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16篇
  免费   1238篇
  国内免费   3943篇
安全科学   1159篇
废物处理   200篇
环保管理   1900篇
综合类   11693篇
基础理论   2404篇
污染及防治   1508篇
评价与监测   759篇
社会与环境   1103篇
灾害及防治   671篇
  2024年   306篇
  2023年   844篇
  2022年   911篇
  2021年   1061篇
  2020年   844篇
  2019年   808篇
  2018年   527篇
  2017年   588篇
  2016年   715篇
  2015年   765篇
  2014年   1327篇
  2013年   867篇
  2012年   997篇
  2011年   1062篇
  2010年   914篇
  2009年   922篇
  2008年   903篇
  2007年   791篇
  2006年   729篇
  2005年   655篇
  2004年   658篇
  2003年   604篇
  2002年   465篇
  2001年   402篇
  2000年   374篇
  1999年   323篇
  1998年   289篇
  1997年   293篇
  1996年   259篇
  1995年   231篇
  1994年   204篇
  1993年   187篇
  1992年   141篇
  1991年   136篇
  1990年   148篇
  1989年   11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921.
土壤中铁铝氧化物在团聚体稳定性和有机碳吸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氮添加对土壤氮循环影响的变化也可能与其有关,但是目前尚缺乏在氮循环方面的研究.为了探究铁铝氧化物在土壤氮素转化中的作用,选择福建省建瓯罗浮栲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选择性溶提技术准备不同的土壤——未经处理(T1)的土壤和去除游离态铁铝氧化物(T2)土壤、去除非晶质铁铝氧化物(T3)土壤、去除络合态铁铝氧化物(T4)土壤,在这些土壤中添加不同形态氮(40 mg/kg)——丙氨酸(氨基酸态氮,AA)、硫酸铵(铵态氮,AN)、硝酸钠(硝态氮,NAN)和亚硝酸钠(亚硝态氮,NIN),进行室内培养试验,分析氮含量变化和氮素转化情况.结果表明:①与CK处理相比,AA和AN处理均增加了T1土壤中w(NH4+-N),NAN处理增加了w(NO3--N),但低于添加量,表明添加氨基酸和铵态氮均会促进氮矿化,添加硝态氮会增加NO3--N的固定且抑制其硝化.②在CK处理下,与T1土壤相比,T2和T4土壤中w(NH4+-N)、w(NO3--N)和w(氨基酸)均降低,但T3土壤中w(NH4+-N)和w(氨基酸)增加、w(NO3--N)降低,表明土壤中游离态氧化铁铝和络合态氧化铁铝的存在有助于氮素矿化,非晶质氧化铁铝有助于硝化.③在不同氮处理下,各土壤的氮含量及其转化速率与CK处理规律相似.与CK处理相比,各氮处理均未显著增加T2和T4土壤中w(NH4+-N),且AA和AN处理均未影响T2、T3和T4土壤中w(NO3--N)和w(氨基酸).结果显示,氮添加并没有改变铁铝氧化物的作用,其中,矿化和氨化作用均表现为游离氧化铁铝>络合氧化铁铝>非晶质氧化铁铝,硝化作用表现为非晶质氧化铁铝>游离氧化铁铝>络合态氧化铁铝.因此,土壤铁铝氧化物的不同存在状态应该是调节氮素转化的重要土壤条件.   相似文献   
922.
本文基于渤海海峡北部沿岸一观测站点长时间序列海流观测数据分析了海峡北部沿岸流的季节变化特征。冬夏两季余流平均流速均呈现表层最大,中层最小,底层较中层略微增大的分布态势。冬夏底层余流均存在跨等深线向岸的分量,表明底层水向岸的运动是两季都存在的现象。对余流用矢量经验正交分解得到的第一模态空间分量显示,两季余流主要是沿着等深线变化的,冬季各层余流主体变化步调一致,夏季表层与其他各层变化位相相反。风应力是引起余流变化的因素之一,但并不是主要因素。交叉谱分析亦表明,冬季余流变化滞后风应力18 h,与风应力在周期为6 d的波动成分上相关性显著;夏季余流变化滞后风应力9 h,与风应力在周期为0.8 d的波动成分上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923.
