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53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化工环保》2009,29(1)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氨纶印染废水零排放回用处理方法。具体为一种利用膜过滤技术实现氨纶印染废水零排放回用的处理方法。氨纶印染废水经热交换器后进人原水调节池,稳定水质和水量,调节pH至3~11,将余热进行回收;将已稳定水质和水量及调节pH的原水调节池的出水通过盘式过滤器,将盘式过滤器的反冲洗出水回流至原水调节池,盘式过滤器排出的废水进入连续膜过滤超滤系统进行过滤,将超滤系统的浓缩液和反冲洗水回流至盘式过滤器;连续膜过滤超滤系统的出水进入反渗透系统,  相似文献   
52.
针对水中病原微生物的污染,选择大肠埃希氏菌E.coli作为病原示踪剂,以E.coli染色体上β-葡萄糖醛酸酶uid A目的基因建立了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检测方法。该定量PCR方法灵敏度高,检测限可达104CFU/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R2=0.999。研究表明,定量PCR与菌液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2=0.935。通过人工投加腐殖酸、COD,研究了水中抑制物对定量PCR和膜过滤MF培养法的影响。结果显示,腐殖酸可使E.coli在培养皿上的菌落变小聚集,且显色不明显,当腐殖酸量为20 mg/L时,浓度为50 CFU/100 m L的E.coli完全受到抑制,没有菌落出现。腐殖酸对PCR扩增的抑制作用明显,当腐殖酸浓度增加到10 mg/L,定量PCR检测结果基因拷贝数减少约1 log,增加到20 mg/L定性PCR检测结果为阴性。  相似文献   
53.
纳米材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纳米光催化氧化技术、纳米膜过滤技术和纳米吸附材料等三方面分别介绍了纳米技术在水处理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4.
55.
采用通用引物,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QPCR),对西安市5个地表水体中肠道病原细菌的细胞密度进行了分析.检测水样体积为100mL,分别于2006年3~6月取自水源水(黑河)、景观娱乐用水(大唐芙蓉园北湖和兴庆湖)、纳污河(浐河)和未消毒的二级出水(北石桥污水处理厂),并将QPCR检测结果与滤膜法(MF)测得的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和粪大肠杆菌CFU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5个水体(n=60)检测结果显示,QPCR检测结果是大肠菌群CFU的2.2~5倍,是粪大肠杆菌CFU的7~14倍.病原细菌检测的几何平均值范围,QPCR法在25~67000 CCE·100mL-1之间,MF法大肠菌群在3~45000 CFU·100mL-1之间,粪大肠菌群在0~3000 CFU·100mL-1之间(n=60).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使用Spearman秩相关法来计算,结果显示,QPCR检测结果与大肠菌群、细菌总数以及粪大肠杆菌CFU均呈现显著正相关,秩相关系数分别为r=0.983、r=0.908和r=0.948.  相似文献   
56.
膜-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处理洗浴污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膜-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处理洗浴污水,在不对膜进行任何物理、化学清洗的条件下考察了系统对污染物去除效果及膜污染情况。结果表明:在气水比为25∶1、运行周期为6.0h时,系统出水稳定,COD和浊度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8%、99.7%,膜自身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1%、9.8%,膜分离过程强化了系统处理效果;在系统连续运行的85d中,膜过滤压差上升缓慢,从初始的6kPa上升到13.25kPa,出水水质优于生活杂用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7.
环境水体中肠道病原细菌的定量PCR检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通用引物,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QPCR),对西安市5处地表水体中肠道病原细菌的细胞密度进行4个月的连续检测,并将QPCR检测结果与滤膜法测得的大肠菌群CFU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 QPCR法可信度为94%,最小检测值为每管未稀释DNA提取物含2.7个大肠杆菌细胞.5个水体(N=60)检测结果表明, QPCR检测结果是大肠菌群CPU的2.2~5倍.病原细菌的几何平均值范围, QPCR法在25~67 000 CCE/100 mL之间, MF法大肠菌群为3~45 000 CFU/100 mL之间.2种方法的离散和回归分析表明, QPCR检测结果与大肠菌群CFU显著正相关,秩相关系数为r=0.983.  相似文献   
58.
砂质土壤中水溶性磷提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明奎 《环境化学》2008,27(2):265-266
目前,水溶性磷的提取方法和条件还没有统一,常用的提取剂除去离子水外,还有0.01 mol·1-1CaCl2等中性盐.用去离子水直接提取时,因电介质浓度太低,提取物经离心后仍可保留较多的细胶体,这些细胶体不能通过普通滤纸过滤而消除,必须采取0.45μm微孔膜过滤才能有效地去除胶体物质,但这大大增加了测试的费用和时间,因此,许多研究采用稀溶液来替代去离子水来提取水溶性磷.  相似文献   
59.

为探究膜过滤过程中污染物迁移/沉积规律,推出一组符合实际过滤过程的数学模型,通过整合已有数学模型并分析其各自和共同的局限性,结合各类已有研究方法建立思路提出“非稳态膜堵塞模型拟合试验方法”理念,旨在深入剖析膜过滤过程中不同时间污染物在膜组件内部不同空间的分布状态,实现膜过滤过程及膜堵塞机理的全过程连续性研究,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解决膜组件内部不同截留层上污染物沉积问题,与此同时,提出模型优化技术为模型建立及精细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0.
提出了一种膜过滤耦合电化学非均相沉淀的新型磷回收工艺对含磷废水进行处理,探究不同膜通量、电流密度、磷初始浓度及极性反转时间对磷去除和回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磷初始浓度为5 mmol/L、膜通量为22.1 L/(m2·h)和电流密度为20 A/m2的条件下,磷平均去除率为92.0%,产物的主要成分为鸟粪石。在flow-through操作模式下,不同磷初始浓度对磷去除效果无明显影响。当系统连续流运行时,每隔4 h极性反转6 min可使反应器磷去除与回收性能处于相对较优水平,磷去除率维持在9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