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3篇
  免费   317篇
  国内免费   617篇
安全科学   397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216篇
综合类   1604篇
基础理论   675篇
污染及防治   104篇
评价与监测   56篇
社会与环境   325篇
灾害及防治   164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82篇
  2022年   210篇
  2021年   206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51.
三种碳纳米材料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评价碳纳米材料的水生态安全性,以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gnus)和大型蚤(Daphnia magna)为受试生物,研究了单壁碳纳米管(SWCNTs)、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和富勒烯(C60)3 种碳纳米材料水悬浮液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结果发现,SWCNTs、MWCNTs 和C60对斜生栅藻生长的 96 h EC50 值分别为22.6, 15.5, 13.1 mg/L;对大型蚤活动抑制的 48 h EC50 值分别为1.3, 8.7, 9.3 mg/L.3 种碳纳米材料水悬浮液对斜生栅藻的毒性大小无显著性差异(P >0.05); SWCNTs 对大型蚤的毒性大于MWCNTs 和C60(P <0.05);2 种生物对碳纳米纳米材料的敏感性也不同.3 种碳纳米材料对2 种水生物的毒性大小与氯苯相似.  相似文献   
952.
对主动脉动气流的分选机理及金属回收进行研究。利用高速动态分析系统对等沉颗粒的运动规律的研究表明在主动脉动气流中低密度颗粒可以获得比高密度颗粒更显著的加速度效应,使颗粒由于加速度的差异实现按密度为主导的分选;0.5~2.0mm粒级的废弃电路板破碎物料的分选实验表明,主动脉动气流比稳定气流具有更高的分选效率,脉动频率为2.0Hz时的分选效率比稳定气流高5%~15%。  相似文献   
953.
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了硫酸镁(MgSO4)对SO2衍生物刺激大鼠海马神经元电压门控性钠通道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MgSO4对SO2衍生物增大大鼠海马神经元钠电流的效应具有抑制作用,此作用随着SO2衍生物浓度的增加而减弱,随着MgSO4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不同时间加入MgSO4均会显著抑制SO2衍生物增大钠电流的效应,说明MgSO4不仅对SO2衍生物增大钠电流的效应具有抑制作用,而且可即时和延效性地抑制此损伤效应的发生.研究结果提示,硫酸镁对SO2衍生物刺激大鼠海马神经元钠通道具有抑制作用,这可能是MgSO4对SO2引发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具有防护和治疗作用的机制之一.图4参14  相似文献   
954.
中国降水量高度效应及全球升温对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中国气象中心160站点的实际观察资料,对中国半个世纪的降水变化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中国的夏季降水量与海拔高度存在着很好的反相关关系;同时,全球升温使得降水量的高度效应增强,主要表现为高海拔降水量海拔效应明显增强,这主要是由全球升温引起环流系统增强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955.
太湖地区水稻土有机氮厌氧矿化的温度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淹水密闭培养法研究了太湖地区六种典型水稻土在不同温度下的有机N厌氧矿化过程.结果表明,在28天的培养实验中,当温度设置为1535 ℃时水稻土的矿化量为全N含量的3.33%9.06% ( N 48105 mg·kg-1).随温度升高土壤矿化量增大,在30 ℃时达最大值.温度和土壤类型的差异造成矿化量的差别.选用有效积温式、One-pool、Two-pool和Special模型对有机N矿化进行了拟合,非线性拟合表明Special模型对矿化过程拟合最好,Two-pool模型等同于One-pool模型,不具意义.运用不同温度下One-pool和Special模型中的速率常数得到的Arrhenius方程能较好反映温度效应.温度效应系数Q10 在不同的温度范围内差别较大,显示了易矿化部分与有机氮整体矿化对温度变化的响应.  相似文献   
956.
赖氨酸对铜绿微囊藻细胞的抑制机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光照条件下赖氨酸可以有效地抑制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生长,为了探讨其抑制机理,研究了不同含量赖氨酸对铜绿微囊藻细胞的毒理效应.结果表明:赖氨酸对不同品系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效果为无毒藻株>低毒藻株>高毒藻株,抑制率为95.52%~49.69%.在抑制前期.赖氨酸对铜绿微囊藻细胞抗氧化系统(SOD、MDA)和细胞膜完整性都没有显著影响,但对细胞色素(叶绿素a和藻胆蛋白)以及细胞酯酶活性具有显著影响;在抑制后期,铜绿微囊藻细胞破碎死亡,各种指标都发生显著性变化.铜绿微囊藻对赖氨酸的响应并不产生细胞脂质过氧化等一般的毒理效应,它可能是一种有序变化的死亡过程.  相似文献   
957.
