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4篇 |
免费 | 34篇 |
国内免费 | 4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1篇 |
环保管理 | 129篇 |
综合类 | 359篇 |
基础理论 | 137篇 |
污染及防治 | 2篇 |
评价与监测 | 12篇 |
社会与环境 | 30篇 |
灾害及防治 | 3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27篇 |
2020年 | 23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19篇 |
2015年 | 28篇 |
2014年 | 55篇 |
2013年 | 37篇 |
2012年 | 46篇 |
2011年 | 43篇 |
2010年 | 45篇 |
2009年 | 42篇 |
2008年 | 34篇 |
2007年 | 33篇 |
2006年 | 35篇 |
2005年 | 31篇 |
2004年 | 26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18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6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61.
拟建的新街-恩格阿娄铁路穿过水土流失强度大的鄂尔多斯剥蚀丘陵区和毛乌素沙漠区,铁路建设的施工过程会增大沿线的水土流失量。本研究采用模式预测法对施工期内不同的施工单元和地类的水土流失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工程建设区域内原地貌背景水土流失量为3.79×10^4t,在施工期间如果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为7.47×10^4t,可能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量为3.69×10^4t,主体工程新增的水土流失量最大,达到2.4×10^4t,占可能新增的水土流失总量的65%左右,取土场次之,占28%左右,施工场地及营地新增的水土流失量最小,不到新增水土流失总量的1%。在水土流失防治上,重点防治区段是主体工程区、取土场和临时堆土区,本文对不同的施工单元提出了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防护措施在内的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62.
内蒙古草原土壤的退化过程及自然保护区在退化土壤的恢复与重建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蒙古草原景观是在第三纪出现与形成的、而典型的草原土壤黑钙土和票钙土,则是第四纪暖湿时期的产物。土壤的形成过程落后于植被的演化。草原土壤退化是自然因素(主要是气候变化)和不合理的生产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气候影响范围大但相对缓慢.人类的作用虽是局部的但要迅速和深刻得多。草原自然保护区在退化土壤的恢复与重建中应起三个方面的作用即在核心区保存模式土壤剖面,在过渡区研究土壤退化与恢复的机理、在试验区进行改良与防治土壤退化的试验和示范工作.全部工作应积极吸引当地农牧民的协助与参与。 相似文献
663.
西藏高原是我国冰川最为富集、水资源最为丰沛的地区,在全球变暖的作用下,西藏的冰川呈现全面、快速退化趋势,对我国及周边国家、地区的水资源和水安全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极可能导致一系列经济社会和国际关系问题。只有协全人类与国际社会之合力,共同有效应对全球变暖难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西藏水危机。 相似文献
664.
人工封育是草场恢复和重建的一种主要措施。为研究半干旱区人工封育草地植物种群生态位,以宁夏盐池县人工封育区3种不同处理方式(长期完全封育、短期完全封育、短期不完全封育)为研究对象,将封育区分为封育核心区(E区)、封育边缘区(E1区)和封育外围区(E2区),通过分析在该地区出现的27种植物种群的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揭示植物种群生态位在干旱荒漠环境下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分析该地区群落稳定性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核心区和外围区生态位宽度最大的都是刺沙蓬Salsola ruthenica lljin,分别为0.832和0.810,而边缘区生态位宽度最大的是丝叶山苦荬Lxeris chinensis var.graminifolia,为0.742,这2种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它们能够很好的适应封育区的环境,并很好的利用封育区的资源,结果是它们的生态位宽度明显高于其他物种。2)对三区内不同植物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分析结果显示,三区的群落稳定性表现为E1区〉E2区〉E区;长期的完全封育并不利于封育区内植物群落的稳定;而短期的完全封育措施比不完全封育措施更有利于植被群落的稳定。3)通过分析三区内不同植物种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得出,E区生态位重叠最大值出现在草地风毛菊Saussurea amara、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沙芦草Agropyron mongolicum Keng与臭蒿Artemisia hedinii之间,都是0.98。E1区生态位重叠最大值是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和草木樨状黄芪Astragalus melilotoides之间(0.82)。E2区生态位重叠最大的一对是草木樨状黄芪和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0.99)。相关分析表明: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线性关系。生态位宽度窄的物种之间可能有较高的生态位重叠,反之,则较低,但并不是完全如此。 相似文献
665.
