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2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289篇
安全科学   52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432篇
综合类   1889篇
基础理论   720篇
污染及防治   69篇
评价与监测   67篇
社会与环境   264篇
灾害及防治   45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234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本文从土地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煤炭资源开采造成地面塌陷影响农田生态系统的主要环节,以及农业劳动力转产困难,人口有再度回归趋势的原因,重点阐述塌陷区综合整治,在尊重土地资源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的前提下,重建农田生态系统,恢复生态平衡,建立以煤矿为依托的农业生态体系的必要性。最后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2.
《世界环境》2003,(2):27-32
在过去30年里,人类释放到大气中的各种化合物已引起许多环境和健康问题。酸雨已成为过去几十年中最重要的环境污染之一。地球臭氧层耗竭现已达到创纪录的水平,尤其南极大陆和北极地区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33.
《安全与环境工程》2005,12(2):48-48
1995~1999年间,参与大型国际合作科研计划Indian Oeean Experiment(INDOEX)的科学家在印度洋上空发现厚约3km、面积约900万km^2的棕色污染尘霾笼罩在印度洋、南亚、东南亚和中国南部上空,形象地称为亚洲棕色云。监测发现霾层是由高浓度的细颗粒物组成,成分主要是碳黑、硫酸盐、硝酸盐、有机颗粒、飞灰和矿物颗粒,霾层中还含有浓度较高的SO2、CO和各种有机气体化合物等。后来的研究表明,棕色云现象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现象。初步的评估研究表明,大气棕色云将对大气辐射通量产生显著影响,从而直接和间接地影响气候、水循环等,进而对农业、生态系统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而笼罩在亚洲上空的棕色阴霾表明,亚洲地区的大气污染已成为全球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4.
应用多级塘(厌氧塘,兼性塘,好氧塘和冬季储留塘)-湿地复合生态系统对石油化工废水进行强化处理和利用,处理能力10万m3/d.结果表明,多级塘-湿地复合生态系统在寒冷地区对石油化工废水处理效果良好,最终处理单元芦苇湿地出水的COD、BOD5、TN、NH4+-N、TP和石油类物质的平均值分别可达到75.08,7.51,10.63,5.12,0.5,4.63mg/L.植物生长季节(5~10月),系统对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均优于非植物生长季节.系统中的储留塘可实现污水在冬季(11月~翌年5月)的零排放,保证全年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35.
陶景忠 《环境科技》2006,19(Z1):44-46
采用生态系统健康理论分析城镇生态环境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着重构建了城镇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模糊评价模型,提出评价标准.并对苏州某城镇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进而指出制约因子并提出相应的诊断方案,为其优化生态系统结构和完善系统功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6.
金属尾矿废弃地的生态恢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尾矿废弃地是一种典型的退化生态系统。本文通过对其生态恢复所面临问题的研究,讨论了尾矿废弃地生态恢复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使用外来物种对于尾矿废弃地这一独特的退化生态系统进行恢复的可能性,并探索了尾矿废弃地生态恢复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37.
生态小区特征和指标体系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谢天  许纪存  史凯  施为光 《四川环境》2003,22(4):1-3,19
保护和建设生态小区,推行生态细胞工程是自然生态工作的有力补充。对于目前出现的许多生态小区,中国尚无一套正式通用的生态小区考评指标体系。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生态小区的概念、内涵与其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生态小区的考评指标体系,希望以此引导四川省生态小区的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138.
工业生态系统及其建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分析了工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及核心内容、阐述了工业生态系统建设的基础,原则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39.
论国家生态安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家生态安全是一种全新的现代国家安全观,要重视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40.
草地畜牧业雪灾脆弱性评价 --以内蒙古牧区为例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从综合减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建立了雪灾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并从雪灾区域孕灾环境敏感性以及区域畜牧业承灾体对雪灾的适应性两方面,对内蒙古雪灾脆弱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牧区雪灾脆弱性存在若明显的地域差异,中西部牧区比东部牧区脆弱性大,北部牧区比南部牧区脆弱性大,并且近10年来脆弱性提高的旗县明显增多,草地季节性干旱、北方干旱化以及草场超载过牧、退化加剧是畜牧业雪灾脆弱性呈增加趋势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