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5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58篇
基础理论   24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对黄孢原毛平革菌孢子悬浮液进行了紫外诱变,并将筛选出的优势菌ZWYB1与未经诱变的菌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诱变筛选得到的ZWYB1不仅可缩短对染料的脱色时间,提高对杂环类染料蕃红花红及高浓度染料400mg/L的孔雀石绿的脱色效果,而且诱变后的菌种具有一定的脱色能力稳定性。  相似文献   
92.
以实验室SBR反应器分离出的好氧反硝化菌(WXZ-17)为原始菌株,以硫酸二乙酯(DES)为诱变剂进行化学诱变。通过反硝化性能测定筛选较好的正突变体1号,其NO3--N还原率比原始菌株WXZ-17高20.33%,做为物理诱变的出发菌株以紫外线为诱变剂进行物理诱变,优选出的1~6号的NO3--N还原率达到56.11%,比原始菌株WXZ-17号的NO3--N还原率高24.4%,且NO2--N基本没有积累。通过化学—物理相结合的复合诱变法,成功有效地改良了WXZ-17号菌株。  相似文献   
93.
采用以磷脂为唯一碳源的限制性培养基,从富油土样中筛选得到一株磷脂酶活性较高的菌株Achromobacter sp. BIT-56. 经紫外诱变处理后其磷脂酶活力比原始菌株提高了73.3%,进一步采用紫外-硫酸二乙酯(DES)复合诱变后其磷脂酶活力提高了95.6%. 利用该菌株生产的磷脂酶进行豆油脱胶研究,其适宜的脱胶条件:脱胶温度为40 ℃,pH为5.0,加酶量为100 U/kg,加水量为4%,脱胶时间为4 h,在该条件下脱胶油中磷脂的去除率高达75.6%.   相似文献   
94.
对苯二甲酸降解酵母及其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半连续驯化,从对苯二甲酸活性污泥中分离到一株能降解对苯二甲酸(TA)的假丝酵母(Candida),命名为CP01.经两次紫外诱变后,获得了能以TA为唯一碳源的高效酵母菌CP02,诱变前后酵母全细胞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条带有明显差异. CP02在30℃, pH5.5~8,振荡速率150r/min的培养条件下,72h内对1400mg/L的TA降解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95.
离子注入在生物强化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强化技术在生物修复中显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其核心是高效降解微生物。离子注入技术作为微生物菌种选育的一种新方法,其发现和建立对整个环境生物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6.
微生物选育技术在废水生物处理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微生物特别是细菌进行筛选和培育 ,可以得到降解能力强的高效菌株 ,将这些菌株应用于废水生物处理 ,能够增强废水处理工艺去除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及削减其毒性的能力 ,本文对此进行了评述与展望。  相似文献   
97.
从甲拌磷污染的土壤中驯化分离得到1株能够以甲拌磷为唯一碳源生长的革兰氏阴性细菌JZ1-黏着剑菌(Ensifer adhaerens sp.).最初,该菌株在24 h内对200 mg/L甲拌磷的降解率为42.2%.当驯化质量浓度为800 mg/L时,JZ1对200mg/L甲拌磷的降解率达到56.3%.以JZ1为出发菌经化学诱变和紫外诱变后获得菌株JZ1-II.JZ1-II对甲拌磷的降解作用明显增加:当盐酸羟胺质量分数为2%时,降解率提高至67.8%; 进一步经紫外照射45 s,降解率提高至83.2%.气相色谱法测定甲拌磷的降解动态,在JZ1-II的作用下,甲拌磷在12~24 h内下降迅速,24 h后降解率基本稳定在83%.采用氯化亚锡法测定培养基中总磷和无机磷的含量,分析甲拌磷的降解途径,甲拌磷的降解过程应为:甲拌磷(O,O-二乙基-S-乙硫基甲基二硫代磷酸酯)首先降解为二乙基磷酸,继而转变为磷酸.  相似文献   
98.
廖劲松  郭勇  庄桂 《环境技术》2004,22(1):45-48
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4株能降解聚乙烯醇(PVA)的细菌,经紫外线诱变,得到两株具有单重抗药性的突变菌株S7(Str-,Kan+)和K15(Str+,Kan-),二者对PVA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2%和58%。将S7和K15作为亲本菌株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并通过正交试验,对原生质体融合的条件进行优化,使融合率达到4.603×10-5。融合子F4菌株对PVA去除率达到79.9%,是原始菌株的两倍,将其培养成活性污泥后,PVA去除率可达87%,是普通活性污泥的3~4倍。  相似文献   
99.
3株真菌对活性艳蓝KN-R的脱色条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受污染土壤中筛选出具有广谱脱色的优势菌17株,并进一步扩大染料范围,筛选出3株对偶氮、蒽醌、三苯甲烷染料均有较好脱色效果的优势菌株. 3株菌分别为青霉属(菌Ⅰ、菌Ⅱ)和头孢霉属(菌Ⅲ)的真菌;以染料配水为例,探讨了pH值、温度、碳源、氮源因素对菌株脱色的影响;并进行了实际废水的脱色实验,结果表明该菌在pH值5~9, 温度18~37℃的区间内,且外加葡萄糖提供0.5%碳源时对染料废水的脱色率可达70%. 因此对处理染料污染废水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0.
诱变选育是基因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对降解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菌株的降解性能进行改良,选择具有一定降解PBS能力的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DSCF-8为出发菌株,分别研究了其在5种诱变途径下的突变效应及最佳诱变条件,测定了突变菌株D8B14在不同条件下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复合诱变途径的高效降解菌株获得率大于单因子诱变途径,分别达到了4.55%和1.30%,但突变株的降解特性遗传不稳定;硫酸二乙酯单因子诱变效应大于紫外线诱变和微波诱变,且得到的突变株较复合诱变得到的菌株具有更强的遗传稳定性,最佳诱变条件为5%的浓度处理40 min。硫酸二乙酯诱变得到的突变株D8B14传代稳定且降解性能优异,其对PBS薄膜的降解率较出发菌株提高了34.49%,粗酶液酶活性提高率为23.86%。该突变株在35℃条件下仍表现出较高的降解能力,对不同的初始pH条件亦具有更强的耐受能力,尤其在pH 4.0或pH 9.0的酸性和碱性条件下,降解率分别提高了13.26%和27.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