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4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48篇
安全科学   50篇
环保管理   129篇
综合类   356篇
基础理论   136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30篇
灾害及防治   3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41.
目的研究破解高寒地区雷达装备保障问题的对策。方法采取查阅文献、实地查看、实装操作等方法分析研究高寒地区环境对雷达装备保障的影响。结果从打牢基础、精心保障;未雨绸缪、超前保障;紧贴实战、专项保障;机关指导,高效保障四方面,提出了破解高寒地区雷达装备保障问题的对策。结论高寒地区环境因素影响降低了雷达装备环境适应性,降低了其原有的作战效能。研究分析结果将对预防高寒地区雷达装备故障、延长装备服役年限,提高装备保障水平和作战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42.
森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和土壤呼吸及其组分区异是森林土壤碳循环过程研究的关键问题.青藏高原亚高山原始森林植被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对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平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选取西藏色季拉山两种最典型的天然林分(急尖长苞冷杉和林芝云杉)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这两种林分的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和同期的土壤呼吸速率及其组分速率,分析了土壤呼吸及其组分与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西藏色季拉山两种天然林分土壤总有机碳(TOC)、土壤颗粒有机碳(POC)、易氧化有机碳(LOC)和微生物量碳(MBC)含量均具有显著的表聚性.急尖长苞冷杉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较高,其TOC、POC、LOC、MBC含量分别为57.05 g·kg-1、17.9 g·kg-1、12.2 g·kg-1和365.6 mg·kg-1.两种林分的土壤总呼吸速率(Rt)和微生物呼吸速率(Rh)差异不显著(p0.05),但它们与枯枝落叶呼吸速率(Rl)和根系呼吸速率(Rr)差异极显著(p0.01),同时,Rl和Rr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从不同林分来看,林芝云杉林的土壤总呼吸速率(Rt)和微生物呼吸速率(Rh)高,而急尖长苞冷杉林的枯枝落叶呼吸速率(Rl)和根系呼吸速率(Rr)高.两种林分土壤呼吸各组分对土壤总呼吸速率(Rt)的贡献率大小依次为:RhRlRr.两种林分均表现为微生物呼吸对总呼吸的贡献比例最高,林芝云杉为92.42%,冷杉为70.81%.两种林分的土壤活性碳组分与土壤呼吸关系最密切的是MBC,其次是LOC,最不密切的是POC.  相似文献   
643.
刘培勇 《绿叶》2015,(3):14-20
西藏高原是我国冰川最为富集、水资源最为丰沛的地区,在全球变暖的作用下,西藏的冰川呈现全面、快速退化趋势,对我国及周边国家、地区的水资源和水安全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极可能导致一系列经济社会和国际关系问题。只有协全人类与国际社会之合力,共同有效应对全球变暖难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西藏水危机。  相似文献   
644.
三江源区高寒草甸退化草地土壤侵蚀模型与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三江源区高寒草甸退化草地土壤侵蚀模型的建立方法并利用模型对土壤侵蚀进行模拟。通过构建NetLogo模型,模拟了研究区3年时限土壤侵蚀面积的变化,表现为随时间的延续侵蚀面积增大,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间未达极显著差异(P〉0.01)。以研究区当前土壤侵蚀现状为初始状态,模拟单位草地面积上侵蚀比例达100%时经历的年限,则坡地中度退化、坡地重度退化、滩地中度退化、滩地重度退化样地经历的年限分别为27.10±0.23 a、13.83±0.40 a、32.03±0.29 a、25.70±0.30 a。  相似文献   
645.
本文监测了内蒙古典型草原和锡林河湿地群落非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动态变化;同时对大气和土壤的温度变化进行测量.研究发现两类群落在非生长季的土壤呼吸速率的变化方式均为单峰模式.典型草原土壤呼吸速率显著低于同期湿地的土壤呼吸速率(P=0.01).典型草原土壤呼吸速率对温度的相关性为0.48,低于湿地的0.86.  相似文献   
646.