植物挥发物对天敌昆虫异色瓢虫的引诱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嗅觉仪测定和比较了国槐、柳树、杨树、臭椿、榆树、白丁香、红花刺槐、蕃茄、枣树、云杉10种植物枝叶挥发物对蚧虫和蚜虫的重要天敌--异色瓢虫的引诱效应.结果表明.在所试验的lO种植物中,国槐枝叶对异色瓢虫的引诱作用最强,其平均趋向率达60%.通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分析(TCT-GC/MS)方法,从国槐枝叶的挥发物中检测出38种组分,烯类化合物含量最多,占63.3%(其中萜类化合物6种);烷烃类化合物dil6.2%;其它为萘及其衍生物、苯及其衍生物、酯类、醛类和醇类等.从检出的周槐挥发物组分中选取了6种物质引诱瓢虫,发现α-蒎烯在10-4~10-6g/mL、沉香醇10-4g/mL和已醛10-5g/mL的浓度下对瓢虫有显著的引诱作用.  相似文献   
958.
物种丰富度的垂直分布格局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文章以云南楚雄地区为例探讨物种分布宽度对种子植物物种丰富度垂直分布格局及"中间膨胀效应"的影响.利用大尺度的物种分布数据建立物种分布数据库,同时结合地形信息,分析了研究区域内物种丰富度的海拔分布格局以及"中间膨胀效应"对该格局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物种分布宽度对楚雄地区种子植物物种丰富度垂直分布格局及"中间膨胀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物种丰富度先增加,后下降,呈单峰分布格局.物种分布宽度的相互重叠,即"中间膨胀效应"对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具有显著影响.随着物种分布宽度的增加,"中间膨胀效应"以及各物种组对物种丰富度垂直分布格局的影响均呈显著增加趋势,这说明"中间膨胀效应"和物种丰富度的垂直分布格局更多地取决于分布宽度较大的物种.  相似文献   
959.
DDT及其衍生物对2种单细胞藻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4种不同质量浓度的DDT及其衍生物对2种单细胞藻(Nannochloropsis sp. 和Nannochloropsis. Oculata)生长及细胞活力的影响.将单细胞藻接种于f/2培养液中,接种培养10 d后,再添加各种种类及质量浓度的DDT及其衍生物,其后每隔7 d记数一次,培养周期为38 d,观察并记录单细胞藻的生长状况.单细胞藻的定量方法,参照血球计数板计数法.结果表明,Nannochloropsis sp. 具有较明显的抗性及良好的生长特征,其生长受DDT及其衍生物的影响较小,在p. p′-DDD作用组中,培养36 d后细胞数达到最高(23510细胞数·μL-1),空白对照为23290细胞数·μL-1;而DDT及其衍生物对Nannochloropsis. oculata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大小依次为p.p′-DDT,p.p′-DDE,o. p′-DDT,p. p′-DDD;其中,p. p′-DDT的最大抑制质量浓度为5 μg· L-1,p. p′-DDE的最大抑制质量浓度为10 μg·L-1,o. p′-DDT最大抑制作用质量浓度为1 μg·L-1,p. p′-DDD的最大抑制质量浓度为10 μg·L-1.细胞活力的测定采用MTT法,检测结果表明,从第10 d起,Nannochloropsis sp. 就呈现出较高的细胞活力水平.其中p. p′-DDT,p. p′-DDD,p. p′-DDE 对其作用所引起的变化较大,在0.13~0.325 OD范围,o. p′-DDT 引起的变化较小,在0.145~0.237 OD范围,这与该藻具有抗逆性强特性相吻合.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DDT及其衍生物后,从10 17 d起,Nannochloropsis. oculata均呈现出呈较低水平的细胞活力,平均在0.072~0.26 OD范围,但从24 d起出现较高的细胞活力,平均在 0.249~0.408 OD水平,其后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960.
城市空气悬浮颗粒物的理化性质及其健康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二果  王成  彭镇华  房城 《生态环境》2008,17(2):851-857
城市空气悬浮颗粒物的理化性质是其他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空气颗粒物的成分组成、来源解析上.空气悬浮颗粒物主要由金属元素、有机化学成分和无机盐类等组成,城市交通、工业等各种源的排放是其主要来源,按照粒径大小不同一般可将其分为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等.空气悬浮颗粒物达到一定浓度后,会对环境和人体产生一定的危害,而且颗粒物粒径大小不同,来源和成分组成就有别,其产生的危害程度也不一样.文章从粒径大小、来源、成份以及三者间的相互关系等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城市空气悬浮颗粒物的理化性质,并从其对人体、其他动植物和环境等方面造成的影响综述了空气颗粒物的健康效应及影响因素,最后又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