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69篇
基础理论   56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降水是控制草原植被生产力最关键的因素. 为探明降水量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波动及其对草原植被的响应机制,以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为研究对象,选用反映年际降水量波动的降水集中度和偏离期2个因子,将以地面光谱生物量模型计算获得的草甸草原植被NPP(net primary production,净初级生产力)与不同周期降水量和降水波动因子建立回归模型,分析年际降水量波动对草甸草原植被NPP的影响. 结果表明:①在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区,以年内4—7月为关键期,Pk(关键期累积降水量)对草甸草原植被NPP的影响最大,Cdk(关键期降水集中度)平均值为0.439±0.182,dk(关键期降水偏离期)平均值为31.6 d,变幅为-3.6~94.2 d. ②以Pk和以旬为单位的Cdk、dk构建的草甸草原植被NPP估算模型,y=-52.11+88.957Cdk+0.724dk+0.953Pk,能较好地反映草甸草原植被NPP与降水波动之间的关系,模型估测精度可达91.0%. 因此,在半干旱草原区,利用基于遥感植被反射光谱构建的NPP模型计算草甸草原植被NPP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并且与样方调查结果有极高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82.
不同放牧梯度下草甸草原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小区控制放牧实验,研究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不同放牧强度下草地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土壤微生物数量表现为细菌〉放线菌〉真菌。不同土层土壤微生物总数不放牧处理大于放牧处理,0~3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在轻牧区较高,在中牧区较低。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轻度放牧和中度放牧高于不放牧和重度放牧。土壤微生物数量、生物量、土壤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生物量以及土壤酶活性相互之间密切相关,土壤微生物量N与细菌达到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真菌和放线菌呈显著相关(P〈0.05)。土壤微生物量C与真菌达到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放线菌呈显著负相关(P〈0.05)。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微生物量N与转化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土壤微生物量C与转化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呈显著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83.
吴建国  苌伟  艾丽  常学向 《生态环境》2007,16(3):1000-1006
水热因素对土壤氮矿化的影响直接关系到陆地生态系统功能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趋势。祁连山是青藏高原北沿的典型山地,对气候变化影响十分敏感和脆弱,为了定量确定祁连山土壤氮分解对水热因素变化的响应趋势,在人工气候箱内以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培养土壤,分析了祁连山高寒草甸、山地森林、荒漠草原和干草原土壤氮矿化及其与温度、湿度和土层的关系。结果显示:以土壤氮矿化量极差计,海拔高度影响最大,其次是温度和湿度;以土壤氮矿化比例极差计,温度和海拔高度影响较大。海拔高度对土壤氮矿化量的影响显著(p<0.05)。除湿度外,其它因素对土壤氮矿化比例影响也达到显著程度(p<0.10)。35℃下土壤氮矿化比例显著比5℃下高,而不同湿度下土壤氮矿化及其矿化比例差异不显著(p<0.05)。海拔高度3000m和3300m处土壤氮矿化量比2800m和2200m处高,2800m处比2200m处高,3000m处土壤氮矿化比例显著比2200m和3300m处高(p<0.05)。森林和干旱草原土壤中氮矿化比例较高,荒漠草原和高寒草甸中较低。以土壤氮矿化速率计,5℃升高到15℃下和15℃升到25℃,Q10较低;以土壤氮矿化比例计,5℃升高到15℃下,Q10较高,15℃到25℃较低。研究结果说明高寒草甸和山地森林土壤氮矿化量较高,干旱草原和荒漠草原土壤氮矿化量较低;森林和干旱草原中土壤氮矿化比例较高,荒漠草原和高寒草甸中较低。  相似文献   
84.
以沈阳农业大学棕壤长期定位试验地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不同年限CK、M_2、M4、N_4P_2、M_4+N_4P_2等10个处理的0~20 cm土壤,测定土壤中Cu、Zn、Pb和Cd等重金属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年限的增长,土壤中Cu、Zn、Pb和Cd的含量均呈现增加的趋势,以施用有机肥M4和Mz及有机肥化肥配施M_4+N_4P_2对土壤中重金属Cu、Zn、Pb和Cd含量影响最为明显,而在无肥对照CK和单施化肥N_4P_2处理下四种元素均有少量增加;几种重金属元素增长的相对大小为:Cd>Cu>Zn>Pb,其中目前Cu含量还未达到国家二级环境质量标准,Cd含量超标应引起足够重视.几种元素的相关分析表明,Cu、Zn之间具有极显著相关性,表明它们的来源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u、zn、Pb和Cd等重金属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年限的增长,土壤中Cu、Zn、Pb和Cd的含量均呈现增加的趋势,以施用有机肥M4和Mz及有机肥化肥配施M_4+N_4P_2对土壤中重金属Cu、Zn、Pb和Cd含量影响最为明显,而在无肥对照CK和单施化肥N_4P_2处理下四种元素均有少量增加;几种重金属元素增长的相对大小为:Cd>Cu>Zn>Pb,其中 前Cu含量还未达到国家二级环境质量标准,Cd含量超标应引起足够重视.几种元素的相关分析表明,  相似文献   
85.
为了解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群落谱系结构及物种多样性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化,以甘南藏族自治州的高寒草甸植物群落为对象,选取五个不同海拔的研究样地,进行野外群落学调查及环境因子的测量,计算净亲缘指数(net relatedness index,NRI)和最近亲缘指数(nearest taxon index,NTI)等,探讨了群...  相似文献   
86.
