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6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83篇
基础理论   47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磁性壳聚糖衍生物对阴离子染料的吸附行为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张聪璐  胡筱敏  赵研  苏雷 《环境科学》2015,36(1):221-226
以自制的阳离子磁性壳聚糖季铵盐(CS/EPTAC/Fe3O4)为吸附剂,采用静态法研究了其对酸性红1、二甲酚橙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在25℃,p H=3.0的条件下,两种酸性染料的吸附等温线由Langmiur方程拟合的吸附量分别为781.55 mg·g-1和537.40 mg·g-1;由Frendlich方程得到的n值分别为1.71和1.92,说明染料吸附为优惠吸附;Temkin方程说明吸附剂的非均匀表面为主要吸附位.两种染料的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说明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与粉末活性炭相比,CS/EPTAC/Fe3O4体现出吸附性能优良,快速分离和容易再生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2.
甲壳素是一种天然的生物高分子,是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可再生资源.系统介绍了提取甲壳素的原料来源及提取方法.对国内外甲壳素制取壳聚糖的方法和工艺条件作了详细的介绍,着重阐述了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生产方法以及在医药、食品、日化、农业、化工、环保、造纸、纺织等许多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03.
经C60、N-甲基甘氨酸和间硝基苯甲醛反应得到N-甲基-2-(3-硝基苯基)吡咯烷[3′,4′∶1,2][60]富勒烯(MNPF)反应液,旋转蒸发干燥得质量分数为23%的MNPF粗品,采用柱色谱法批量分离其中的MNPF。确定了柱色谱法批量分离MNPF的最佳工艺条件:二硫化碳为流动相,柱层析用硅胶(37~48μm)为固定相,色谱柱直径5cm,高径比为6∶1,最大上样量为23 g。此时分离所得MNPF纯度达99%,回收率为92.3%。  相似文献   
104.
对二乙氨基苯基亚甲基若丹宁固相萃取光度法测定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对二乙氨基苯基亚甲基若丹宁(DEABR)与银的显色反应,在柠檬酸—氢氧化钠缓冲介质(pH=2 5)中,乳化剂-OP存在下,DEABR与银反应生成2∶1稳定络合物,该络合物可用C18固相萃取小柱富集,小柱上富集的络合物用乙醇(含5%乙酸)洗脱后用光度法测定。在乙醇介质中λmax=545nm,ε=6.89×104L·mol-1·cm-1。银含量在0 01~2mg/L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银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5.
分子全息QSAR方法预测苯衍生物对蝌蚪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黄宏  杨红  樊伟  王连生 《环境科学》2005,26(3):25-28
采用半静态培养法测定了一系列苯衍生物对蝌蚪的12h致死毒性.应用分子全息QSAR方法构建了化合物的亚结构与毒性之间的定量模型,探讨了分子全息长度、碎片尺寸以及区分常数对模型质量的影响,并检验了模型的稳健性.结果显示,研究的51种苯衍生物的半致死毒性(12h log1 /LC50,mol/L)分布在2.07~4.56之间.最优HQSAR模型以6~7为碎片尺寸,83为全息长度,6个主成分,Leave-One-Out交叉验证的r2cv是0.849,最终的非交叉验证的拟合模型r2 为0.942 ,表明模型稳健性能良好,可用于预测苯衍生物的毒性.  相似文献   
106.
新型二茂铁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在环保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茂铁化学是一个广泛的研究领域,本文就近年来一些新的二茂铁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作一概述。二茂铁涂料具有抗紫外和抗辐射的功效,在环境保护,材料保护及航空航天事业中得到应用。本文主要涉及有乙酰基二茂铁、羟乙基二茂铁、二茂铁甲酰丙酮、乙烯基二茂铁、聚乙烯二茂铁、N,N-二(2-氰乙基)二茂铁甲胶,以及含二茂铁基的稀土螯合物、硫代碳酰胺和缩氨基硫脲、二茂铁氮丙啶衍生物等。并对一些衍生物的应用尤其在环保方面的  相似文献   
107.
寇兴明 《四川环境》1997,16(1):10-13
本文采用自己合成的水溶性卟啉T(4-TAP)P作试剂,在pH45,盐酸羟胺存在下,建立了一种测定人尿中痕量铜的分光光度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8.
 应用微板毒性分析方法,以污染物对淡水发光菌——青海弧菌(Vibrio-qinghaiensis sp.)Q67 的发光抑制为毒性指标,分别测定了对氯苯酚(P1)、邻氯苯酚(P2)、2,4-二氯苯酚(P3)、间甲苯酚(P4)、对甲苯酚(P5)、间硝基苯酚(P6)、2-硝基苯酚(P7)、对甲苯胺(P8)、P9、邻硝基苯胺(P10)、邻氯苯胺(P11)、间氯苯胺(P12)对Q67 的毒性. 结果表明, 12 种污染物的剂量-效应关系除了P11 可用Logit 模型描述外,其余11 种污染物均可用Weibull 模型有效描述. 由模型估算的半数效应浓度负对数值(pEC50) 分别为3.43,2.81,3.66,2.83,2.99,3.15,3.20,2.52,2.36,3.66,2.81,2.89,其对Q67 的毒性大小顺序为 (P3 = P10) > P1 > P7 > P6 > P5 > P12 > P4 > (P11 = P2) > P8 > P9. 分别设计浓度为各自EC10 和EC50 的2 个等效应浓度比混合物和12 个均匀设计浓度比混合物进行微板毒性实验,并应用剂量加和(DA)模型与独立作用(IA)模型建立由单一毒物的剂量-效应参数来预测混合物联合毒性的方法. 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各混合物毒性均能用DA模型精确预测.  相似文献   
109.
用GFA建立苯衍生物对发光菌毒性的QSAR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用Accelrys公司Material Studio4.0软件计算100个苯衍生物发光菌EC50样本不同类型的分子描述符,并用其中的GFA模块对筛选后的描述符建立了QSAR预测模型。训练集所得的最优的5个模型是同等的,根据r2和r2cv,方程1选为最优模型,其r2=0.933,r2cv=0.929。预测集预测相关系数r2pred为0.70,说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10.
本文介绍了大体积进样技术分析一组苯基脲类和三嗪类除草剂多残留的简便方法.苯基脲类除草剂广泛地应用于农作物田间杂草的防治,如异丙隆.三嗪类除草剂也是广泛使用的除草剂,莠去津就是一例.这两类除草剂都曾在饮用水中检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