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22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47篇
基础理论   4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总结了西单村良性循环系统营养元素的流动特性,指出了健全系统机制,投入结构合理,及系统的良性维护是实现系统物质良性循环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42.
生态足迹模型在村庄层面应用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铜匠村的生态足迹模型为例探讨了生态足迹法在村庄层面应用的适用性。结论表明,生态足迹模型在衡量村庄生态状况时有着更为可靠的准确性,但也存在4种因素限制其精确性,数据获取较难、外出务工者较多、生态效益较大以及土地"兼职"较广。针对外出务工者的影响,提出了其时间折算法,对于其他缺陷则阐明了在模型完善方面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43.
王涛  陈海  白红英  高海东 《自然资源学报》2009,24(12):2056-2066
以Agent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模型框架为基础,选择政策、市场、Agent自身及与其它Agent相互作用、土壤肥沃程度等因素作为Agent对环境认识的基础,结合环境反馈值,初步构建了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决策模型,这对于从微观主体层面揭示土地利用变化的内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陕西省米脂县孟岔村为例,采用农户Agent强化学习模型,模拟了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得出以下3个结论:①经过对Agent强化学习模型的检验和验证(按面积统计误差率为5.5%),认为该模型较适合于微观层面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研究;②该模型可定量表达政策、市场、农户自身及与其他农户相互作用等因素对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决策的影响;③与离散函数的土地利用决策相比,应用连续函数表达农户的土地利用决策比较符合实际农户决策状况(农户最终决策中玉米、蔬菜和其它作物的决策值分别为0.3233、0.4035和0.2732)。同时,在文章的最后还分析了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①模型在实现农户决策的空间位置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还存在决策位置失误的问题,函待进一步的研究;②对于影响农户决策的自然因素,探讨定量化表达其对农户影响作用,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44.
基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UN-SDGs),融入生态系统服务,建立了面向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村落和农牧户尺度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分析了西藏典型易地扶贫搬迁迁入村——白朗村及村内农牧户在搬迁前后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状况变化。结果表明:在村落尺度,易地扶贫搬迁实施后迁入村在消除贫困(SDG 1)、能源可持续(SDG 7)和可持续住区(SDG 11)三项目标下的可持续发展指标数值较搬迁前显著增加,但可持续发展指数总分降低2.91%;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直接影响的农牧户收入、用水和交通等可持续发展指标的可持续发展指数贡献率从49.4%增加至54.23%,但政策间接影响的生态系统相关的指标,其可持续发展指数贡献率由50.6%降低至45.77%;在农牧户尺度,易地扶贫搬迁显著促进了搬迁农牧户消除贫困(SDG 1)和体面工作(SDG 8)目标的实现,且在村落资源总量有限、大量人口迁入的情况下原住农牧户各项可持续发展指标依然稳定增长。研究为白朗村搬迁后的管理和投入工作提供方向,并为未来其他地区搬迁工作中的土地利用规划制定和迁入人口数量的确定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5.
赵雪雁 《自然资源学报》2013,28(8):1318-1327
社会资本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先决条件,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当前急需辨明社会资本与环境影响之间的关系,并依次寻求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措施。研究基于甘肃省20个村域的调查数据,以网络、信任、规范为指标测度社会资本,以生态足迹为指标测度环境影响,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村域层面社会资本与环境影响的关系。结果表明:①社会资本差异有助于解释村域之间的环境影响差异;②社会资本的普遍信任维度、制度信任维度与环境影响呈显著正相关,规范维度与环境影响呈显著负相关,网络维度虽与环境影响呈负相关,但统计上不显著;③劳动力受教育程度、非农就业水平与环境影响呈显著负相关,人口规模虽与环境影响呈正相关,但在多数模型中不显著。最后,指出了社会资本对环境影响作用研究中需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6.
霍霞 《环境》2004,(6):30-31
位于陕西省华县的龙岭村,海拔770米。这里山青水秀,小溪清澈见底,百姓生活自给自足,曾多次被来到此地的外地人称为。世外桃源。。然而,谁能想到,在这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纯朴的民风背后,一种极度的恐惧深深根植于这里每一个人的心里。  相似文献   
47.
宿淇 《绿色视野》2010,(8):29-31
廖晓义,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主任,中国第一位获得有"诺贝尔环境奖"之称的苏菲环境大奖的民间环保人士,北京奥组委环境顾问,绿色GDP实践者。5·12汶川地震后,廖晓义在四川彭州建立"乐活家园",从广袤的乡村入手,使其走上低碳发展之路,以一种更低成本、更行之有效的方式应对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48.
1 案发原因1998年 4月 2日 ,蓬莱市三里桥村民王某、李某 (按惯例隐去其真实姓名 )等人代表 16 2名村民 ,口头向我局反映蓬莱市振兴塑料有限公司生产废水外排 ,污染了吃水井。1998年 4月 15日递交我局的一份《关于三里桥村村民生活用水被污染情况调查报告》中还提出 ,蓬莱市光玉饮料厂、蓬莱民和牧工商联合股份有限公司排放的生产废水也对村里的水井造成了污染 ,且三个单位的生产废水污染了水库水质 ,造成放养的鸭子、施放的鱼苗几乎全部死亡 ,还造成了某村民沿三里桥村河道栽种的柳树死亡八棵等等。总之 ,要求厂方包赔一切污染损失 ,并给…  相似文献   
49.
为把握厂村融合区工农业复合面源污染现状及特征,选取典型区域礼嘉、洛阳、雪堰3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17年3镇复合面源等标污染负荷总量为1. 85×10~9m~3/a,其中总氮(TN)等标负荷量最高,占总量的44. 73%,为优先控制因子; 57个行政村中,污染物负荷量及负荷强度均较高的行政村大多集中在洛阳镇和礼嘉镇,如圻庄村、天井村、毛家村、大路村等,为优先控制区域;各污染源中,农村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贡献的等标污染负荷量最高,分别占总量的37. 88%和35.49%,其次是种植业和厂区面源,贡献率分别为13. 17%和12. 77%,水产养殖贡献率最低;通过聚类分析将厂村融合区复合面源污染类型分为6类。  相似文献   
50.
农村新业态发展是激发农村经济活力和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海南省琼北火山地区传统村落历史悠久、分布面广、资源丰富、形态特异,然而传统古村落发展较为缓慢,产业单一、业态发育不足,农民增收困难。在乡村振兴、国际旅游岛建设及海南自贸试验区建设等战略实施的宏观背景下,琼北火山传统村落迎来农业深度发展和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机遇。本文以海口永兴镇美孝村为例,运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广泛采集村民的新业态发展意愿和建议,构建了美孝村新业态发展框架模型,因地制宜提出尊重农户意愿的新业态发展类型,以期为美孝村经济社会转型和琼北火山地区传统村落的新业态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