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8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279篇
安全科学   149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84篇
综合类   755篇
基础理论   237篇
污染及防治   66篇
评价与监测   45篇
社会与环境   52篇
灾害及防治   23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61.
北京市土壤风蚀扬尘排放因子本地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土壤风蚀扬尘源是细颗粒物(PM2.5)的来源之一,对比国内典型省市扬尘源排放清单,发现土壤风蚀扬尘源对本地扬尘源PM2.5排放清单的贡献率最大差别为4个数量级.本研究改进一种土壤风蚀扬尘排放因子公式及参数值确定方法,利用遥感影像、中国土壤数据集和各区气象数据,分别获得北京市平原区植被覆盖因子(V)、土壤风蚀指数(I)和气候因子(C)空间分布,并估算土壤风蚀扬尘PM2.5排放因子空间分布.结果表明:①以北京市2017年为例,发现国内学者计算的C值都存在不同程度低估,PM2.5排放因子存在高估或低估;②V、I和C值都具有明显空间差异,V、I和C值平均值分别为0.63±0.09、 188±73和0.029±0.009,各区V、I和C值的最大值分别是最小值的1.5、 2.1和4.5倍;③北京市土壤风蚀扬尘PM2.5排放因子呈现西北和东南方向较高的空间分布,全市平均排放因子为(0.001 8±0.000 8) t·(hm2·a)-1,是最高区(...  相似文献   
962.
底泥内源污染是导致河道黑臭反复的主要因素.为防止河道黑臭现象反复,以无锡市滨湖区某一河道为实验地点,采用CaO2联合生物炭原位覆盖技术修复黑臭河道底泥,研究了该技术对泥水水质、底泥酸挥发性硫化物(AVS)和磷形态以及微生物的影响,探究该技术对黑臭底泥修复效果.结果表明, CaO2联合生物炭覆盖可显著提高泥水体系溶解氧(DO)浓度和氧化还原电位(ORP),其中上覆水DO浓度和ORP分别保持在2 mg·L-1和50 mV以上.间隙水氨氮(NH+4-N)、化学需氧量(COD)和总磷(TP)去除率分别达到了43.40%、 41.18%和50.97%.底泥AVS去除率达到了37.03%,高通量测序表明,底泥厌氧微生物相对丰度明显降低,出现热单胞菌属(Thermomonas)、Dechloromonas、变形菌属(Proteus hauser)、脱硫微菌属(Desulfomicrobium)和硫杆菌属(Thiobacillus)等脱氮除硫菌群.底泥中磷转化为稳定的铁铝结合态磷和钙结合态磷....  相似文献   
963.
基于RS-GIS伊犁河谷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解译2000和2005年伊犁河谷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分析和探讨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现状和动态变化及其特征.结果表明,伊犁河谷土地利用总体程度低,土地利用过程还处于发展阶段,土地利用-土地覆盖面积变化显著,由此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964.
决定中国区域生态系统生产能力指数的影响因子主要有两类:一是下垫面的影响,山区、丘陵的生产能力高于平原区,在具备生产能力的土地生态类型中,林地生产能力最高,耕地次之,草地最低;二是气候因子的影响,季风气候决定了我国生态系统生产能力的空间分布.呈现西北-东南逐级递增的趋势,造成这种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季风气候造成的降水空间分布.同时,温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尤其是东部地区.降水对生态系统生产能力的影响强度较温度大.  相似文献   
965.
966.
分析隐藏在区域贸易中的虚拟土流动有助于调控区域协同发展下的土地资源供需平衡,缓解地区土地资源压力。本文基于我国2017年城市间投入产出表,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构建黄河流域城市虚拟土流动关系矩阵,并通过复杂网络、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系统刻画虚拟土流动网络格局,探讨其网络层级特征。研究表明:(1)2017年黄河流域城市建设用地虚拟土的流动量为3629.88km2,工业用地与第三产业用地虚拟土流动量分别占16.92%、83.08%,在空间上虚拟土流动能力由东向西逐渐减弱。(2)根据流动量将虚拟土流动网络划分为四个层级,当层级降低时,联系范围增大,网络完整性加强,但单条路径承担的流动量减少;二级、三级网络是虚拟土流动网络的主体,聚集和极化现象明显,流域中下游地区网络完整性更强,一级网络以较少的城市对承担较高的流动量。为更好地实现区域间协同发展,对土地资源利用进行统筹规划,建立多区域协调发展机制,转变区域间贸易结构尤为关键。本文试图通过对黄河流域虚拟土流动量与流动网络格局的分析,为土地治理体系构建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进一步为解决土地利用和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7.
以聚合氯化铝为絮凝剂采用强化混凝的处理方法,对水源水中突发性重金属铜的去除进行研究,考察混凝剂投加量和投加改性凹凸棒土等对Cu2+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工艺对铜的最大去除率为67%,加入改性凹凸棒土可显著提高混凝效果,组合工艺去除铜的最优条件是,聚合氯化铝投加量为30mg/L,改性凹凸棒土投加量为30mg/L,在混凝前1min投加,此时铜的去除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968.
科学准确地获取青海湖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LUCC)年际变化情况,对分析该流域生态环境演化规律及其成、因具有现实意义。文章选取2009年~2011年3期TM遥感影像数据,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研究分析方法,对青海湖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年际变化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信息进行提取。研究结果表明:①2009年~2011年青海湖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存在县域差异,海晏县、共和县、刚察县和天峻县4县各土地变化幅度较大的为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总量;②流域内林地和耕地主要分布在刚察、共和两县,沙地面积占流域未利用土地总面积的15.57%,主要分布于青海湖湖东地区;③年际问耕地面积总量呈减少趋势,取而代之的是草地、林地面积的增加;④研究流域全部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呈现年际波动特征,但较为缓慢。  相似文献   
969.
为了明确氮肥形态对土壤养分流失通量及途径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利用模拟径流小区观测的方法,研究在地膜覆盖与不覆盖情况下氮肥形态对坡耕地雨季土壤养分流失通量及途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壤中流氮、磷和钾的流失量分别占总径流流失量的71.30%、6.36%和8.85%,说明磷和钾流失的主要途径是地表径流,而氮流失的主要途径是壤中流,地膜覆盖降低酰胺态氮肥和缓控释肥处理氮素流失量,其中酰胺态氮肥处理地膜覆盖较不覆盖壤中流氮流失浓度和径流氮素流失量分别降低40.40%和29.32%。在无覆盖条件下,各处理径流氮素流失顺序表现为:酰胺态氮肥〉铵态氮肥〉缓控释肥〉硝态氮肥,施用硝态氮肥氮素流失量最低,较施用酰胺态氮肥氮素流失少40.86%。在地膜覆盖条件下,各处理径流中氮素流失顺序表现为:铵态氮肥〉酰胺态氮肥〉硝态氮肥〉缓控释肥,施用缓控释肥氮素流失量最低,较施用铵态氮肥氮素流失少59.60%。结果表明在四川紫色丘陵区为了有效控制水土养分流失,在肥料形态的选择上,以无覆盖条件下施用硝态氮肥较好,以地膜覆盖条件下施用缓控释肥较好。  相似文献   
970.
分散土工程破坏一直广泛存在,针对分散土工程破坏的机理研究仅仅停留在分散土本身的分散机理研究上;因自然环境因素对分散土工程破坏的影响机理和治理措施研究明显不足。本文总结阐述了国内外分散土工程破坏4种不同特征形态,并对4种破坏形态进行机理分析。对当前分散土工程改性和破坏治理现状进行了讨论,指出分散土改性和治理所面对的问题与挑战,为工程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