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9篇
安全科学   14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88篇
基础理论   66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理化因子对多变鱼腥藻溶血素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对兔血红细胞的溶血实验,测定和分析了多变鱼腥藻(Anabaena variabilis OL S1)培养液在不同生长时期的溶血活性以及温度、pH和金属离子等理化因子对其溶血素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对数生长中期多变鱼腥藻开始向胞外分泌活性较高的溶血性毒素,在稳定期溶血活性达到最高.4℃低温几乎完全抑制了溶血素活性;在溶血反应最初的30 min内,溶血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强;但在反应持续60 min后,16~37℃温度下溶血素活性趋于一致;溶血素在偏酸性条件下活性较高,而pH为7.2~9.0时活性无明显差异;Mg2 、Ca2 能显著增加其溶血活性,Cu2 、Mn2 则显著抑制其活性,Ge2 、Fe3 、Zn2 对其影响不大.红细胞膜组分胆固醇、鞘磷脂和卵磷脂均能竞争性结合溶血素,显著抑制溶血反应,因此可能是溶血素在红细胞膜上的作用受体.  相似文献   
22.
文章建立了一种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饮用水中土臭素(GSM)和二甲基异冰片(2-MIB)等嗅味物质的分析方法,确定了最佳的色谱条件、质谱条件和水样处理方法。当取样量为25mL时,回收率分别为96%和89%,RSD<10%,检出限为0.002mg/L。  相似文献   
23.
采用水培方式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0、0.1 mg/L、1 mg/L、5mg/L、10 mg/L、20 mg/L)铀胁迫下香根草光合色素质量比、可溶性蛋白质质量比、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非酶物质(非蛋白巯基NPT、谷胱甘肽GSH和植物络合素PCs)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铀质量浓度为0.1 mg/L和1 mg/L时,可促进香根草光合色素和可溶性蛋白质质量比的增加,但随铀质量浓度增加,光合色素和可溶性蛋白质质量比逐渐下降.铀胁迫诱导香根草体内MDA含量、POD活性和CAT活性呈明显升高的趋势,SOD活性则表现为逐渐下降的趋势.不同质量浓度铀胁迫对香根草根部NPT、GSH和PCs含量无明显影响,铀质量浓度为0.1 mg/L时香根草根部NPT、GSH和PCs含量略有增加;随铀胁迫质量浓度增加,叶片内GSH含量逐渐下降,NPT和PCs含量则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24.
采用单波长法和双波长法,分别考察了KH2PO4、H3PO4、H2SO4、KNO3、牛肉膏和蛋白胨对Cr(III)和Cr(VI)质量浓度测定的影响。结果显示,Cr(III)和Cr(VI)在测量中是相互影响的,并且Cr(III)对Cr(VI)影响较显著。在单波长法测定中,牛肉膏、蛋白胨及2种酸对Cr(III)和Cr(VI)的影响较钾盐对其影响更为显著,H3PO4和H2SO4对Cr(III)和Cr(VI)的特征吸收峰值影响最大,降低幅度在20%~50%。这些物质对双波长法测定Cr(VI)几乎没有影响;但对Cr(III)测定中,H2SO4和H3PO4的影响较大,其相对误差分别为14.57%和8.87%,其余物质产生的相对误差均小于1.6%。因此,双波长法可用于生物样品中Cr(III)和Cr(VI)的测定,线性范围分别为0~160 mg/L和0~80mg/L。  相似文献   
25.
水环境特别是金属复合污染水体中,可酸碱解离抗生素-金属配合物是普遍存在的新污染物,但其配合形态的光化学性质和毒性却少有报道.本文考察了四环素(TC)、土霉素(OTC)两种四环素类抗生素(TCs)与金属离子Fe(Ⅲ)、Cu(Ⅱ)、Al(Ⅲ)在不同pH条件下配合前后的典型光谱学性质变化,并通过发光细菌(Vibrio fischeri)评估了配合前后体系的毒性变化.结果表明,两种TCs均能在不同解离形态下与3种金属离子发生配合,配位位点为酮基基团上的碳氧双键.TCs在碱性条件下比中性和酸性条件下更易配合,并且对3种金属离子的配合能力大小依次为Fe(Ⅲ)>Cu(Ⅱ)>Al(Ⅲ).在pH=7.0时,TCs与金属离子的配合会导致紫外吸收峰减弱甚至消失,在多数情况下使得紫外吸收光谱出现不同程度红移.这种配合反应的发生也使得抗生素在短波长处的荧光强度增大,这是因为配位作用形成了氧桥型杂多核配合物,增加了平面的刚性结构.毒性实验表明,TC与Fe(Ⅲ)、Cu(Ⅱ)配合后对Vibrio fischeri的毒性增强,与Al(Ⅲ)配合后毒性减弱,而OTC与3种金属离子配合后毒性均表现为增强.以上结果...  相似文献   
26.
