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19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40篇
综合类   93篇
基础理论   5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学家多尔的课程是一种转变性的点,他借鉴并内化了皮亚杰的生物学世界、普利高津的自组织与耗散结构理论、杜威的经验主义思想和怀特海的有机过程理论以及混沌理论、格里芬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出自己的后现代课程概念"4R",也就是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为标准的后现代课程模体。多尔的后现代课程给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带来诸多的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22.
数学念对数学的发展既有积极推进和引导作用,又有着消极阻滞的作用。因此可以说数学决定了数学的发展前景,也关系着人类文明和科技的进步,它不仅仅是学习和数学表现的中介因素,亦可作为一种学习效果和数学信念。  相似文献   
23.
基于当前人们对新课改下乡土教材的误解,正面解读乡土教材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意义及作用。  相似文献   
24.
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进行数字化生存。面对海量信息人类该如何取舍,怎样才能构建一个积极而安全的未来?大数据时代两大威胁:信息控制权力的威胁和时间的威胁。基于以上反思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提出应对数字化记忆与信息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25.
本文探讨了东西方哲学家在环境察与环境意识方面的相似和差异,强调发扬不同民族传统文化理念中的智慧和精髓来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危机。  相似文献   
26.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个奋斗目标之一,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既是对当前我国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的深刻反思,也是在新世纪、新阶段落实科学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任务、新目标。  相似文献   
27.
我国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本文根据一次大规模的抽样调查资料,初步分析了我国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现状,认为从总体上看,公众的环保意识水平偏低;公众的环境资源况颇具特色;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出现明显矛盾时,半数公众能够优先考虑环境保护;大多数公众认为环境保护与个人有关,但对个人的努力信心不足;超过七成的公众表示愿意为环境保护支付一定费用,但对高收入阶层普遍寄予较高的期望;公众有一定的依法保护环境的心理基础,但法律知识又非常缺乏。  相似文献   
28.
十七大报告在论述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时.首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使"生态文明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报告高屋建瓴,赋予了环境保护丰富的社会人文内涵,标志着环境保护成为党和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做好新时期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9.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当前,对生态文明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其实回顾一下十七大对生态文明的闸述——"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  相似文献   
30.
李佩霖 《四川环境》2024,(1):122-127
大食物是生态文明思想的延续,其在宏层面反映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追求,在中层面契合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在微层面依赖于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贯彻大食物与生态文明建设密不可分,当前作为大食物外部支撑的农业生态现状不容乐,农业生态法治保护面临困境。对此,应以严密法治搭建起四梁八柱,改善农业生态,保障大食物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