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13篇
  免费   1109篇
  国内免费   2746篇
安全科学   952篇
废物处理   234篇
环保管理   440篇
综合类   6160篇
基础理论   1410篇
污染及防治   917篇
评价与监测   595篇
社会与环境   295篇
灾害及防治   365篇
  2024年   205篇
  2023年   556篇
  2022年   611篇
  2021年   607篇
  2020年   484篇
  2019年   521篇
  2018年   376篇
  2017年   368篇
  2016年   430篇
  2015年   491篇
  2014年   698篇
  2013年   515篇
  2012年   586篇
  2011年   551篇
  2010年   472篇
  2009年   499篇
  2008年   494篇
  2007年   438篇
  2006年   428篇
  2005年   367篇
  2004年   356篇
  2003年   305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液化石油气轿车实际道路污染物排放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PEMS对国2技术LPG出租轿车和汽油轿车的实际道路排放进行测试,基于测试数据对LPG轿车排放特征进行解析,并与汽油轿车的排放因子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速度和行驶模式对LPG轿车污染物排放影响明显;LPG轿车CO 2、CO、HC和NOx污染物的实测排放因子分别为(169.5±22.2)、(2.18±2.38)、(...  相似文献   
112.
研究了pH和温度对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在土壤中的吸附和解吸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H和温度都可以影响BDE-47在受试土壤中的吸附和解吸行为。pH升高或降低均会使土壤对BDE-47的吸附能力提高,且在碱性环境中提高的程度更大;酸性或碱性条件下BDE-47在土壤中的解吸滞后性显著增强。温度降低后,土壤对BDE-47的吸附能力提高,5℃时的单点分配系数(Kd,表征土壤对BDE-47的吸附能力)是25℃时的1.03~1.67倍;温度由25℃降低到5℃后,BDE-47在土壤中的解吸滞后性增强。  相似文献   
113.
采用土壤柱试验研究了土壤渗滤对再生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的去除性能。结果表明,土壤柱对再生水中的DOC、UV254、总氮和总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并具有较高的抗冲击负荷的能力;土壤表层10 cm厚度对DOC的去除起主要作用;UV254和AOX在土壤表层10 cm厚度降解效果不明显,随着深度增加去除率逐渐升高;液相色谱有机碳探测(LC-OCD)检测结果表明,土壤柱对溶解性有机物质的去除主要体现在对多糖物质的降解上,其次是有机酸类,对腐殖质也有一定的去除作用。  相似文献   
114.
为降低高硬水软化过程中微晶产率和改善结晶产物的分离性能,采用Fe3O4作为诱导结晶体系晶种,通过改变晶种投加量,考察了诱导结晶对结晶体系微晶的控制效果,并探讨了微晶产率与结晶体系上清液浊度的关系,以及诱导结晶体系出水混凝除浊效果.结果表明:诱导结晶和均相结晶产物晶型均为方解石,诱导结晶体系中晶种的引入可起到抑制均相结晶...  相似文献   
115.
1996年,峨眉山—乐山大佛作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遗产地现在面临着环境污染、治理不到位、管理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其可持续发展。对如何在合理开发世界遗产的基础上更好地保护其真实性和完整性,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在加强教育、宣传、管理,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加强法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6.
保德地区煤层气排采水中主要的污染物如COD、氨氮、Fe2+较突出,需要经过深化处理。依托该地区排采水深化处理过程,分析了排采水中污染因子含量在空间和时间上产生差异性的原因。结合现行工业污水或其他水处理的工艺技术,对有效地去除排采水中的主要污染因子(COD、氨氮等)的工艺进行优选,得出了适合该地区排采水深化处理的化学工艺方法,工艺优选充分考虑了保德地区自然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及生产条件的限制,提出了煤层气排采水处理的撬装模块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17.
本文简单概括和介绍了《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8958-88)及香港《工厂及工业经营(密闭空间)规例》,并提出了密闭空间安全作业的一些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8.
