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4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297篇
安全科学   176篇
废物处理   201篇
环保管理   82篇
综合类   939篇
基础理论   178篇
污染及防治   168篇
评价与监测   80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针对道路交通系统数据采集难度大、灰度大、无典型分布等特点,采用多种数据采集设备采获数据,运用灰关联熵分析法重点对来自道路、环境的驾驶决策主影响因子进行了榨取和排序。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客观、定量,能克服目前人们以主观、定性分析为主的缺点,避免了多因子多重共线关系所引起的信息重叠及其对仿真过程的干扰,为自动驾驶系统的仿真和实现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可行性依据。  相似文献   
992.
从废醋酸锌-活性炭催化剂中提取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用微波辐射预处理废醋酸锌-活性炭催化剂提取锌的方法,考察了微波辐射时让、盐酸质量浓度、浸出时间、浸出温度、洗涤次数等因素对锌浸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微波辐射时间对锌的浸出率影响较明显,其他因素对锌的浸出率影响不大。锌的最佳浸出条件为:微波辐射时间30min,液固比(质量比)4:1,浸出剂盐酸的质量浓度30g/L,室温搅拌浸出1h,洗涤5次,在此条件下,锌的平均浸出率为93.55%。  相似文献   
993.
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磷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山  刘丹 《化工环保》2006,26(1):78-80
用硫酸亚铁铵和葡萄糖作为混合还原剂,建立了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磷的方法,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在浓度为0.6mol/L的H2SO4介质中,硫酸亚铁铵-葡萄糖将磷钼杂多酸还原成杂多蓝,其最大吸收波长为82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38×104L/(mol·cm),PO3-4质量浓度在0~2.8mg/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线性回归方程A=0.1453ρ 0.02744,相关系数(r)=0.9933。用硫酸亚铁铵-葡萄糖混合还原剂还原速度快,灵敏度高,产物稳定性好,线性范围宽。将该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磷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94.
本文通过实验,分别采用间隔流动分析法和钼锑抗分光光度法对水中总磷进行了测定,并对两种方法的测定原理、分析过程及其样品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分析方法对标准样测定和实际水样分析均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5.
在温室模拟条件下,以P/Pb摩尔比分别为0、0.6、1.2、1.8、3.0、4.0等6个P水平,进行了含磷物质修复铅锌矿污染土壤的试验.采用毒性淋溶提取法(TCLP)、水溶态和交换态提取法评估了过磷酸钙(SSP)和磷酸二氢钾(MPP)对铅锌矿污染土壤中Pb、Zn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SSP和MPP都显著(p0.05)降低土壤交换态和TCLP态Pb含量,降低TCLP态含量的幅度大小顺序是:MPP(66%~93%)SSP(26%~69%).MPP处理的P水平在0.6、SSP处理的P水平在1.2~1.8区间时,足以把土壤中TCLP Pb的含量降低到国际限制标准(5 mg.L-1)以下.MPP对土壤中Zn的TCLP态含量无显著影响,而SSP在显著降低了交换态含量的同时,微量增加了TCLP态含量,但都远低于国际限制标准(25 mg.L-1).各种形态Zn(TCLP、水溶性、交换态)的含量均与土壤pH显著负相关,说明即使添加了含P物质处理,土壤中Zn的活性主要还是受土壤pH控制.上述结果进一步说明了含P物质具有显著降低铅锌矿污染土壤的环境风险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6.
青田县石平川钼矿床是浙江省现已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钼矿床,多数人认为石平川钼矿床的形成与钾长花岗岩有密切关系.本文主要从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等方面研究石平川钾长花岗岩,并探讨其成岩环境及成因.研究表明,石平川岩体属于高钾钙碱性、弱过铝质S型花岗岩,其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挤压环境,源岩物质主要是壳源,并有少部分幔源物质成分参与.  相似文献   
997.
凤冈富硒富锌茶园土壤中的锌及其形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Tessier连续化学浸提技术,对凤冈茶园土壤进行了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残渣态锌的提取,应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对茶园土壤总锌和各结合态锌进行了测定,并讨论了土壤全锌含量及各形态锌含量与土壤pH的关系。测定结果表明,在测试的39件土壤样品中,土壤pH值在3.92~5.16之间,平均pH值为4.66,属酸性土壤。全锌的最高含量为245.7mg/kg,最低含量为31.1mg/kg,平均含量为116.0mg/kg,超过了我国茶园土壤锌的平均含量100mg/kg。在采样的四个茶园中,总的来说土壤锌结合态的分布规律为:残渣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可交换态(包括水溶态)(碳酸盐结合态。  相似文献   
998.
采用自行设计的外热式催化热解实验装置,以城市生活垃圾为原料,对温度(600℃~900℃)、物料的组分、加热方式、水蒸气以及白云石催化剂等影响垃圾热解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气化温度、水蒸气、催化剂对垃圾热解性能影相显著。随热解温度的升高,产气量不断上升,H2和CO的含量增加,当温度为900℃时,产气量达到0.96m3/kg,H2和CO含量分别达35.1%和31.8%;催化剂使用、水蒸汽通入显著改善产品气质量,特别是H2含量,可达45%左右;挥发分含量较高的物料热解性相对较好;快加热方式有利于提高产品气质量。  相似文献   
999.
黔西土法炼锌区Pb、Zn、Cd地球化学迁移特征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黔北土法炼锌致使Pb、Zn、Cd在土壤和水体大量积累,危及到整个生态系统.以小流域为例,探索了废渣、土壤、水体的Pb、Zn、Cd地球化学形态及其迁移性.结果表明,冶炼废渣的Pb、Zn、Cd含量分别为4 632、 8 968、 58 mg·kg-1;污染土壤Pb、Zn、Cd含量分别达到234、 400、 9.6 mg·kg-1.废弃地的地球化学形态分析表明,污染土壤的Pb、Zn、Cd可交换态含量较高,具有较大迁移性和生物有效性,相对而言,废渣中Pb、Zn、Cd具有很低的生物有效性和迁移性,交换态含量低于0.2%.冶炼区的地表水受到严重的Pb、Zn、Cd污染,地下水重金属含量未超出三类水体的质量标准.在地表水体中,可溶态的Pb、Zn、Cd含量少,主要以悬浮态存在,表明了河流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于沿岸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000.
研究了四种活性炭纤维(J-10,J-12,A-10,A-20)的比表面积情况、微孔结构及在挂膜后生物活性指数的变化情况。最大的比表面积A-20达到了1760m2/g,J-12为1225m2/g;四种活性炭纤维挂膜的生物活性指数分别达到了3.8、4.9、2.6、2.7mg/L,最佳的活性炭纤维载体材料为J-12。通过电镜扫描图观察了微生物在活性炭纤维(ACF)上的生长情况,发现不同时期微生物生长的状态、数量及物种是不同的,中期生物形态丰富,微生物种类繁多。将生物活性炭纤维法应用于原水中总磷和锌离子的去除,同生物活性炭法(BAC)的去除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生物活性炭纤维的去除效果最佳,对总磷和锌的最佳去除率分别达到了72%和69%,使原水中总磷含量由《地表水质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标准提高到Ⅱ类标准,使原水中锌的含量符合《渔业水质标准》;后期基本稳定在65%~70%和60%~70%之间;远远优于生物活性炭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