利用超声提取-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了青藏高原腹地申扎镇周边水土环境中磺胺类(SAs)、喹诺酮类(QNs)、大环内酯类(MLs)、四环素类(TCs)、β-内酰胺类(β-Ls)和氯霉素类(CPs)共6类34种抗生素的赋存特征.结果表明,申扎镇水体、沉积物和土壤中分别检出5、12和10种抗生素,浓度范围分别为0.01~11.27ng/L、0.96~56.38ng/g和0.01~41.04ng/g.水体中的主要抗生素为阿莫西林和磺胺氯哒嗪,土壤和沉积物中均以罗红霉素和诺氟沙星为主.牦牛粪便中检出8种抗生素,浓度范围为0.01~1.03ng/g.城镇和牧区抗生素的赋存特征具有显著差异,浓度水平呈城镇>牧区.生活污水排放和动物排泄分别是城镇和牧区抗生素的主要来源.与国内其它地区相比,申扎镇抗生素的赋存水平均较低,但申扎镇平均海拔>4700m,生态较脆弱,应该关注抗生素等新型污染物对高原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47.
为了解西藏河流-湖泊体系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特征、空间分布、潜在来源及生态风险,对西藏中部河流、湖泊表层沉积物及其周边土壤中As、Ba、Cd、Co、Cr、Cu、Hg、Mn、Mo、Ni、Pb、Sb、V、Zn、Al和Fe 16种重金属总量进行了分析,并利用主成分分析-绝对主成分分数-多元线性回归(PCA-APCS-MLR)受体模型定量解析了重金属的潜在来源.描述性统计分析表明,研究区As、Cd、Hg、Ni含量较高,其中Hg和As污染较为严重;富集因子、地累积指数、污染负荷指数均表明研究区Hg污染较重,其次是As、Cd、Ni;平均沉积物质量基准系数法与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结果表明,研究区受Hg、As、Cd、Ni污染,其中Hg污染较重.在空间分布方面,污染相对较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昂仁金错、堆龙曲及一些封闭型湖泊,其中As污染范围最广.PCA-APCS-MLR分析表明,沉积物重金属主要有3个来源,分别为自然来源、交通运输和大气传输以及地热活动和矿山开采等;Co、Cr、Cu、Hg、Mn、Ni、V、Zn、Al和Fe主要受自然因素影响;Ba、Mo、Pb主要受交通运输和大气传输影响;As几乎全部来自地热活动和矿山开采;Cd、Sb来源较为广泛,3个主要来源均有占比.土壤中Cd、Hg含量较高,可能受交通因素影响较大,同时还与工业排放后远距离输送所造成的大气污染有关.  相似文献   
648.
李朝全 《绿叶》2013,(7):95-102
新疆是个好地方。新疆不但地域广阔、畜牧业发达、盛产水果,新疆的高山草原深处,还隐藏着水草茂密的草甸沼泽和神奇的湖泊,翡翠般著名的巴音布鲁克草原湿地就在这里,它是个水鸟的天堂、天鹅的家乡。2012年国庆长假,我携热恋中的姑娘,踏上了去新疆的旅程。我们的车沿着天山南缘的公路先是向北,约1小时到达一个叫巴伦台镇的地方,然后开始向西。天山冰冷,堆积着砂砾,几乎寸草不生。秋天的阳光从山顶上照射下来,  相似文献   
649.
王勇 《绿叶》2013,(8):52-57
当下的草原上,尽管"栏内青草栏外沙"的情形随处可见,但这并不足以证明草场承包制度下的铁丝围栏草场建设必然造成了对草原生态的破坏。实际上,在草场承包之前,甚至在早期的历史上,草原上亦有着"栏内青草栏外荒"的情形。与以前受成本制约的、简易围栏时代的"围小放大"相比,作为"栏外沙"的"牧道"这一"公地",其绝对面积要比过去作为"栏外荒"的"公地"要小得多,"公地悲剧"的程度因而也愈小,从而也就意味着愈有利于草原生态的恢复和保护。也即,草场承包即铁丝围栏草场建设本身对草原生态的影向其实并不显著,有些证据甚至印证了围栏草场之于草原生态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650.
《现代职业安全》2013,(11):22-23
布达拉宫既是世界文化遗产,西藏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又是藏族信教群众心目中的佛教圣地。在西藏这样一个佛教盛行、地位特殊的地区,布达拉宫一旦出现消防安全事故,将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因此,做好布达拉宫的消防安全工作不仅意义重大,更是责任重大。布达拉宫管理处(以下简称管理处)作为保护管理布达拉宫的专设机构,一直以来非常重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