随着对气候变化日趋关注,人们对生态系统气体交换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研究。短花针茅草原作为荒漠草原的典型代表,是亚洲特有的一种草原类型,是最干旱的草原类型,生态环境异常严酷,系统极度脆弱,稳定性差,在自然和人为干扰下极易退化。以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控制降雨量以及氮素添加对生态系统气体交换进行监测,研究气体交换对降雨量和氮素添加的响应过程,揭示降雨量和氮素添加对生态系统气体交换的影响作用。该文在2012年自然条件下,采用自动CO2通量系统(Li-6400, Li-COR, Lincoln, NE, USA)野外测定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草原生态系统气体交换数据,比较研究了增雨施肥(WN)、增雨不施肥(W)、减雨施肥(RN)、减雨不施肥(R)、单独施肥(N)、自然状况(CK)条件下2012年气体交换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整个生长季生态系统净 CO2交换(NEE)、总的生态系统生产力(GEP)、生态系统呼吸值(ER)都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在生长旺盛期(8月)达到最大值。NEE在N、W处理下有升高,其他处理都降低。ER在N、WN处理下都有升高,其他处理都降低。GEP在W、N、WN处理下都有升高,其他处理都降低。NEE、ER、GEP都是在N处理中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666.
川西亚高山/高山森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了解土壤动物对高寒森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于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在凋落物分解的不同时期即冻结前期、冻结期、融化期、生长季节初期、生长季节中期以及生长季节末期,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研究了川西亚高山/高山森林代表性物种康定柳(Salix paraplesia)、方枝柏(Sabina saltuaria)、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和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凋落物中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动态.结果显示:(1)共捕获土壤动物7 082只,隶属2门9纲15目57科(类),不同物种凋落物中土壤动物捕获量差异显著,依次为岷江冷杉(36.01%)红桦(29.19%)康定柳(19.59%)方枝柏(15.21%).(2)冻融季节土壤动物捕获量显著小于生长季节,但仍占到总捕获量的17.69%.(3)凋落物分解的不同时期,土壤动物优势类群差异显著,但主要以弹尾目和甲螨亚目为主.(4)土壤动物功能类群以菌食性(64.17%)最多,其次是捕食性(23.89%),植食性(8.94%)次之,腐食性(3.00%)最少.(5)土壤动物多样性受温、湿度影响显著,其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水热条件变化趋于一致.这些结果表明凋落物质量及水热条件综合作用于川西亚高山/高山森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 相似文献
667.
锡林河流域草原植被退化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利用TM遥感影像,结合地面植被调查,基于典型草原退化演替模式,绘制锡林河流域植被现状图,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研究了锡林河流域草原植被退化空间格局特征,得出全流域、上中下游及流域内不同地貌类型上不同草原退化等级的面积。全流域1999年放牧退化草原植被面积为7689.3km2,占总流域面积的71.86%。根据草原退化指数计算得出全流域总草原退化指数为10901.8km2草原退化单位,同时还计算了流域上中下游区域和流域内不同地貌类型的草原退化指数值。通过网格取样,绘制锡林河流域草原退化指数空间图,应用空间趋势面分析法绘制草原植被退化指数等值线图。结果表明:锡林河流域草原退化的空间格局较为复杂,首先与流域上中下游及不同地貌类型上人类放牧利用强度的差异相关,具体表现在流域中下游及河谷阶地、平原和丘陵区草原植被退化较为明显,其次,全流域有多个较为明显的草原植被严重退化中心区,均与人类高强度放牧利用有关。 相似文献
668.
本文报导了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典型草原核心区的种类组成的群落特征。典型草原核心区有种子植物69种子,分属于23科48属,主要科属群落学作用突出,表现出半干旱地区典型草原的科属特征。羊草和大针茅为建群种,变蒿,治草,隐子草黄囊苔草,米氏冰草,羊茅,阿尔泰狗娃花,麻花头,等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669.
670.
为了解模拟氮沉降和降雨变化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中小型土壤动物的影响,本试验设计主区为自然降雨(CK)、增雨30%(W)和减雨30%(R)3个水分处理,副区为0(N0),30(N30),50(N50)和100(N100) kg/(hm2·a)4个氮素处理共12个处理.研究表明:在相同的水分处理中随着氮浓度的不断增高,表层土壤中中小型土壤动物的个体密度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W-N30处理下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密度高于其他处理(P<0.05),类群数随着氮浓度升高呈下降趋势,减雨与过量施氮对表层土壤中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密度具有抑制作用.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中小型土壤动物在土层中具有明显的表聚特性.另外,冗余分析(RDA)表明,研究区内中小型土壤动物的优势类群与常见类群受环境因子影响较显著,土壤pH值、温度、含水量、有机质和植物全C、全N、C/N对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密度影响均较大,但短期内对类群数的影响不显著.当短花针茅荒漠草原面临全球变化时,随着氮沉降量逐渐增加,表层土壤中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密度先逐渐增加,当达到不同水分条件下氮浓度阈值时,则对表层土壤中中小型土壤动物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