报道了在CuCl2,HgCl2及NaCl、紫外线等几种诱发因子作用下辣椒倍半萜环化酶活性表达,并利用从辣椒中克隆出来的2个倍半萜环化酶等位基因cDNA的特异性片段,研究这两个等位基因在上述诱发因子作用下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CuCl2,HgCl2,NaCl2、紫外线诱发作用下,离体辣椒叶片均能表现一定的倍半萜环化酶活性,而CK中几乎检测不出倍半萜环化酶活性,Northern Blot分析表明,辣椒倍半萜环化酶基因在逆境下被诱转导,两个cDNA在不同的诱发因子在相同的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有一定的特异性,推测该基因家族的不同成员在辣椒适应不同逆境的防御反应中有一定的意义,图5参6。  相似文献   
27.
抗真菌多肽捷安肽素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筛选出的一株芽孢杆菌ZK发酵产物抗真菌多肽捷安肽素的发酵培养基组分(碳源、氮源及无机盐)和工艺条件(发酵温度、起始pH,摇床转速,装液量)进行了摸索,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优化实验,确定了ZK菌株发酵培养基最佳组成:生物氮素3.5%、葡萄糖3%、酵母膏0.08%、MgSO4·7H2O 0.5%、KH2PO4·3H2O 0.1%;最适温度为32℃;最适初始pH为8.0.在250 mL三角瓶中装50 mL培养基,于150 r min-1的旋转摇床上32℃振荡培养72 h,ZK菌株产捷安肽素的量达到最大.图8表5参14  相似文献   
28.
松胞素B对人血淋巴细胞和CHL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松胞素B对人血淋巴细胞和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CHL)分裂吉周期和微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松胞素B浓度增高过高能引起细胞微核率增高。在本研究中,对CHL细胞微核率试验以3μg/mL松胞素B较适合;而对人血淋巴细胞微核试验,松胞素B浓度以2-4μg/mL为宜,松胞表B浓度过高会提高微核背景值,降低试验的灵敏度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29.
刺茶美登木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刺茶美登木地上部分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27个化合物:prinsepiol(1),( )-松脂醇(2),(-)-松脂醇(3),(-)-丁香树脂醇(4),( )-cycloolivil(5),(-)-橄榄树脂素(6),1-羟基-松脂醇(7),ilelatifolD(8),东莨菪素(9),β-香树素乙酸酯(10),α-香树素乙酸酯(11),fupenzicacid(12),( )-儿茶素(13),secoisolariciresinol(14),软脂酸-1-甘油单酯(15),植物醇(16),咖啡酸(17),3,4-二甲氧基肉桂酸(18),(-)-massoniresinol(19),tanegool(20),β-谷甾醇(21),羽扇豆醇(22),白桦酯醇(23),β-胡萝卜甙(24),齐墩果酸(25),熊果酸(26)和(-)-橄榄树脂素乙酸酯(27).图1表1参34  相似文献   
30.
黄孢原毛平革菌所产木素过氧化物酶系对染料降解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腐真菌黄孢原毛平革菌所产生的胞外过氧化物酶系由两类同功酶木素过氧化物酶和锰过氧化物酶组成,木素过氧化物酶对所研究的染料都有解作用,锰过氧化物酶只对部分染料起作用。加入H2O2,胞外酶液可以降解多种酶性染料如卡布龙红、酸性大兰、弱酸黄和弱酸大红,它们的脱色速率依次下降,以卡布龙红为例研究了各种条件因素对其降解脱色的影响,最佳H2O2浓度是100μmol/L,最佳PH为4.0,温度越高,脱色越快,但高于50℃酶将明显失活,木素过氧化物酶活性越高脱色速率越快,高浓度染料对其脱色有抑制作用,最佳条件下,50mg/L浓度卡布龙红第一分钟的脱色率达70%。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酶液的降解速率呈抛物线加速下降,表明酶液中的某些组分如元素离子的浓度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