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2篇
安全科学   10篇
废物处理   32篇
环保管理   43篇
综合类   174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46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中国环保产业》2011,(5):70-71
由惠州市雄越保环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用于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的可自控膜—生物反应器成套设备,适用于有机废水的处理及回用。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膜生物反应器(简称MBR)是指将膜分离技术中的超滤组件与污水处理中的生物反应器相结合而成的一种新型废水处理系统。它利用膜处理单元代替了二沉池,超滤膜将污泥和大分子污染物截留在反应器内,既提高  相似文献   
112.
113.
1概述膜萃取技术是膜分离技术与萃取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分离技术,它有很多独特的优点[1]。自K.Ksirkar[2]和B.M.Kim[3]提出膜萃取概念后的十多年来,膜萃取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文献报道看,膜萃取的实用性研究成为当前的热点之一。VO...  相似文献   
114.
115.
正渗透膜分离技术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渗透是一种仅依靠渗透压驱动的分离过程,基于渗透现象发展起来的正渗透膜分离技术,目前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文章综述了正渗透膜分离过程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以及国际上的应用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6.
平板膜生物反应器临界通量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界通量在膜污染控制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本文采用通量阶梯式递增法测定平板膜生物反应器的临界通量,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不同测定参数对临界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测定临界通量过程中,当初始启动通量小于临界通量时,其对临界通量的测定值影响不大;当通量阶梯递增量增大时,临界通量的测定结果变小;当测定间隔时间段变长时,临界通量的测定结果相应变小.在测定临界通量时,推荐以下测定参数:通量阶梯递增量不大于4 L/(m2·h),测定间隔时间段取15~30 min;初始启动通量的选择要适宜,太大可能导致试验结果的误差.  相似文献   
117.
无机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无机膜分离技术在含油废水、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等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现状、工程实例和应用前景进行综述,指出无机膜具有耐高温、耐腐蚀、耐污染、机械强度高等优异性能,在苛刻反应条件下的工业废水处理方面优势明显,尤其是陶瓷微滤和超滤膜在水处理领域的商品化应用已日渐成熟和稳定,并提出未来在无机膜应用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8.
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二级生化出水作为膜分离系统的进水,分别采取"237NF+RO","A195NF+RO"和"N236NF+RO"等3种集成膜分离法深度处理该污水,从中优选出1种工艺深入考察各单元膜的运行工况.结果表明:237NF纳滤阶段的最佳膜运行参数为:膜进口压力为0.5 MPa,水回收率为10%,膜运行温度为30℃,原料浓缩倍数为8~10倍;RO反渗透阶段的最佳膜运行参数为:膜进口压力1~1.3 MPa,水回收率7%,膜运行温度30℃,原料浓缩倍数10倍.在各自最佳运行工况下的最终RO膜渗透液的水质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系列标准.  相似文献   
119.
为提升混合基质膜对CO2的气体分离性能,将具有良好CO2吸附特性能的离子液体首先固载于介孔SiO2中,而后将该复合材料掺杂到 聚酰亚胺高分子中构建高效分离CO2的混合基质膜.研究结果表明,固载离子液体主要进入介孔SiO2的孔道内部,但当绝大部分介孔孔道被离子液体填满后,过多离子液体在SiO2颗粒外围形成连接.由于离子液体对CO2优异的吸附性能,其固载后介孔SiO2对CO2的吸附性能得到的显著提升,这进一步增强了固载离子液体的介孔SiO2掺杂混合基质膜对CO2气体的捕获,随着混合基质膜中离子液体固载量增加其CO2渗透性能也明显提升.但当固载离子液体加入量达到1.0 g时,固载离子液体的介孔SiO2在PI高分子中出现了团聚,其CO2渗透性能反而下降.IL@C-SiO2-2/PI膜的渗透性能和对CO2的渗透选择性都达到最佳,其对CO2/N2理想选择性可达到30.  相似文献   
120.
刘春平 《化工环保》2019,39(3):273-277
石化企业中间罐区VOCs排放量较大,多采用吸收、冷凝、膜分离及其组合工艺进行处理。本文采用AspenPlus软件分别对高、中、低浓度中间罐区VOCs废气应用上述3种工艺及其工艺组合的处理效果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中间罐区的VOCs经过不同组合的二级处理后,尾气VOCs质量浓度约为9~50 g/m~3,后续仍需采用深度处理工艺以满足新的国家及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同时,对比3种工艺能耗情况,冷凝法最低,膜分离法次之,吸收法最高,约为冷凝法能耗的5~10倍。以上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工况数据基本符合,证明采用Aspen Plus软件进行石化企业中间罐区VOCs治理工艺选择与流程优化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