为弄清汞污染历史河流水体、生物膜和沉积物中汞污染现状和潜在风险,本研究选择贵州省清镇市东门桥河为研究对象,采集河流水体、生物膜和沉积物样品,并测定其汞的形态含量。结果表明,东门桥河水体总汞(THg)、溶解态汞(DHg)和颗粒态汞(PH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6.46±51.87 ng/L、10.67±5.15 ng/L和55.79±50.26 ng/L,PHg含量高达72%。生物膜中THg和MeH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9.38±12.39 mg/kg、19.58±22.21μg/kg;沉积物中THg和MeH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0.89±24.64 mg/kg、21.50±7.20μg/kg。水体和生物膜中汞的季节分布特征为夏季秋季春季。受清淤情况和市政污水排放的影响,随着采样点逐渐远离总排污口,水体汞含量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而沉积物和生物膜的汞含量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924.
本文在回顾基于生态系统的适应(EbA)应用实践与研究历程的基础上,总结了EbA南南合作的经验与启示,提出把握新机遇强化EbA南南合作的重要性,建议加强国内EbA实践经验的梳理和整合,为EbA南南合作提供技术支持;丰富EbA南南合作形式,支持气候变化适应领域谈判;强化多边合作机制,推动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925.
以VPO为活性组分,N掺杂TiO 2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VPO/TiN催化剂,基于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其对NO的选择性催化氧化(SCO)性能以及抗硫抗水性能。研究表明:当P/V为1/5、N/Ti为1、活性组分负载量为10%、焙烧温度为350℃时,催化剂的SCO活性最好,NO氧化率达到61%;光致发光光谱(PL)表征显示N掺杂TiO 2在催化剂表面形成的氧空位可增强催化剂对O 2的吸附;VPO/TiN催化剂抗硫抗水性能较强,反应后的催化剂表面未发现硫酸根的特征峰,水蒸气主要通过与NO竞争吸附占据活性位点来抑制催化剂的SCO活性。  相似文献   
926.
At a rice-wheat rotational free-air CO2 enrichment(FACE) platform, the effect of elevated atmospheric CO2 on soil nematode communities in a farmland ecosystem was studied. Wheat plots were exposed to elevated atmospheric CO2 (ambient 370 μl/L 200 μl/L).32 families and 40 genera of nematode were observed in soil suspensions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Under FACE treatment, the numbers of total nematodes, bacterivores and fungivores exhibited an increasing trend. Because of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soil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the effect of elevated atmospheric CO2 on soil nematodes was only observed under favorable conditions. The response of nematode communities to elevated atmospheric CO2 may indicate the change of soil food web.  相似文献   
927.
Introduction Anumberofstudiesabroadhavedemonstratedthat atmosphericfineparticulatematter(PM2.5,dp<2.5μm)is notonlyassociatedwithatmosphericvisibilityreductionbut alsohasaclearcorrelationwiththenumberofdailydeathsandhospitalizationsasaconsequenceofpulmonarydisease(Chan,1997;Christoforous,2000;Schwartz,1996;Wilson,1997).On18July,1997,theU.S.EnvironmentalProtectionAgency(USEPA)promulgatednewandsevere standardsforfineparticulates(PM2.5)withthesizebelow2.5μm(15μg m3asannualaverage,65μg m…  相似文献   
928.
《安全与环境工程》2005,12(2):48-48
1995~1999年间,参与大型国际合作科研计划Indian Oeean Experiment(INDOEX)的科学家在印度洋上空发现厚约3km、面积约900万km^2的棕色污染尘霾笼罩在印度洋、南亚、东南亚和中国南部上空,形象地称为亚洲棕色云。监测发现霾层是由高浓度的细颗粒物组成,成分主要是碳黑、硫酸盐、硝酸盐、有机颗粒、飞灰和矿物颗粒,霾层中还含有浓度较高的SO2、CO和各种有机气体化合物等。后来的研究表明,棕色云现象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现象。初步的评估研究表明,大气棕色云将对大气辐射通量产生显著影响,从而直接和间接地影响气候、水循环等,进而对农业、生态系统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而笼罩在亚洲上空的棕色阴霾表明,亚洲地区的大气污染已成为全球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29.
对2003年6月采集的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的24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分析,分别得到C、N、P三种营养元素的三种形态的含量,并由此得到不同形态营养元素的平面分布及其在总量中所占的份额,即IC、IP为C、P的优势形态,而ON为N的优势形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影响不同营养元素分布的因素,得出上覆水体的温度、沉积物粒度以及水动力条件等对沉积物中营养元素的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30.
条斑紫菜养殖对海区中无机氮浓度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10月至2003年4月期间对江苏吕泗条斑紫菜栽培海区海水的无机氮进行跟踪监测。结果表明紫菜栽培可以降低整个海区的无机氮含量。在三种无机氮中,硝酸氮和亚硝酸氮的浓度变化不如氨氮明显,说明紫菜优先利用氨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