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3篇
  免费   309篇
  国内免费   815篇
安全科学   457篇
废物处理   60篇
环保管理   199篇
综合类   2334篇
基础理论   350篇
污染及防治   233篇
评价与监测   231篇
社会与环境   32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301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81.
982.
<正>重隔13年回到中国的APEC,这次着实为帝都的人们带来了福利。随着会议的日益临近,APEC福利已让我们初尝甜头。看看最近的流行语便知一二,"有一种蓝叫APEC蓝,有一种空气叫APEC空气,有一种交通管制,叫APEC限行,有一种心情叫APEC爽"……APEC似乎从一个高大上的专有名词,瞬间变身为象征着人间一切美好事物的形容词。初尝APEC蓝的甜头,有种不踏实的  相似文献   
983.
收集了采暖季太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公布的PM2.5和其它污染物(PM10、SO2、NO2、CO和O3)逐时监测数据,分析了PM2.5的月、日及小时浓度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太原市采暖季PM2.5的小时浓度范围为9~364μg/m^3,日浓度范围为19~ 208 μg/m^3,PM2.5最大日均值出现在2014年1月份,PM2.5小时浓度日变化规律呈单峰双谷趋势,PM2.5与PM10比值在0.30~0.77之间,二者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为0.925.  相似文献   
984.
乌鲁木齐大气污染特征及气象条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鲁木齐市一直是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该文选取2004-2006年乌鲁木齐市3个环境监测站逐时的PM10、SO2、NO2浓度数据以及乌鲁木齐市气象站、米泉气象站同期逐时的13类气象要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PM10、SO2浓度冬季均达到轻微污染水平,其它3个季节属于优良级别,NO2四季都属优良级别;这三类大气污染物四季日变化基本呈现双峰型结构。冬季PM10、SO2浓度峰值出现在12:00-14:00时,最小值则分别出现在凌晨7:00时、傍晚19:00时,其它季节最大值(最小值)多出现在早晨(傍晚/凌晨);三类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各有不同,PM10、SO2都是南部城区浓度较大,NO2浓度则是北部城区居首;各类气象要素与SO2浓度的相关性普遍高于与颗粒物PM10的相关性。全年与热力因素有关的气象要素与PM10、SO2浓度的相关性非常突出,冬季则是云量、降水等因素的影响明显提高;受蒙古高压和天山山脉地形的双重影响,乌鲁木齐冬季盛行偏南风和偏北风,山谷风交替现象明显;PM10浓度随乌鲁木齐市气象站、米泉气象站风速的增加均是先下降后上升,风速拐点分别是5 m/s、3 m/s,东南风对于污染物的远距离输送贡献较大;无论市区、还是北部城区,在偏北风和东南风的情形下,市区颗粒物浓度都比较大。  相似文献   
985.
对大气颗粒物理化特性的在线监测不仅直接有利于按照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实施空气质量实况发布,更是全面掌握细颗粒物污染特性、污染成因、形成机制与制定控制对策的关键性基础工作。文章综述国内外关于大气颗粒物理化特征的典型在线监测技术及颗粒物粒径分级技术,如质量浓度、吸湿性、挥发性和数浓度与化学组成及其粒径分布等监测技术,以及单颗粒理化特性在线监测技术,为颗粒物在线监测、灰霾超级站仪器配置和气溶胶污染及其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6.
根据2008-2012年长沙市的逐日的高空、地面气象资料,采用TSI天气分型法将长沙市的天气按季节进行分型,并利用2011-2012年逐日PM10浓度资料讨论了四季不同天气类型下PM10浓度特征和污染等级特征,结果发现:长沙四季的天气均可分为6种天气型,且各季各天气型的天气特征差异明显。长沙市PM10污染不是很严重,最高能达到4级即中度污染程度,且出现频率很低。各季均以PM10污染等级为良的情况最多,发生频率在66.1%~75.4%。春季在1型和3型天气下容易出现PM10轻度污染;夏季在1型和6型天气下容易出现PM10轻度污染;秋季在1型和3型天气下容易出现PM10轻度污染;冬季在1型和6型天气下容易出现PM10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987.
上海市吴泾工业区VOCs的监测分析与来源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市吴泾工业区应用自动监测系统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了监测分析,并根据监测浓度数据进行了来源解析。结果表明,52种VOCs成分良好分离,全部实现准确定性。其中,浓度偏高而危害较大的16种有机物,浓度都高于2μg/L。对VOCs成分的来源解析,分析了空气流动、汽车尾气、燃料挥发、涂料使用、石油化工这5种来源。同时,通过对氮氧化物、臭氧的浓度日变化的监测,间接说明吴泾工业区作为VOCs控制区的这5种可能来源,从而印证了VOCs的监测分析。  相似文献   
988.
正环境保护部日前发布了今年上半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等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环保部有关负责人指出,与去年同期相比,随着《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相关措施的陆续落实和气象条件利好影响,74个城市总体空气质量有所改善。环保部数据显示,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和74个城市平均达  相似文献   
989.
利用三峡库区长江干流1998年-2010年水质监测数据,以1998年-2003年代表蓄水前,2004年-2010年代表蓄水后,对比分析蓄水前后主要污染物浓度变化情况,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判断其变化趋势的显著性。分析可知,蓄水后氨氮、化学需氧量、总磷指标的平均浓度要低于蓄水前,氨氮、化学需氧量浓度变化幅度大于蓄水前,总磷浓度变化幅度小于蓄水前;Spearman秩相关系数计算结果表明,三峡水库常年回水区内的断面,污染物浓度多数呈下降趋势,但只有晒网坝和培石断面的氨氮指标浓度下降趋势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990.
本文在调查南方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COD浓度的基础上,从合流制排水系统、居民生活习惯、有机物在输送过程的降解和地下水渗漏四个方面论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COD浓度偏低的原因,并探讨了相关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