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3篇
  免费   352篇
  国内免费   1024篇
安全科学   269篇
废物处理   251篇
环保管理   198篇
综合类   2203篇
基础理论   551篇
污染及防治   452篇
评价与监测   141篇
社会与环境   28篇
灾害及防治   46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72篇
  2014年   236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01.
我国对大气酸沉降的研究起自70年代末.以酸雨研究占主导地位。我国酸雨现象区域性、发展性强,在地理上以南方酸性土壤地区为主,在成分上以硫酸盐型酸雨为主;无论是酸度还是频率,酸雨都是极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酸沉降已对农、林生态系统生产产生了严重的破坏效应,但其累积性的环境化学反馈却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我国酸雨地区以强酸性富铝土壤为主,对大气酸沉降有较大的敏感性。应用β指标还表明,酸沉降可使南方主要土壤因酸化而在30—60年内降低pH一个单位。近年来对酸沉降诱发的土壤酸化研究以模拟降水的土柱试验为主,从pH下降、盐基淋出、Al及重金属移动等方面来提示出酸沉降可能对土壤产生的化学影响。但作为过程化学研究,其案例监测研究的报道尚很少。对于南方严重的酸雨现象,应加强实地动态监测和过程分析,注重Al化学及其对环境的反馈,将酸沉降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提高到生态毒理机制上。  相似文献   
902.
废弃电子电路板经王水溶解后,在盐酸介质中,用自制的黄原酯棉吸附。用6mol/L HCl洗涤杂质后,5%Na2SO3洗脱Au,控制溶液的流速为1mL/min。洗脱液浓缩后,再用20% Na2SO3沉淀得到99.59%Au。  相似文献   
903.
SAS/IPPA/AA三元共聚物对碳酸钙阻垢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为溶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丙烯磺酸钠、异丙烯膦酸和丙烯酸为单体,合成了三元共聚物丙烯磺酸钠/异丙烯膦酸/丙烯酸(SAS/ IPPA/AA),研究了共聚物在不同水质条件下对CaCO3的阻垢性能,探讨了共聚物浓度、pH值、钙离子浓度、碳酸根离子浓度和温度等条件对CaCO3的阻垢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共聚物用量为18mg·l-1时,可使阻垢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904.
广州市白云山,电视塔春季酸性降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905.
官厅水库-永定河沉积物中AVS-SEM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与同步提取的重金属(SEM)之间的比例关系是控制缺氧性沉积物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及毒性的主要因素.本文设计了一套新型吹气.吸收装置测定水体沉积物中的AVS,提高了AVS的回收率及测定操作的稳定性.并应用此装置测定了官厅水库-永定河水体沉积物中AVS-SEM的分布。  相似文献   
906.
以聚乙烯醇为包埋剂、硼酸为交联剂,将高性能铅离子吸附剂聚间苯二胺微粒包埋成球.着重考察包埋剂浓度、包埋比、交联时间等对包埋小球的力学性能和吸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包埋工艺为:聚乙烯醇浓度为8wt%、包埋比为1:1(W/W)、交联时间为24h.包埋小球对初始浓度为500mg·l-1左右Pb2 的吸附容量达129.1mg·g-1.  相似文献   
907.
聚硅酸溶胶和凝胶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艾子萍  高宝玉 《环境化学》1994,13(2):119-122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硅酸溶胶的聚合过程。在pH值与Na2O·nSiO2模数一定时,其聚合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高聚合快。聚硅酸溶胶粒子主要是圆形或椭圆形颗粒,粒子由于聚集变大,硅酸凝胶具有毛刷结构,其间隙被水填充。反应时,聚集、聚合和溶解同时进行,最后聚集起主要作用,凝胶形成。  相似文献   
908.
马西林  赵振华 《环境化学》1994,13(6):536-542
用GC^2/MS和HPLC鉴定出大同市空气中的多环芳烃化合物35种,对大同市不同功能区空气中苯并(a)芘(BaP)和人尿中1-羟基芘同步采样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功能区BaP浓度有显著差别:采暖期浓度急剧增加,城区浓度为对照点的17倍,日均值达330ng/m^3。人尿中1-羟基芘的浓度与空气中BaP的浓度显著相关。采暖期城区尿中1-羟基芘的几何均值为1.86μmol/mol肌酐,非采暖期为1.14μ  相似文献   
909.
小麦铝抗性和敏感品系对铝胁迫的生理生化反应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研究了冬小麦Triticum aestivvum L.铝抗性品系T202和铝敏感品系T105幼苗经0,50μmol L^-1,75μmol L^-1,100μmol L^-1和150μmol L^-1铝处理后根部的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小麦根生长被严重抑制;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强,磷代谢激活;硝酸还原酶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对铝浓度极其敏感;葡萄糖含量下降;而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升高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下降.证实:铝胁迫造成了氧化伤害,激活了植物体内的抗氧化系统.分析还表明,T202耐铝的各项指标优于T105,前者的代谢酶活性对铝胁迫的反应更为迅捷,并有良好的能量储备和调动机制来抵御铝胁迫及由此产生的胁迫.图8参14  相似文献   
910.
13株真菌对聚β-羟基丁酸酯膜的降解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不同来源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13株可降解聚β—羟基丁酸酯(PHB)的真菌,分别编号为DS9701、DS9702、DS9703、DS9704、DS9705、DS9706、DS9707、DS9708、DS9709、DS9710、DS9711、DS9712、DS9713.对DS97系列真菌降解PHB膜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菌株平均降解PHB膜速率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13个菌株对PHB膜的降解可分为四种类型,即缓慢降解—快速降解—缓慢降解;缓慢降解—快速降解;缓慢降解—等速降解;缓慢降解—中速降解—快速降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