土壤粗胡敏素对铜离子的吸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暗棕壤为供试土壤,应用批量平衡法,研究了不同pH、离子强度、温度、Cu2+浓度和反应时间条件下,粗胡敏素(CHM)对Cu2+的吸附作用,并与相应胡敏酸(HA)的吸附作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pH为2~4时,CHM对Cu2+的吸附率较低;随着pH的提高,吸附率增大;pH=7时,吸附率接近100%.随离子强度(0.01~1.00mol·L-1)增加,CHM对Cu2+的吸附量下降,其对Cu2+的吸附包括电性和专性吸附2种作用.随温度(25~45℃)的升高和Cu2+浓度(0~1000mg·L-1)的增加,CHM对Cu2+的吸附量增加,并与Langmuir方程拟合程度最好,25℃和45℃时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2.61mg·g-1和14.31mg·g-1.CHM对Cu2+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可划分为快速(0~120min)和慢速(120~1440min)反应阶段,抛物线扩散方程拟合效果最好,与HA相比,CHM对Cu2+的吸附规律与HA相似,但其吸附量低于HA;表观热力学参数(△G、△H、△S)表明,CHM对Cu2+的吸附是自发、吸热和熵增加的过程,Cu2+在CHM上的吸附力大、活动性小、不易解吸,而在HA上的吸附力小、活动性大、容易解吸;活化能(E)和活化热力学参数(△G#、△H#、△S#)表明,CHM对Cu2+吸附所需能量多、活化熵高、吸附速率小,而HA对Cu2+吸附所需能量少、活化熵低、吸附速率大.  相似文献   
87.
采用室内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铬浓度及不同pH对棕壤吸附-解吸铬的影响,草酸、EDTA和柠檬酸3种有机酸在不同浓度、不同pH条件下对棕壤吸附-解吸铬的影响。结果表明,棕壤对Cr6+的吸附率随其浓度的增大逐渐增大,并在酸性条件下易于吸附Cr6+,在碱性条件下易于解吸Cr6+,低浓度有机酸有利于棕壤对Cr6+的解吸。EDTA解吸率最大,草酸次之,柠檬酸最小。  相似文献   
88.
沉洲 《安全与健康》2012,(14):28-33
正当大家被阿坝草原风光迷住时,同行阿潘说这里真好,我也要搬到这里来过低碳生活。这话应该也包括了大家的心思,故而没人嬉笑。其实,我们原本也一样拥有这样生活的可能,可惜在无休无止的发展过程中渐渐迷失。现代人类总是这样患得患失,在生存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和谐上不断陷入窘境。只有失去太多,隐约感到了尽头的景象,才黯然  相似文献   
89.
若尔盖高原的马先蒿属植物花部形态多样化,为探讨花冠差异是否与不同的繁殖对策相联系,在该区四川红原县分别对短管无喙的多齿马先蒿(Pedicularis polyodonta)和长管具喙的刺齿马先蒿(P.armata)的花部形态、昆虫访花频率和种子产出进行了比较研究.多齿马先蒿的花冠呈"鸟头"状,多个花的集合与鸟群相似,因此特别检测了这种拟态是否具有规避鸟类和蝗虫或吸引蜂类传粉的功能.研究发现,与刺齿马先蒿相比,多齿马先蒿的花冠较小、数量较少,但花蜜含量较高,因此蜂类访问频率较高,结实率高.两种马先蒿的单花种子产量没有显著差异;多齿马先蒿单个个体的种子数量较多,但种子较小.研究表明,为提高繁殖成功率,多齿马先蒿倾向于依赖花质量(如花蜜含量所指示)和种子数量,而刺齿马先蒿倾向于依赖花数量.蝗虫对两种马先蒿的危害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多齿马先蒿的"鸟头"拟态不具有规避蝗虫的功能;在具有"鸟头"花冠的多齿马先蒿的样地,鸟类的拜访频率较刺齿马先蒿显著较少,但蜂类的访问频率显著较高,说明"鸟头"拟态可能与规避鸟类、保护传粉者有关,其拟态功能需要进一步实验验证.图2表1参37  相似文献   
90.
针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了有机酸对土壤中镉的去除条件优化及结合形态的影响,旨在发展一种环境友好、可原位且永久去除土壤中镉(Cd)的淋溶暗排联合净化方法.采用环境友好型淋溶剂柠檬酸,通过批试验确定淋溶最佳参数(柠檬酸浓度、固液比、淋溶次数、淋溶时间和淋溶方式).同时,将自行设计的淋溶瓶和淋溶暗排箱用于批试验最优化参数验证和原位土壤中Cd清除模拟,用CaO絮凝法除去收集暗排废液中的Cd,并通过BCR连续提取法评估土壤中Cd的迁移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通过柠檬酸的连续分批浸提,使用0.30 mol·L-1柠檬酸以1 g∶1.5 mL的固液比连续3次、6 h振荡浸提对土壤中总Cd的淋溶去除率可达81.3%.通过淋溶暗排箱试验,经柠檬酸-水梯度淋溶可有效去除78.0%的Cd,暗排液经CaO絮凝可去除95.6%的Cd;柠檬酸对弱酸提取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及残渣态Cd的淋溶去除率分别为83.0%、70.3%、43.9%和25.0%.研究表明,采用淋溶暗排和CaO絮凝的联合方法可快速去除污染农田土壤中的Cd并避免暗排液二次污染.后续研究需进一步扩大试验规模并开展野外验证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