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4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391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185篇
综合类   513篇
基础理论   33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72篇
灾害及防治   3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国家重大创新基地是指以实现国家战略目标为宗旨,以促进创新链各个环节紧密衔接、实现重大创新、加速成果转化与扩散为目标,设施先进、人才优秀、运转高效、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新型创新组织。改革开放以来,针对创新链的薄弱环节,我国依托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相继建成了各类国家和部门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等创新载体,极大地推动了各领域的创新进程。  相似文献   
62.
正转变政府职能是政府改革的重要内涵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构建服务型政府的目标。随着我国社会的纵深发展,对相应的政府职能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在现实条件下,我国地方政府职能已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政府职能缺位等弊端正日益显现。近年来,我国雾霾天气频繁暴发,在牵动国人敏感神经的同时亦对地方政府的行政行为提出了质疑和警示,国人不断地拷问为何雾霾问题会变得如此严重,公众一直赖以信  相似文献   
63.
需求视角的中国能源消费氮氧化物排放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基于经济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EIO-LCA)模型构建了中国1990—2010年能源消费氮氧化物完全排放矩阵,从需求的角度分析了氮氧化物排放在部门和不同需求间的分布结构,并通过情景模拟深入探讨了最终需求结构变化对氮氧化物排放的综合影响和拉动效应,以期探索中国氮氧化物减排的多元化途径.研究结果显示,1990—2010年中国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从878万t上升到2398万t,历年来由工业部门拉动产生的氮氧化物占总量的比重高达70%左右;由最终消费拉动的氮氧化物排放比重逐年下降,资本形成和出口拉动的氮氧化物排放比重逐年上升.氮氧化物排放强度则从47.0 kg·万元-1降至6.0 kg·万元-1,其中,能源和交通部门的排放强度最高.通过情景模拟可以看出,提高最终消费比重,扩大内需有利于氮氧化物总量减排,尤其是对工业部门的减排效果显著.实现氮氧化物总量减排目标,要求在技术进步之外,积极寻求多元减排措施,以强化减排效果,突出能源和交通等重点部门的氮氧化物防治体系建设,并通过扩大内需优化最终需求结构以促进工业部门氮氧化物减排.  相似文献   
64.
要实现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中用水总量控制的目标,需要正确判断相关因素对用水量变化的影响强度和作用机理。影响产业用水量变化的因素涉及从生产层面到消费层面,从结构因素到效率因素。本文从最终需求的视角,同时考虑生产和消费的影响因素,运用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法,考察了1997-2010年五个时段相关因素的变化对产业用水变化的总贡献和部门贡献。研究结果表明,国内最终需求成长效应和出口成长效应是拉动江苏省产业用水增加的主要原因,产业技术效应和用水强度效应是江苏省产业用水减少的主要因素;第一产业中国内最终需求成长效应是关键拉动效应,国内最终需求结构效应是抑制效应;第二产业中出口成长效应是关键的拉动效应,用水强度效应是关键抑制效应;第三产业中国内最终需求成长效应是关键拉动效应,用水强度效应是关键抑制效应;六大分解因素对各个部门呈现不同的驱动强度。研究结果为不同产业制定相应水管理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5.
杨伟利 《环境》2006,(10):62-63
近期,国际对华投资空前一致地转向了环保领域。这一现象把资金与环保捆绑在一起,冲击了人们的视线。 在国际对华投资大幅增长无望的情况下,众多资金输出国却对中国的环保市场投注了极大热情。这些资金的注入将有助于中国环保事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还将有助于全球环境的改善。但是很显然,国际对华环保投资也是跨国环保集团占领中国市场的一种策略。就这一点,引起了分析人士的担忧。  相似文献   
66.
67.
中国自然保护区资金机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发展迅速,截至2004年底,我国自然保护区数量已经达到21 94个,但在数量、面积迅速增长的同时,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很多保护区有名无实,成为"纸上公园".因此建立有效的自然保护区资金机制对于解决自然保护区的经费问题尤为重要.只有确立有效的自然保护区资金机制,才能使自然保护区获得稳定的资金渠道,以保障保护区功能的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68.
胥树凡 《环境保护》2007,(20):15-17
环境监测体制改革的背景 我国环境监督执法不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环境监测不适应环境监督执法的需求,表现在环境监测的技术手段和机制体制的不适应.  相似文献   
69.
生态足迹是一种有效的再生资源更新能力的定量测度方法,其主要用于评估给定年,给定技术条件下生物圈的再生能力能否满足人类消费需求。本研究对国内外生态足迹模型的理论假设、生态足迹、生物承载力、生态盈余、生态赤字进行了简要介绍;在对国际组织发布的生态足迹报告以及生态足迹文献发表情况进行统计的基础上,回顾了国内外的生态足迹计算方法——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计算方法,并与现有的基于全球农业生态区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探讨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对生态足迹今后的研究重点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展望。  相似文献   
70.
以环境保护大数据促进供给侧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我国宏观经济正在发生调控方式上的重大转变,就是从侧重于依靠需求管理,转而开始重视供给侧管理,生态环境保护也是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十三五"期间,改善生态环境环境质量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而满足多层次和多样化的公众需求则是改善生态环境环境质量的最终目标。生态环境供给侧管理正是要通过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生态产品功能,给广大公众更好的生态环境质量体验感和获得感,满足公众多样化的环境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