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39篇
综合类   116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5 毫秒
31.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严重制约着三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而内蒙古自治区又是三北地区重要的生态防线。作为中国荒漠化分布最为集中的省份之一,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生态环境基础十分脆弱。2023年6月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时指出:荒漠化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重大生态问题。基于此背景,本文重点结合党所提出的绿色发展战略目标,围绕如何针对内蒙古地区沙漠化现象进行分析和治理进行重点探讨,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为内蒙古打造绿色屏障。  相似文献   
32.
花岗岩地区水蚀荒漠化问题探讨—以澄源河流域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安徽省溪县澄源河流域为例,说明我国南方受干旱影响的亚湿润地带花岩地区水蚀荒漠化的工探讨了其成因及危害。该流域1984年水蚀荒漠化面积为7.56km^2,占流域总面积的18.03%;  相似文献   
33.
杜棣芬 《环境》2004,(10):18-19
在我国北方,土地荒漠化造成的风沙灾害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可能你没想到在中国大陆最南端的粤西,历史上也曾发生过严重的风沙灾害,建国后进行了造林治沙,灾害方告平息。人们不禁要问,这地方雨量充沛,长夏无冬,自然条件优越,为何会出现风沙灾害?如果回顾历史,以史为鉴,就会明白在经济开发时,必须做好环境保护,以谋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4.
恩和 《防灾博览》2005,(3):8-13
内蒙古草原曾经拥有十分美好的过去,但如今取而代之的是草原的大面积减少和日趋严重的荒漠化。对此,虽有不少草原学家、生态学家、经济学家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多年研究,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的跨学科研究成果并不多见。本文拟从内蒙古草原变迁的历史反思人手,揭示其荒漠化形成及加剧过程中的文化因素,并提出其治理中的一些问题,对实现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起一些作用。  相似文献   
35.
留守儿童最突出的问题是父母的远离,导致孩子的情感支持系统变得脆弱,这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对衣食住行照料不周让孩子情感荒漠化;缺乏父母的关爱导致他们不会爱别人。"爸爸、妈妈我想你们!你们快回来吧!你们不要我了吗?""妈妈回来看我是我最最高兴的日子,第二天妈妈返城是我最最难过的时刻!""同学的爸妈在给同学穿新买的衣服,我总是走开,坐在河边的小树底下不停地默默流泪。"  相似文献   
36.
略论科尔沁沙地荒漠化土地生态恢复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科尔沁沙地的区域自然生态状况,指出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草场退化、盐渍化、沙化,生态平衡失调,恶性循环旷日持久,最终造成农林牧业生产水平低而不稳。提出了如何协调沙区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采取行之有效的沙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7.
潘竟虎  李天宇 《自然资源学报》2010,25(11):1960-1969
采用线性光谱混合分析模型对Landsat TM遥感影像进行混合像元分解,获取植被、裸土和水体组分的相对丰度分布;在反演地表反照率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Albedo-Vegetation特征空间的土地荒漠化遥感监测模型;以黑河中游部分区域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利用实地调查数据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此方法充分利用了多维遥感信息,反映了荒漠化土地地表覆盖、水热组合及其变化,具有明确的生物物理意义,而且指标简单、易于获取,精度较高,有利于荒漠化的定量分析与监测。  相似文献   
38.
生物结皮的发育演替与微生物生物量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结皮在荒漠地区的生态恢复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且不同发育演替阶段的结皮具有不同的生态功能.通过野外调查、显微观察结合微生物定量分析对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坡头地区生物结皮的发育演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的生物结皮一般按照"藻结皮→地衣结皮→藓结皮"的模式发育演替.随着结皮的发育演替,光合生物生物量逐渐增加,微藻生物量却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中,具鞘微鞘藻(Microcoleus vaginatus)作为结皮藻类中的第一优势种,在藻结皮中生物量最大,达到0.33 mm3·g-1,而爪哇伪枝藻(Scytonema javanicum)和(一种)念珠藻(Nostoc sp.)在晚期的地衣结皮中生物量达到最大.另外,研究发现异养微生物生物量在藻结皮中开始增加,但在地衣结皮中呈下降的趋势,最后在藓结皮中异养微生物生物量再次增加并达到最大.其中细菌数量的增加与结皮有机碳、Na+含量的增加显著相关(P<0.05),真菌数量的增加与K+、Na+含量的增加显著相关(P<0.05).本研究观察了沙坡头地区生物结皮发育演替的模式,并从环境适应与功能需求的角度探讨了生物结皮发育演替过程中微生物生物量的变化特征,对于理解结皮的发育演替以及荒漠化地区生态恢复过程中结皮的维护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9.
通过对塔河上游阿拉尔地区天然植被的物种多样性的特征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得出了该地区天然植被生态系统在人类干扰下普遍存在退化现象,尤其在绿洲—荒漠过渡带,这种现象更为严重。应采取有效措施对天然植被特别是过渡带的植被进行生态恢复。另外还讨论了本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的对策。  相似文献   
40.
山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与荒漠化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荒漠化已成为全球性社会环境问题,它与脆弱的生态环境有密切关系。山地系统在景观上为农林交错带,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表现在具有内生型脆弱性、对植被的依附性、景观过渡性以及落后的生产力等方面,荒漠化较严重。作者通过对坡面级联系统以及系统内部的反馈机制分析,讨论了山地荒漠化的运行机制,并进一步就荒漠化的防治提出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