论文旨在提高重启的退耕还林项目生态、经济双目标实现的有效性,具体内容如下:1理论研究。利用丁伯根和丁伯根-博弈纳什均衡理论,分别从中央政府政策制定和县级政府政策执行视角,讨论现有退耕还林政策多目标实现的有效性和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过程中与其他相关政策有效搭配的存在性。2实证检验。论文首先利用贵州省既属(国家)退耕还林项目实施区又属第二次石漠化调查区的64个县(市、区)作为样本检验退耕还林政策的有效性,用"石漠化改善率"作为项目生态目标的检验结果表明项目的生态目标实现是有效的,而用"县域2005年参与退耕还林项目的农户在2011年的人均纯收入"作为项目的经济目标进行检验的有效性未通过检验。接着,论文利用贵州省晴隆县多政策配套实施退耕还草项目的结果来检验有效政策搭配的存在性,用"植被盖度"、"土壤冲刷量"和"径流量"三个指标来反映项目的生态效果并利用观测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退耕还草项目具有较显著的生态效果。用晴隆县实施退耕还草项目乡镇的农户"家庭总收入"指标反映项目经济目标,并利用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项目的经济目标实现是有效的。3研究结论。从政策设计角度看,退耕还林项目无法通过自身有效地同时实现生态、经济目标;从县级政府政策实施的角度看,若县级政府在退耕还林项目实施中能整合性地配套相关政策,则项目存在"有效政策搭配",即项目可同时有效实现生态、经济双目标。因此,在县级政府绩效考核中增加生态考核指标,进而在县级层面通过政策搭配谋求退耕还林多目标的有效实现,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显得现实与可行。  相似文献   
119.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扶贫成效的显现,老区、山区、民族地区和移民库区等集中连片的特殊贫困区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精准扶贫的主战场。由于面临生产资料匮乏、生态环境恶化和地质灾害频发等恶劣环境,库区移民贫困问题已成为新时期扶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因此,开展库区移民贫困致因的精准识别与减贫路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对库区移民贫困现状的扎根理论分析,本文提出了分析农户生计的新框架。在此基础上,本文以三峡库区26个县(区)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4县(区)796户移民作为样本,首先,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熵权法对库区移民主要致贫因子进行挖掘;接着,采用PLS-SEM模型分析影响库区移民生计状况的关键因子和关键路径。研究表明:(1)三峡库区移民贫困现象仍很严重,患病、劳动能力弱和失地是移民致贫的三大主因。三峡库区仍有175.94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三大致贫原因依次是:因病致贫26.49%、因劳动能力弱致贫22.10%和失地致贫21.65%。(2)心理资本可有效促进移民其他资本效能的发挥,对生计状况存在着显著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3)在影响生计状况的四类资本中,人力资本对库区移民生计状况影响最大。基于以上发现,本文提出了实现库区移民精准脱贫的政策建议:(1)国家应高度重视三峡库区移民贫困问题,大力开展精准扶贫;(2)增加心理干预措施以提高移民心理资本存量,帮助移民摆脱心理贫困;(3)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库区移民人力资本水平。  相似文献   
120.
基于小流域单元的怒江州泥石流易发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泥石流灾害易发性评价,了解区域泥石流易发程度的整体特征和空间异质性,为区域宏观层面国土空间布局及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等提供依据。基于小流域评价单元,选择距断裂带距离、岩性、melton比率、流域延伸率、流域高差率、河流弯曲系数、流域水系密度、平均植被覆盖度、年均降水量、距道路距离、距居民点距离等11个评价指标,采用确定性系数模型CF和多因子叠加权重确定法开展怒江州泥石流易发性评价研究。将易发性评价结果划分为5个等级,并以研究区历史泥石流灾害对易发性评价结果验证。结果表明:极高易发区面积仅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31%,但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数量占泥石流总数的29.75%;高易发区的面积占总面积的12.29%,发生泥石流的数量占22.59%。最后通过独立样本验证,易发性评价模型性能(AUC=0.742)良好。怒江州泥石流灾害易发性评价结果与历史泥石流灾害点空间分布较为吻合,表明选取的易发性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可行,评价结果可为怒江州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