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45篇 |
免费 | 33篇 |
国内免费 | 45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63篇 |
废物处理 | 1篇 |
环保管理 | 115篇 |
综合类 | 391篇 |
基础理论 | 36篇 |
污染及防治 | 6篇 |
评价与监测 | 11篇 |
社会与环境 | 172篇 |
灾害及防治 | 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50篇 |
2022年 | 56篇 |
2021年 | 50篇 |
2020年 | 28篇 |
2019年 | 38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32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24篇 |
2014年 | 53篇 |
2013年 | 31篇 |
2012年 | 41篇 |
2011年 | 26篇 |
2010年 | 32篇 |
2009年 | 32篇 |
2008年 | 40篇 |
2007年 | 26篇 |
2006年 | 26篇 |
2005年 | 35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1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01.
为探讨高速铁路线网格局及运营组织对城市空间重构的影响,以长三角城市群为实证,采用2008及2018年长三角城市群铁路时刻数据,对比分析普速铁路与高速铁路对区域可达性及城市联系紧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速铁路的运营一方面改善了城市间铁路旅行时间,另一方面产生"时空收敛"的不均衡效应,铁路可达性水平以沪宁通道为中心向外围递减;沪、宁、杭、合、甬等中心城市以高速铁路网络为依托重塑一日交流圈,其范围沿高速铁路延伸且重叠范围不断扩大;高速铁路影响城市空间联系并推动区域空间重构,区域联系强度呈现出多核心、多层次的结构特征,并呈现向网络化结构发展的趋势;核心区域由以上海为核心的"一体两翼"结构拓展为沪宁杭多向联系的"黄金三角"结构,其他不同等级节点城市依托高速铁路连接,在此基础上形成"中心—网络"的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802.
快速城市化加剧了城市热环境系统复杂性,严重影响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健康.综合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和电路理论等理论与技术,应用MODIS地表温度遥感数据,定量识别京津冀城市群热岛斑块时空分布特征,划分城市热岛斑块景观类型并分析其时空转移路径.在此基础上,揭示城市群热环境空间网络和关键廊道时空演变过程.结果表明,2020年城市热岛斑块面积为16 610 km2,占研究区面积比例为7.68%. 2005~2020年京津冀城市群热岛面积和斑块数量显著增加.城市热岛斑块类型由2005年孤岛型为主导转变为2020年以核心型为主导.其中,2020年核心型城市热岛斑块主要来源于2005年的非城市热岛斑块、核心型和边缘型城市热岛斑块. 2020年京津冀城市群热环境源地数量和廊道长度、密度及电流密度均高于2005年.通过城市热环境廊道等级分析发现,2020年京津冀城市群热环境敏感型廊道为主要类型. 2005~2020年敏感型廊道增加数量最多.同时,城市热环境廊道系数增加,表征京津冀城市群热环境廊道趋向稳定型发展.最终提出城市热环境空间网络模式并讨论城市热环境主动适应和... 相似文献
803.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区域效应分析——以吉林省中部开发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集约评价的角度研究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效应,不仅可以掌握开发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以及开发区土地利用情况,还可以为政府相关部门、土地管理及规划等部门提供有力的决策工具,对推进吉林省开发区土地利用方式转变,提高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吉林省中部为研究对象,选取12个开发区,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区域效应进行分析,得出结论:(1)长春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区域效应已达到最优状态,对区域经济发展带动有效性较好,而吉林市和四平市均处于规模效益递减状态;(2)有国家级开发区的市,其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的区域效应更好;(3)吉林省中部地区开发区总体发展不均衡:省级开发区与国家级开发区差距大,省级开发区中也呈现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相似文献
804.
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一体化的测度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区域一体化,既能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也能够向西部传递发展势能,缩小西部与中东部的差距。参照了世界银行从密度、距离与分割3个维度对区域一体化的界定,构建了区域一体化评价体系;采用2000~2010年数据,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对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内部区域一体化进行测度与比较分析。研究显示:(1)长株潭城市圈区域一体化水平最高,武汉城市圈次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最低,但三大城市群一体化水平都呈现逐渐增长趋势;(2)三大城市群在市场一体化、行政一体化及社会一体化变化水平差异明显但总体差距逐渐缩小;(3)武汉城市圈在“两型”社会建设推动下一体化水平稳步提升,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水平进程最快,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后发优势明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经济发展联动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05.
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极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经济增长极理论为基础,建立相应指标评价体系,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极化机制和空间极化差异进行分析。研究显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极化机制在于经济发展成果、经济投入和城市化发展,它们对区域经济极化贡献程度依次降低,进一步的评价指标变化度揭示,不同指标对关键因子变动的贡献也不一样,由此得出10项重点控制指标;通过对前两个全局主成分投影的组合分析,发现中部省份的经济投入与经济产出效果差,着力提高投入产出效率是该地区极化系统得以完善的根本。进一步的综合变动轨迹分析显示,中部地区经济极化程度不强,但经济极化强度随时间正逐步加强,因此,加大对极化程度较强的湖北、湖南和江西的扶持有助于该区极化系统的完善。 相似文献
806.
基于中部崛起背景旅游景区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中部地区是中华民族多元文明的核心。适时推出中部崛起战略,是国家整体利益驱动的必然。在中部崛起整体战略下,作为旅游业发展之依托的旅游景区的发展状况和战略至关重要。通过对中部地区旅游景区统计资料整理和文献综述分析,比照东西部地区,分别从旅游景区数量、质量等级、接待能力和水平、经营管理状况、空间分布特征、景区类型等方面比较分析,得出结论:1A 4A级景区质量等级分布均衡,但总体占有率低;接待游客总量居中,但接待入境游客少;接待收入和利润总额高,但人均创利和营业利润率低;地区分布不均衡,景区类型上以自然山水和文物古迹观光为主,娱乐型、度假型景区开发较少。据此,推出了景区升级与扩增、文化品牌、区域分工协作、整体营销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07.
概述环保服务业的定义,说明辽宁环保服务业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性。简单分析国外环保服务业的发展策略,介绍了我国环保服务业发展历程,并提出辽宁环保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以及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08.
809.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10,(4):F0003-F0003
辽宁欣泰股份有限公司是专业制造输变电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国低压成套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员单位,国家科技部确定的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电力电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荣获全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奖。 相似文献
810.
赵新良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8,28(6)
当今世界,走循环经济之路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和争夺国际发展制高点的一场新竞赛。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不仅深刻影响各国经济发展战略走向和抵御未来风险的潜在能力,而且通过各种国际绿色标准、资质、标志,日益延伸到国际贸易、国际合作,直至国际政治等诸多领域。我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循环经济在企业、园区、城市群和全社会层面是否都能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