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90篇
安全科学   96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215篇
基础理论   67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21.
为解析浮床水芹在不同生长阶段种植水中活性代谢物特征与差异,揭示水芹化感作用与环境微生物互作机制,对水芹种植水中代谢物进行定性定量研究十分必要.该研究利用非靶向代谢学技术,采用LC-ESI-MS分析方法对水芹繁殖期、幼苗期、成熟期3阶段种植水中代谢物进行检测,结合多元统计和单变量统计方法筛选出主要代谢物和显著差异代谢物,并对环境修复相关代谢物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①在不同生长阶段水芹种植水中共检测到306种代谢物,13种代谢物在各时期种植水中的相对含量均超过1%,其中包括甜菜碱、硬脂酸和芥酸酰胺等参与植物抗冻、化感作用和反硝化细菌富集过程的重要代谢物.②共112种代谢物在不同时期种植水中存在显著差异,化感作用代谢物硬脂酸和植物-根际微生物互作代谢物D-(-)-奎宁酸在各时期间均为显著差异代谢物.③相关性分析发现,硬脂酸、壬二酸、肉豆蔻酸、儿茶酚、3,5-二羟基苯甲酸、阿魏酸、水杨酸、咖啡酸和苯甲酸9种化感物质含量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r>0.6,P < 0.01),且在水芹幼苗期相对含量最高.研究显示,水芹种植水中存在至少23种环境修复相关代谢物,其中9种化感物质可能存在协同作用,幼苗期水芹更适于水芹提取物抑藻剂开发.   相似文献   
422.
文章以产气性能不同的青海农用沼气池为研究对象,利用宏转录学技术分析了温度最高和最低时期污泥样品的微生物成、差异基因表达及代谢过程。物种注释表明4个样品中最优势的种类均为细菌,且较优势类群有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硫单胞菌属(Sulfurimonas)、海螺菌属(Marinospirillum)和拟杆菌门未分类属(norank_p__Bacteroidetes)。差异基因的筛选结果表明产气性能不同的沼气池样品具有更多的差异基因。通过KEGG pathway富集分析发现,产气好样品的代谢通路表达量更大,且对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利用率及产能更高。同时,参与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以及能量代谢等过程的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说明这几种代谢途径在青海农用沼气池微生物的代谢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4个样品两两比较可知,产气性能不同的比较差异基因注释到的代谢通路更多,且微生物及其代谢的差异更大。  相似文献   
423.
新场气田开发过程中的地层水产出问题日益凸显,处理后达到外排标准的成本高。文章从气藏地质特征、采出水水质分析、与地层水的配伍性分析、回注层储集能力等方面研究了新场气田须五段产出地层水回注的可行性,并在室内开展了回注水对储层岩心的伤害试验。结果表明:须五段巨厚的泥页岩砂岩互层及层内水平缝发育特征,有着较大的储水能力;采出水成分复杂,但经预处理后与地层水的配伍性好;对岩心的伤害小,回注后储层渗透率仅下降1.23%;储层中的砂岩层具有中等偏强水敏、弱碱敏特征,泥页岩层具有中等偏弱水敏、弱碱敏特征。  相似文献   
424.
425.
目前在入海河流等含盐水体的生态修复研究中有关耐盐沉水植物的研究还较为缺乏.本研究以从野外筛选获得的一株耐盐性能优良的沉水植物川蔓藻为对象,对其耐盐特性及机制,以及应用于河道氮、磷去除的潜力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沉水植物川蔓藻具有良好的耐盐性能,在盐度为0~25‰的环境中均保持了较高的生长速率.当盐度上升至30‰时,筛选的川蔓藻植株的生长虽然受到了一些影响,但仍然保持了0.047 d-1的比生长速率.盐度对川蔓藻的氮、磷去除存在一定影响,随着盐度上升,氮、磷去除率基本呈逐渐下降趋势.另外,通过转录分析方法进一步分析了川蔓藻植株耐受高盐环境的机制.结果表明,在外界盐度胁迫影响下,川蔓藻植株下调表达基因的数量明显多于上调表达基因.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分析表明,盐度胁迫下川蔓藻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的GO term主要集中于生物学过程和分子功能.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富集分析表明,盐度胁迫显著改变了川蔓藻光合作用和物质代谢相关通路的基因的表达.另外,本研究还分析了编码多种抗氧化酶系统中重要酶的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川蔓藻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