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97篇 |
免费 | 733篇 |
国内免费 | 51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54篇 |
废物处理 | 32篇 |
环保管理 | 384篇 |
综合类 | 2709篇 |
基础理论 | 610篇 |
污染及防治 | 257篇 |
评价与监测 | 310篇 |
社会与环境 | 338篇 |
灾害及防治 | 24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137篇 |
2023年 | 205篇 |
2022年 | 257篇 |
2021年 | 258篇 |
2020年 | 219篇 |
2019年 | 188篇 |
2018年 | 150篇 |
2017年 | 201篇 |
2016年 | 245篇 |
2015年 | 237篇 |
2014年 | 378篇 |
2013年 | 261篇 |
2012年 | 293篇 |
2011年 | 271篇 |
2010年 | 225篇 |
2009年 | 237篇 |
2008年 | 250篇 |
2007年 | 176篇 |
2006年 | 181篇 |
2005年 | 156篇 |
2004年 | 138篇 |
2003年 | 84篇 |
2002年 | 91篇 |
2001年 | 86篇 |
2000年 | 70篇 |
1999年 | 65篇 |
1998年 | 51篇 |
1997年 | 62篇 |
1996年 | 59篇 |
1995年 | 49篇 |
1994年 | 47篇 |
1993年 | 25篇 |
1992年 | 19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20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51.
刘光明 《安全.健康和环境》2006,6(8):30-33
运用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对齐鲁石化公司腈纶厂丙烯罐区的火灾、爆炸风险进行了分析评价,从而提出了预防火灾爆炸事故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452.
右江百色城河段水质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百法、百色断面2004年常规水质监测资料,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右江百色城河段的水质现状进行分析评价,并根据该河段1999年至2004年的监测资料,利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进行水质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该河段水体己受污染,主要污染因子为CODMn、NH-N3和挥发酚.由此提出了污染防治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53.
“无废指数”:“无废城市”建设成效定量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国家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总体部署,2020年"无废城市"建设需综合评估试点建设成效,系统总结试点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模式。我国的不同试点城市之间的资源禀赋、基础条件、发展阶段以及城市功能定位等存在较大差异,有必要构建适合"无废城市"建设成效的综合量化评价方法。本文基于"无废城市"建设重点,以固废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为导向,兼顾试点城市共性与个性特征,采用必选指标和可选指标梯度差异赋值的方式,构建了量化评价指标体系。耦合应用无量纲算法和指数评分法,探索构建了"无废指数",可用于量化横向比较产业结构同类型的不同试点城市间的建设成效。 相似文献
454.
东南大陆的地质构造模型,具有欧亚大陆边缘向洋增生的独特形式。除外来地体之外,或以扩张、地幔上涌,洋壳向大陆地壳转化,并不断向洋增生;或是大陆分裂,地幔柱——热点物质不断注入变薄和破裂了的地壳,形成区域性新的生长构造层,构造岩浆地质体表现为有独特属性的“A型”花岗岩和流纹岩链。这些高DI值的富硅富碱富钠质岩石,出现在欧亚大陆边缘的重力梯度带上。裂解带的地壳结构模式是上地壳存在着重力不稳定的硅铝低速带;中地壳有洋——陆过渡型地壳的“类裂谷型”结构,P波速度为6.3~6.4km/s的中间壳层;在下地壳下部有速度为7.0~7.4km/s的壳——幔混合型高速层;随着“异常”的上地幔的形成,有大范围的热活动和壳——幔边界穹窿,穹窿的地盖比正常区为为薄。由于化学库和化学边界层的横向不连续,可划分出古老基底和后期地质发展史完全迥异的两个亚板块;和以壳层(或幔层)断裂为边界特点的八个地体;一个以分裂为主,并具热点径迹的最新生长构造层的扩张——裂解构造岩浆地体。 相似文献
455.
456.
457.
458.
459.
通过高分子水凝胶包裹技术,研究了不同的团聚体模拟体系中金属离子的吸附-生物还原解吸机制。结果表明:无定形铁矿物模拟团聚体对于金属离子的吸附量高于针铁矿模拟团聚体,且交联密度1.0%包裹组金属离子吸附量小于0.3%包裹组。在希瓦氏菌的作用下,凝胶包裹的铁矿物体系中亚铁浓度先升高后下降,而铁矿物上吸附的Cu2+和Mn2+则随着生物还原作用而解吸释放;针铁矿组的解吸量低于无定形铁矿物,而交联密度高的1.0%包裹组金属离子解吸量高于0.3%包裹组。在凝胶包裹的水稻土团聚体体系中,生物还原作用同样会引起铜/镍/钴/锰离子的溶出,从而影响土壤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迁移转化。 相似文献
460.
吉林市城区土地利用对地下水污染空间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吉林市城区91眼监测井2013年的地下水水质监测数据,采用改进内梅罗污染指数法求取地下水污染指数,同时考虑第二松花江两岸地下水污染的非连续性,采用Kriging方法进行分区插值,然后叠加融合得出城区地下水污染指数空间分布图.结合吉林市城区土地利用类型,采用CM模型和SLM模型提取监测井不同半径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类型,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确定监测井最可能受污染的范围,最后利用Kendall 秩次相关检验法和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城区土地利用类型对地下水污染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吉林市城区地下水污染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城区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江北片区和中心片区较为严重;在考虑地下水流动的情况下,监测井最可能受污染的范围为沿地下水流向方向500m;吉林市城区土地利用类型对地下水污染空间分布有较大影响,其中传统工业用地、居民和商业用地、城市交通设施用地为主要因素,其Kendall 秩次相关检验τ值分别为0.248、0.174、0.143;在各研究片区,该3种土地利用类型和地下水污染空间分布也存在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