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6篇
安全科学   18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90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基于RS和地统计学的福州市土地利用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土地作为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演变过程受到自然、社会经济及各种突发因素的综合影响,表现出复杂的非线性特征和空间自组织性,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组合形成了不同的景观和景观结构,通过空间格局分析可以把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的空间特征与时间过程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可以更好地分析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的时空演变规律。文章基于遥感解译数据,从地统计学分析方法探讨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人类对土地的改造活动不断加强,土地景观的多样性趋于均匀化,土地结构在空间上呈现均质化;人为改造活动是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来源,自然区域性因素是福州市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的约束因子;生态风险指数分布区域与非农建设用地分布集中的区域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人为影响比较大的地方,往往是高生态风险的分布区。  相似文献   
162.
河套灌区不同灌季土壤氮素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内蒙古河套灌区东段乌拉特灌域为研究区,在春灌、夏灌和秋浇(2005年4月、7月和11月)3个不同特征灌季进行采样分析,应用传统统计学方法和地统计学中的普通 kriging 法,对研究区0~20cm土壤中氮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时期土壤中总氮、铵态氮和硝态氮的理论变异函数模型主要为球状、高斯和指数模型,与实际变异函数间的残差平方和在0.0009与0.1238之间,拟合效果较好;除11月铵态氮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外.其它参数均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在4、7月土壤中总氮元素含量大体表现为东北高、西南低;研究区整体土壤总氮和硝态氮含量4月最高、11月最低,土壤铵态氮含量7月最高、11月最低.土壤中氮元素的上述时空变异受研究区地下水位、引水和农田排水不同期变化具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3.
污染物迁移参数的空间变异性是当前水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而地质统计学在这方面的研究,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简单叙述了地质统计学的理论及方法,并介绍了其在水环境研究中的最新应用,基于这些应用的案例,对地质统计学在水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64.
为更全面、精确地评价环境空气质量,对基础数据进行考察,提出了采用统计学指标反映时域内污染物浓度的方法。通过相关物理意义的分析,采用均值、方差、标准差、峰度和偏度为参考指标,建立了污染物浓度统计总体的评价体系,并依据标准限值做统一无量纲化处理。以2008年温州市黎明路空气站监测数据为例,研究发现:统计学指标结果可较好地反映时域内的污染状况,并在污染因子间与污染因子内部的对比分析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5.
长三角地区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及养分综合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浙江宁波三七市镇的一块面积为 2562 hm2 的农田为研究区域,运用地统计学与GIS相结合的手段和方法对其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展开研究。结果表明,5种养分要素的空间变异函数曲线的理论模型符合指数模型;速效钾、有机质和pH值的C0/(C0+C)<25%,表现出强烈的空间相关性,碱解氮和有效磷的C0/(C0+C)为25%~75%,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通过Kriging插值并依据养分的分级标准,所得的空间变异图能很好地反映农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和丰缺状况,几种养分要素中,碱解氮、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总体丰富,而速效钾的含量处于中低水平,pH值较低,土壤呈现酸性。利用主成分分析结合空间插值的方法,还可以对研究区的土壤养分的综合状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可为当地以及长江三角洲同类型地区在科学施肥、实行养分的分区管理以及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方面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66.
河北省土壤苯并(a)芘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实地采样数据,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苯并(a)芘污染的空间变异特征,同时研究各地污染水平与其自然环境、产业布局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苯并(a)芘含量在研究区存在空间异质性,在240 km空间尺度上尤其明显,块金值(C0)和基台值(C0 C)之比为44%;这说明其空间变异由结构性因子(如土壤有机质)和随机性因子(如污染源分布)共同构成;钢铁工业(包括焦化工)是苯并(a)芘的主要排放源,土壤苯并(a)芘污染也以钢铁工业(包括焦化工)发达的城市及其附近区域为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