   
913.
两维紫外吸收光谱解析有机污染物降解动力学过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解析降解反应过程中测得的两维紫外吸收光谱,可较简便地获得有关污染物降解的动力学模型、速率常数等动力学信息。研究结果表明,苯酚在Ti/SnO2 Sb2O3电极上的电催化降解反应是按串连反应动力学模型进行的,降解中必须经历有紫外吸收的芳香中间体生成过程。中间产物的产生和进一步氧化分解的速率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电极对有机污染物的电催化降解效率。阴极对整个电催化降解过程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14.
《世界环境》2014,(1):66-67
<正>雪豹是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一种神秘而美丽的大型猫科动物,青海三江源是中国雪豹的重要分布区。自2009年以来,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在该区域开展了雪豹生态学的系统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布设了52台红外相机,拍摄到29只雪豹个体。目前,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关于雪豹开展的科学研究及参与的保护项目取得了以下成绩:发表3篇雪豹研究的SCI论文;开展了2次社区监测  相似文献   
915.
Microwave-induced nitrogen-doped titanate nanotubes(NTN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 X-ray diffraction(XR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 Zeta potential analysis,specific surface area(SBET), and UV-Visible spectroscopy. TEM results indicate that NTNTs retain a tubular structure with a crystalline multiwall and have a length of several hundred nanometers after nitrogen doping. XRD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the crystalline structure of NTNTs was dominated by anatase, which is favored for photocatalytic application. The Ti-O-N linkage observed in the XPS N 1s spectrum is mainly responsible for narrowing the band gap and eventually enhancing the visible light photoactivity. FT-IR results demonstrated the existence of H3O+, which could be excited by photo-generated holes to form hydroxyl radicals and degrade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After sintering at 350°C, the UV-Vis absorbance edges of NTNTs significantly shift to the visible-light region, which indicates N atom doping into the nanotubes.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Rhodamine B(RhB) via NTNTs show good efficiency, with pseudo first-order kinetic model rate constants of 3.7 × 10-3, 2.4 × 10-3and 8.0 × 10-4sec-1at pH 3, 7, and 11,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916.
The optimized production of a novel bioflocculant M-C11 produced by Klebsiella sp.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ludge dewatering were investigated. The optimal medium carbon source,nitrogen source, metal ion, initial pH and culture temperature for the bioflocculant production were glucose, NaNO3, MgSO4, and pH 7.0 and 25°C, respectively. A compositional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purified M-C11 consisted of 91.2% sugar, 4.6% protein and 3.9% nucleic acids(m/m). A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um confirmed the presence of carboxyl, hydroxyl,methoxyl and amino groups. The microbial flocculant exhibited excellent pH and thermal stability in a kaolin suspension over a pH range of 4.0 to 8.0 and a temperature range of 20 to 60°C.The optimum bioflocculating activity was observed as 92.37% for 2.56 mL M-C11 and 0.37 g/L CaCl2 dosages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The sludge resistance in filtration(SRF)decreased from 11.6 × 1012 to 4.7 × 1012m/kg,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sludge dewaterability was remarkably enhanced by the bioflocculant conditioning. The sludge dewatering performance conditioned by M-C11 was more efficient than that of inorganic flocculating reagents,such as aluminum sulfate and polymeric aluminum chloride. The bioflocculant has advantages over traditional sludge conditioners due to its lower cost, benign biodegradability and negligible secondary pollution. In addition, the bioflocculant was favorably adapted to the specific sludge pH and salinity.  相似文献   
917.
近日,在北京市科委纳米科技专项支持下,北京大学彭练矛教授团队成功研制出具有成像功能的碳纳米管薄膜室温红外探测器,这是北京市纳米领域取得的义一项重大成果。 红外成像探测器在信息、工业、科研、医疗等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现有的高性能可成像红外探测器通常需要依靠低温冷却来减少背景和不同类型辐射的影响,不但价格昂贵,并且对我国禁运。  相似文献   
918.
胡敏酸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胡敏酸的物化结构和特性直接影响其环境地球化学行为,因此,也是胡敏酸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是胡敏酸物化结构和性质研究的强大工具,以往的研究通常采用压片-透射吸收法来研究分析胡敏酸的有机官能团信息。本工作采用透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两种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了黄壤和石灰土中胡敏酸的有机官能团信息。结果表明,两种分析方法给出完全一致的研究结果,即:黄壤胡敏酸脂肪碳含量较高,芳香结构含量较低;石灰土胡敏酸分子的脂肪碳含量较低,芳香结构和含氧官能团含量较高。比较而言,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操作简便,无需对待测胡敏酸样品进行预处理,可以广泛地应用于胡敏酸红外光谱的分析。  相似文献   
919.
石化罐区挥发性有机物源强反演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邹兵  王国龙  赵东风 《环境工程》2017,35(10):87-90
石化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亦是重大的污染排放源,其中大气污染以VOCs为主,而石化罐区是石化企业最常用的生产装置,研究石化罐区VOCs的核算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遥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以独特的优势,被广泛地应用于大气环境监测中,国内外一些研究学者试图将遥感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与VOCs源强反演技术相结合,开发一条VOCs源强核算的新路。基于我国石化罐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以遥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为监测手段,以石化罐区VOCs源强反演技术-扩散模式反推法为理论基础的石化罐区无组织排放VOCs源强反演的新方法,并介绍了其相关的研究理论、研究方法、研究进展,以及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为VOCs源强反演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920.
差分吸收光谱法(DOAS)是利用气体在紫外可见光波段对光具有选择吸收的特性来测量气体浓度的一种方法。DOAS法连续监测系统的核心是软件部分,由于吸收谱线漂移现象的存在,光谱解析算法的改进对污染气体浓度的计算带来很大的影响。基于DOAS法研究监测排放烟气浓度时谱线漂移对浓度计算的影响,并提出将相关函数和相关系数结合参与浓度计算,实验的结果表明,可以有效地减小谱线漂移时浓度计算的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