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72篇
安全科学   95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31篇
综合类   199篇
基础理论   64篇
污染及防治   58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通过本次临床试验得出;湘黄鸡马立克氏病(MD)的免疫以CVI988 HVT苗或Rispens CVI988苗为最佳效果,可使该病的临床发病率分别控制在1.33%和1.67%以下,致瘤率为34%左右.用中药进行预防达不到免疫的效果.所以认为用血清I型疫苗是目前衡阳地区湘黄鸡马立克氏病(MD)的唯一有效的免疫方法.  相似文献   
52.
白兰瓜果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优势病菌的毒性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引起白兰瓜贮藏期果腐病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明确了Fusarium lateritium Nees,Cephalothecium roseum,Aspergillus spp.,Penicillium spp.,Rhizopus stolonifer等5种引起白兰瓜果实腐烂的病原真菌,其中以F.lateritium Nees的危害最为严重,为优势菌,其次为C.roseum.而F.lateritium在pH6的Richard培养液中,置25℃黑暗静置培养14d后获得的培养滤液对白兰瓜种子胚根的抑制率最强.F.lateritium产生的毒素为非专化性毒素.表4参7  相似文献   
53.
曹梅香  高学忠 《青海环境》1998,8(4):166-168
黄河上游两岸广泛分布着甲状腺肿与地方性氟病,经过调查分析,这两种地方病是在特定的水文地质环境中形成的,合理利用地下水是解决这两种地方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4.
从硒的生物学作用和防治疾病等方面剖析了硒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从元素地球化学、生物地球化学和化学地理等方面探讨了我国缺硒区的形成、分布和等级的划分;从环境地球化学物质场和元素生物地球化学营养链等方面.阐明了作物、禽畜和人体缺硒的原因、危害及其人体补硒的途径和方法,提出了在缺硒区运用元素生物地球化学营养链营养结构模式的原理、和技术方法,从土壤中获取富硒有机食品,供居民食用,是进行食物补硒、提高人体摄硒量、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和防治缺硒病症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55.
研究了稻草固体介质中侧耳属白腐菌BP对喹啉的降解。实验结果表明,浓度分别为250mg/L和150mg/L喹啉的降解率能达到93.47%和97.40%。白腐菌BP可以有效对喹啉进行降解。漆酶和锰过氧化物酶在降解过程中起着较重要的作用,但酶活的高低与降解率大小并不完全成正比。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降解过程中没有中间代谢物的积累,喹啉能得到彻底矿化。  相似文献   
56.
油泥废弃物的生物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正交试验 ,探讨了堆腐法处理油泥废弃物过程中调控因子 (肥料、客土、水分和 pH)的影响。结果发现 ,投加一定量的客土是影响处理效果的重要因子。通过正交试验选择和确定的最佳处理条件为 :在自然温度 >2 0℃的情况下 ,客土投加量 2 0 %、肥料 10 %、菌剂 5 %、控制水分 30 % (烘干基 )和pH 7。优化条件的建立为油泥废弃物的深度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7.
白腐菌对芳香族化合物的降解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腐菌 (Whiterotfungi)是目前所发现的对芳香族化合物有很强降解能力的一类微生物。本文探讨了降解芳香族化合物的白腐菌种及其代谢化合物的主要类型 ,分析了对不同化合物的不同代谢途径 ,同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8.
白腐菌对芳香族化合物的降解途径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白腐菌(White rot fungi)是目前所发现的对芳香族化合物有很强降解能力的一类微生物。本文探讨了降解芳香族化合物的白腐菌种及其代谢化合物的主要类型,分析了对不同化合物的不同代谢途径,同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9.
堆肥中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生物降解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堆肥是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 ,厨房垃圾、园林垃圾、农村秸秆和日常生活中的废弃纤维产品均可作为堆肥原料 ,这些原料中含有一定量的纤维素和木质素 ,而纤维素和木质素在堆肥过程中较难生物降解。因此 ,国内外学者致力于研究能加速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的高效微生物。研究发现 ,对纤维素和木质素有降解能力的微生物主要是高温放线菌和高温真菌 ,其中有独特降解机制的白腐菌在木质素降解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0.
为了解决农业固体废弃物棉花秸秆还田后的快速降解问题,本研究以棉花秸秆在白腐真菌和噬热性侧孢霉复配下的微生物降解为研究内容,通过对白腐真菌和噬热性侧孢霉拮抗试验、白腐真菌和噬热性侧孢霉复配对棉花秸秆降解的最优条件组合筛选试验、白腐真菌与噬热性侧孢霉复配在田间降解秸秆的系列研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白腐真菌和噬热性侧孢霉两种菌株共存时不相互抑制菌丝生长,菌株之间不发生拮抗反应,可以对两种菌株进行复配形成棉花秸秆降解菌群;(2)根据L9(34)正交试验结果,综合考虑温度、氮添加量、菌种类型和料水比这四种因素对棉花秸秆中木质素、纤维素和酸性洗涤纤维的降解效果,室内降解棉花秸秆在最优组合条件温度45℃、氮添加量3%、料水比1/2,复合菌群下的效果最好;(3)田间降解试验进一步验证了室内降解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在冬季低温和降雪等情况下,为期50 d的田间试验中复配菌组对棉花秸秆降解率达到29.93%。后续实验需要在考虑实际土壤磷素含量情况下,确定适合于棉花秸秆降解的磷素补充量来促进棉花秸秆在田间快速降解。本研究对农业固体废弃物棉花秸秆在田间的快速降解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具有很好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