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14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46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比较小剂量硫酸镁联合舒芬太尼与单纯舒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应.方法选择行胃肠道手术后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二组,每组30例,以一次性静脉镇痛泵(2ml/h)分别行静脉术后镇痛,S组:单纯舒芬太尼镇痛,2μg/kg舒芬太尼+3mg格拉司琼,MS组:硫酸镁联合舒芬太尼镇痛,2μg/kg舒芬太尼+50mg/kg硫酸镁+3mg格拉司琼,各组镇痛泵中药物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观察各组患者镇痛48 h内的静息镇痛评分(VAS方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和尿潴留的发生情况,术后血清镁离子和钙离子的浓度变化情况.结果二组患者的静息镇痛评分在MS组明显低于S组(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MS组显著低于S组(P0.01).两组患者血清中钙离子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镁离子浓度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硫酸镁用于术后静脉镇痛可明显减少舒芬太尼的剂量,使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舒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且可改善术后镁离子浓度下降的程度.表3,参9.  相似文献   
82.
83.
火场环境成像技术已成为火灾探测的重要技术之一,现有的成像检测设备在低能见度火场环境下受烟气的影响较大。采用离散偶极子近似法和离散纵标法进行模拟计算,研究烟气环境下波长为31.25~55.55μm的太赫兹波的传输特性,并与0.9μm的红外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太赫兹波的衰减主要由烟颗粒对太赫兹波的吸收造成;太赫兹波的透射量随烟颗粒群粒径增大而减小,随单位体积烟粒子数增加而减小,随太赫兹波波长增大而增大;太赫兹波在传输过程中的透射量明显高于红外波。  相似文献   
84.
太滆南运河入湖污染物控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滆南运河是太湖15条入湖河流之一,水环境质量日益恶化,呈现出明显的氮磷污染特征,成为影响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基于太滆南运河小流域和水质污染分段的特征,计算了研究区域的水环境容量和污染物削减量。以区域内分段入河河流环境容量为前置约束条件,以构建保障太湖入湖水环境安全的三道生态屏障为重点,以控源截污为主要手段,开展太滆南运河水环境生态系统修复,提高入湖河流的生态承载能力,确保入湖水质达标。  相似文献   
85.
正纳米TiO2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降解邻硝基苯酚张平解慧玲杨周生(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芜湖241003)采用阳极氧化技术在钛片表面制备出纳米TiO2,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进行表征。利用制备的Ti/TiO2电极作为阳极、以Pt丝电极作为阴极,电化学降解邻硝基苯酚。使用紫外—可见光谱和液相色谱技术,对降解  相似文献   
86.
影响浑太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于2012年5~6月对浑太河流域66个采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采样.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72(属)种,其中水生昆虫51(属)种,占70.83%,环节动物7(属)种,占9.72%;节肢动物(属)4种,占5.56%;软体动物(属)10种,占13.89%.首先,采用相关分析从6类28个候选指标中筛选出EPT分类单元数、优势分类单元个体相对丰度、蜉蝣目相对丰度、毛翅目相对丰度、软体动物相对丰度、扁蜉科/蜉蝣目相对丰度、纹石蛾科/毛翅目相对丰度、寡毛类动物相对丰度、敏感类群相对丰度、耐污类群相对丰度、收集者相对丰度、黏附者相对丰度、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共13个指标用于表征浑太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然后,利用RDA方法分析了自然环境因子和反映人类活动压力的环境因子对大型底栖动物空间分异的影响.利用偏冗余分析(pRDA)比较了自然环境因子与人类活动压力因子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影响的大小,以及流域、河岸缓冲区和河段尺度人类活动压力因子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环境因子可解释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空间变异的72.23%.纳入分析的人类活动压力因子解释了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空间变异的48.9%,纳入分析的自然环境因子解释了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空间变异的11.8%.河段尺度人类活动压力因子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空间分异影响最显著.河段尺度人类活动压力因子可解释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空间分异的35.3%,其中,显著环境因子p H、栖息地质量、总氮、高锰酸盐指数、硬度、电导率、总溶解颗粒物和氨氮分别解释了4%、3.6%、1.8%、1.7%、1.7%、0.9%、0.9%和0.9%的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空间分异.河岸缓冲区和流域尺度土地利用对大型底栖动物空间分异的贡献分别为10%和7%.最后,采用相关分析比较了流域和河岸缓冲区尺度土地利用与水质、水文、栖息地质量以及底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流域尺度土地利用能更好地表征河流水质、水文、栖息地质量以及底质状况,也说明不同尺度环境因子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有联合效应.  相似文献   
87.
太滆南运河入湖河口沉积物氮素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为研究入湖河口沉积物中氮素的存在形态和空间分布状况,于2012年4月在太滆南运河入湖河口区采集沉积物柱状样品并对沉积物中的氮素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NH+4-N、TN和Org-N在表层沉积物中的沉积具有一定的同步性.NH+4-N与Org-N、TN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Org-N和TN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Org-N是入湖河口表层沉积物氮素的主要成分,平均值为2 843.77 mg·kg-1,占TN的质量分数为93.38%;氮素的水平分布存在差异:TN和Org-N的含量在入湖河干流延伸方向上,随距离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偏离干流延伸方向上,呈"W"型波动变化.NH+4-N含量在距河口100 m内迅速下降,100 m后在波动中保持低水平.NO-3-N含量在0~800 m内保持平衡,800 m后迅速升高;氮素的垂直分布存在差异:在入湖河干流延伸方向,NH+4-N含量随沉积物深度的增加而升高,NO-3-N呈现出底层富集向表层富集转变的趋势,TN和Org-N的含量自表层向底层富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