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5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231篇
安全科学   56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42篇
综合类   1159篇
基础理论   119篇
污染及防治   64篇
评价与监测   84篇
社会与环境   94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当前,节能减排成为举国上下的共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各地民众的期盼.然而,纵观大江南北,各地的江河湖泊正在日益受到严重污染.几大流域污水横流,污染纠纷不断出现,群众缺乏清洁饮用水何谈实现小康社会?出台有力的政策措施、深入治理流域污染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82.
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作为研究区,以植被覆盖度(FVC)作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2019年的NDVI数据分析了贵州省近20年FVC的时空演变特征,利用地理探测器方法识别并量化了经济持续增速下维持植被恢复的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1)近20年来贵州省FVC整体呈增加趋势,FVC分布整体水平较高,主要以中等、中高和高度覆盖为主,三者面积占比之和约为89.7%,年均增长率为0.52%,平均FVC为0.53.(2)近20年来贵州省FVC变化趋势以轻微改善、基本不变为主,两者面积占比之和为68.94%,改善区域面积占比为57.93%,西部区域得到明显改善和提升,退化区域主要集中在城镇周边,总体动态变化趋于稳定且向好改善.(3)FVC空间分布格局演变深受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因子的双重影响,且人类活动对于植被恢复的驱动作用更强,国内生产总值(GDP)和降水是经济持续增速下维持植被恢复的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因子主导驱动力.(4)积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以及不断贯彻落实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等积极的人类活动为贵州省实现经济增速与植被恢复协调发展的“双赢”局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983.
以草海湖区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采用Hupfer改进后的化学连续提取法分析20个采样点沉积物中磷形态特征,通过不同磷吸附释放风险指数评估草海的潜在生态风险,并探讨影响磷形态和吸附释放的因素.结果表明,草海湖区表层沉积物总磷(TP)含量为780.95~1229.42mg·kg-1,存在轻度污染;磷形态含量分布表现为NaOH-NRP>Res-P>HCl-P>BD-P>NaOH-SRP>NH4Cl-P,TP与HCl-P、BD-P和NaOH-NRP均呈显著正相关(p<0.001).草海沉积物生物有效磷(BAP)含量为486.71~812.86 mg·kg-1,占TP的59.18%~69.38%,内源磷负荷相对较大.沉积物磷吸附释放相关指数的变化范围分别为:磷吸附平衡浓度(EPC0):0.001~0.839 mg·L-1(明显高于上覆水SRP);磷吸附指数(PSI):35.47~159.40(mg·L)·(100 g·μmol)-1  相似文献   
984.
蓝藻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力 《环境》2007,(7):63-65
2007年4月以来,太湖暴发蓝藻引起当地公共饮用水危机,湖泊的蓝藻问题再次进入公众的视线,也扯痛了那根被久藏的神经,江河治水的恶性怪圈因而浮出水面.据悉,蓝藻是一些地方河湖的常见现象,是河湖富营养化导致的水环境问题.此次因蓝藻暴发危及公共供水并造成饮水危机,河湖的蓝藻治理引起了突出的关注.  相似文献   
985.
世博会期间滇池草海蓝藻清除应急措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确保世博会期间滇池草海水体及旅游景观得到明显改善,对滇池敏感水域实施蓝藻清除应急措施。该项目在水资源调控措施、其他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及行政管理措施的协同作用下,针对各应急区不同的污染特征,采用多种药剂净化、机械除藻、水域围隔、凤眼莲景观化等各种应急措施,以确保达到世博会期间滇池草海及外海北部敏感水域水体及旅游景观明显改善的目标。   相似文献   
986.
喀斯特自然环境的垂直性导致了喀斯特地区的聚落存在垂直空间分布的现象.掌握喀斯特地貌区聚落的垂直分异规律对区域城镇规划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喀斯特面积分布最广的贵州省为研究区域,选取三个具代表性的典型地貌类型区,运用GIS相关软件和分析方法,通过对等高线数据的空间转换和与居民点数据的叠置等技术得到各个研究区的居民点在不同高程、坡度和坡向上的分布情况,依此分析喀斯特高原盆地区、高原山地区、高原峡谷区聚落的垂直分布特点.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地貌类型区的聚落垂直分布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可循,且不同喀斯特地貌类型下的聚落有不同的垂直空间分布特点;喀斯特地区聚落垂直分异与区域喀斯特地貌密切相关,表现在地貌垂直空间差异越大,聚落垂直空间差异越大;并且,垂直性加剧了喀斯特聚落空间差异的复杂性.最后得出结论,垂直分异是喀斯特聚落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喀斯特地貌是形成喀斯特地区聚落垂直分异规律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987.
中亚的咸海曾经是世界第四大湖泊,但无节制地将滋润咸海的河流,比如阿姆河和锡尔河,用于作物的灌溉,使得水量大减,再加上大规模的开垦,不得不使这一世界大湖渐渐干涸,萎缩成只有三个小小的残留湖,湖泊的面积锐减到只有原来  相似文献   
988.
洞庭湖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近几十年来洞庭湖水情、泥沙、污染和湿地生态等不同方面问题的回顾分析,认为在三峡工程建设、洞庭湖退田还湖和极端天气事件影响下,洞庭湖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发生了一些变化。由于气候干旱化,加之三峡水库蓄水影响,导致洞庭湖入湖水量季节性减少,湖区水位下降,干旱期延长。模拟显示2006和2009年三峡秋季蓄水使洞庭湖出口水位平均下降2.03和2.11 m;由于三口来沙急剧减少,入湖泥沙打破了以淤积为主的模式,2006年洞庭湖第一次出现从拦蓄泥沙变成向长江净输出泥沙。低水位运行不仅对洲滩演进和湖泊水质带来影响,也加速了对湖滩的开发利用,外来物种的发展威胁了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和动物栖息地的稳定。同时,湖区复合型水污染威胁加重,洞庭湖水质从2008年的Ⅳ类水下降为Ⅴ类水。洞庭湖在缺水与洪涝矛盾中,正从单一洪灾为主转向矛盾的两个方面共存。这些变化一方面与气候变化有关,也是流域生产由传统农业转向农、林、水、工的综合发展,以及湖泊与流域关系改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989.
分析了三峡工程的兴建对长江中游湖泊生态环境的影响,为保护长江中游湖泊生态环境,优选出了8类指标的监测因子,以期通过这些因子的监测,可以较全面,准确地反映了三峡工程对长少中游湖泊生态环境状况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趋势,为保持长江中游湖泊生态系统的良性特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0.
洞庭湖的富营养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洞庭湖水体中氮、磷分布情况,采用指数评价法和浮游植物评价法划分了洞庭湖的营养类型,阐述了总磷与洞庭湖富营养化的关系,提出了减少总磷和防止湖泊富营养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