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85篇
  免费   540篇
  国内免费   1822篇
安全科学   504篇
废物处理   943篇
环保管理   910篇
综合类   7236篇
基础理论   475篇
污染及防治   2122篇
评价与监测   444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181篇
  2019年   206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255篇
  2015年   397篇
  2014年   675篇
  2013年   484篇
  2012年   501篇
  2011年   595篇
  2010年   515篇
  2009年   515篇
  2008年   553篇
  2007年   595篇
  2006年   615篇
  2005年   525篇
  2004年   537篇
  2003年   604篇
  2002年   559篇
  2001年   414篇
  2000年   385篇
  1999年   370篇
  1998年   341篇
  1997年   282篇
  1996年   301篇
  1995年   277篇
  1994年   281篇
  1993年   215篇
  1992年   167篇
  1991年   211篇
  1990年   176篇
  1989年   19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用石灰、PAM、活性炭等化学处理方法,进行静态、动态处理淀粉生产废水的实验研究.其结果表明用化学絮凝、活性炭吸附的流程处理淀粉生产废水的方法提切实可行的;所产生的絮凝物经压滤脱水后掺在煤中做燃料,无二次污染问题,此方法经济合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92.
以废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为原料,在一定的条件下,合成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聚苯乙烯磺酸钠(NaPSS).对焦化工业废水进行的混凝沉降,实验表明具有较强的助凝作用,使污染物大量集结于NaPSS分子链周围而形成新的聚集体,这些聚集体在硫酸亚铁的作用下会进行一步发生凝聚.以NaPSS产品对焦化废水进行絮凝净化实验,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93.
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法同时测定医疗废水中的20种超痕量抗生素残留,通过优化试验条件,使方法在100μg/L~1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24ng/L~122ng/L。空白水样和实际水样3个质量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0.2%~108%和75.8%~114%,6次测定结果的RSD分别为2.4%~8.4%和1.7%~8.1%。将该方法用于测定重庆市2家三甲医院医疗废水中的超痕量抗生素残留,结果有11种抗生素检出,其余均为未检出。  相似文献   
994.
太湖蓝藻危机进一步促使国内重点流域提高了氨氮及总氮的最高允许排放标准,推动了含氮废水处理技术的创新开发和处理工艺的应用推广.目前应用的脱氮技术主要包括物化法和生化法两大类,其中生化法中的新型生化脱氮技术是近年的研究热点,包括同步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和全程自养脱氮等工艺.综述了物化、生化及物化-生化集成脱氮技术,分析了含氨氮、有机氮、硝态氮、垃圾渗滤液等含氮废水适宦的处理工艺,指出物化-生化集成工艺及新型生物技术足经济、高效、稳定脱氮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5.
聚丙烯酰胺助凝处理VAE乳液废水效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醋酸乙烯-乙烯共聚乳液(VAE乳液)废水的有效处理方法,通过混凝试验比较了不同类型聚丙烯酰胺对FeCl3混凝-气浮工艺的助凝效果,重点研究了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Z4060,确定了其最佳的投加时间、pH值及与FeCl3的复配投量.结果表明,CZ4060对FeCl3具有明显的助凝作用,其最佳的投加点是紧随FeCl3之后投加,最佳的pH值范围为7~9,最佳絮凝时间为8 min,与FeCl3的最佳复配投量为1.5 mg/L和100 mg/L.最佳实验条件下,原水COD为3 085 mg/L时,出水COD降为55.28 mg/L,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要求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96.
针对目前云南省某煤矿排放废水中Mn~(2+)超标的问题,利用一种新型复合材料进行除锰试验.该复合材料是纳米分子筛与硅藻土经合理复配后,掺入复配絮凝荆形成的.试验中优化了不同材料的复合方式、絮凝剂的复配比例与用量.利用复配的多孔材料,对云南某煤矿含有大量悬浮物、Mn~(2+)质量浓度为5.32 mg/L的黑色废水及Mn~(2+)质量浓度为42.mg/L的红褐色废水进行了Mn~(2+)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黑色废水中Mn~(2+)去除率达到70%,出水pH值为7.9;红褐色废水中Mn~(2+)去除率达到91.0%,出水pH值为7.1.与此同时,还研究了废水中Fe~(3+)、固体悬浮物(SS)对Mn~(2+)去除效果的影响,废水中Fe~(3+)的存在使pH降低,并与Mn~(2+)产生竞争吸附,对复合材料除锰有不利影响,而SS的存在对Mn~(2+)的去除效果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7.
提出一种基于复极性固定床反应器的有机废水处理新技术--电-多相催化氧化技术,用于桉木CTMP模拟废水的处理.以γ-Al2O3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活性组分为氧化铜的催化剂,用于实验废水的处理.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E-HCR(电-多相催化体系)对鞣酸的降解效果明显好于传统的BPBC(复极性固定床电解槽).在外加电压20V、支持电解质质量浓度1000mg/L、pH值为5.35的条件下.降解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鞣酸,去除率大于90%.鞣酸降解前后的紫外和红外光普分析表明:鞣酸经电-多相催化氧化处理后,分于中的酚羟基显著减少,分子中的大部分苯环结构开环降解成小分子物质.研究表明所研制的催化剂对鞣酸的电化学降解有很好的催化效果.  相似文献   
998.
采用混凝-砂滤-固定化生物活性炭纤维的组合处理工艺来处理洗浴废水.利用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为混凝剂对废水进行混凝处理,之后将废水通入砂滤柱,废水在曝气池进行曝气后进入固定化生物活性炭纤维(IBACF)单元.IBACF固定化完成后,连续运行30 d,去除率稳定之后,处理后的浊度、LAS、S0D_(Mn)平均值分别为2.2NTU、0.12 mg·L~(-1)、2.33 mg·L~(-1),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2%、94.7%、84.8%.经处理后的洗浴废水各项指标均可以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或城市供水水质标准,可以直接回用于洗浴用水和其他生活杂用水.  相似文献   
999.
攀钢煤化工厂废水处理系统于2008年3月优化改造,采用A/O^2+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废水进行处理。改造后系统运行处理能力和稳定性均得到提高,生化系统出水水质稳定,氨氮≤15mg/L,COD≤150mg/L。  相似文献   
1000.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denitrification potential enhancement by addition of external carbon sources and to estimate the denitrification potential for the predenitrification system using nitrate utilization rate (NUR) batch tests. It is shown that the denitrification potential can be substantially increased with the addition of three external carbon sources, i.e. methanol, ethanol, and acetate, and the denitrification rates of ethanol, acetate, and methanol reached up to 9.6, 12, and 3.2 mgN/(g VSS.h), respectively, while that of starch wastewater was only 0.74 mgN/(g VSS,h). By comparison, ethanol was found to be the best external carbon source. NUR batch tests with starch wastewater and waste ethanol were carried out. The denitfification potential increased from 5.6 to 16.5 mg NO3-N/L owing to waste ethanol addition. By means of NUR tests, the wastewater characteristics and kinetic parameters can be estimated, which a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denitrification potential of wastewater, to calculate the denitrification potential of the plant and to predict the nitrate effluent quality, as well as provide information for developing carbon dosage control strate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