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64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在1986和1987年夏,对北京市城郊几个测点进行了大气甲和总的采样分析.用酚试剂法测总,乙酰丙酮法测甲。1986和1987二年大气总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8.5和9.9μg/m~3;1987年夏大气甲浓度平均值为4.4μg/m~3.甲约占总的50%.甲和总浓度的日变化呈双峰形,其浓度的高低与机动车密度,气象条件等关系密切.北京大气类化合物浓度水平是一次污染与二次污染的叠加结果。  相似文献   
52.
建立了DNPH衍生化采样-溶剂解析-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木制品中酮化合物的方法。采样时需在2,4-二硝基苯肼吸附管前串联一只SEP-PAK脱臭氧小柱;采样体积应≤10 L,流量≤400 m L/min。该法对25种(酮)化合物对应的衍生物分离效果良好,在0.005~3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0.999 6,回收率为85.3%~113.5%,精密度为2.67%~4.56%。采样量为10 L时,25种(酮)化合物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0.16和0.50μg/m3。  相似文献   
53.
为研究北京大气中酮化合物的污染特征,利用2,4-二硝基苯肼采样管采样-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的方法,于2020年1月—12月以及2020年5月26—29日对北京城区评价点(车公庄)大气中的13种酮化合物开展常规和加密监测分析,于2020年9月17—21日对北京城区评价点和北京东南边界点(永乐店)开展同步监测分析,并对酮化合物的来源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2020年北京城区大气中酮化合物总浓度为(25.1±8.5)μg/m3,其中丙酮、甲和乙的贡献率分别为43.1%、30.7%和15.6%.臭氧生成潜势呈甲>乙>丙酮的特征,其中甲和乙对臭氧生成潜势的贡献率分别为66.5%和23.0%.(2)酮化合物总浓度呈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的特征,甲和乙浓度日变化均呈“双峰”特征,均在12:00—15:00达第1个峰值,在17:00—19:00达第2个峰值.(3)同步监测期间,车公庄和永乐店的酮化合物总浓度分别为(24.4±7.8)(24.1±7.5)μg/m3,车公庄丙酮、甲的贡献率分别较永...  相似文献   
54.
对2,4-二硝基苯肼吸附衍生-高效液相色谱(DNPH-HPLC)法和罐采样/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的测定条件进行优化,将两种方法测定环境空气中13种酮类化合物(OVOCs)的结果做比对分析。结果表明,HPLC法和GC-MS法均可实现一次进样13种OVOCs全分析,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26μg/m3~1.39μg/m3和0.49μg/m3~1.10μg/m3,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5.9%~111%和52.0%~138%。两种方法测定实际样品,检出组分的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HPLC法适合测定环境空气中低碳类(C1~C3)低浓度OVOCs,GC-MS法适合测定多碳类(C4~C8)低浓度OVOCs。  相似文献   
55.
甲醛,乙醛,丙烯醛衍生物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合成了环境重要污染物甲、乙和丙烯的衍生物-2,4-二硝基苯腙,应用熔点法、元素分析和核磁共振技术鉴定了3种苯腙的结构与纯度,应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研究了3种衍生物的某些色谱性质,结果表明:这3种希夫碱可以作为标准品来测定环境空气中微量低分子类蒸气。  相似文献   
56.
改性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对水中酞酸酯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柠檬化学改性壳聚糖,制备柠檬交联壳聚糖树脂。采用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比表面测定及孔径分析方法表征柠檬交联壳聚糖树脂的结构。在25℃,pH为7条件下,考察柠檬交联壳聚糖树脂对3种酞酸酯(PAEs)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酯(DEHP)的吸附性能,剖析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对DMP、DEHP和DBP的吸附容量分别为92、113和87 mg/g,而柠檬交联壳聚糖树脂对DMP、DEHP和DBP的吸附容量分别为147、166和190 mg/g,柠檬交联壳聚糖树脂对3种PAEs的吸附效果明显提高,吸附动力学均满足一级动力学方程。经吸附剂再生实验,柠檬交联壳聚糖树脂对PAEs的脱附率达到96.5%~97.1%,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57.
于2014年11月北京APEC会议前后,调查了大气酮污染物的变化规律及污染特征. 结果表明甲、乙和丙酮是主要污染物,占总酮污染物的82.66%,特别是甲,约占40.12%. APEC会议期间北京采取相关措施后,总酮污染物浓度下降了64.10%,酮污染物在会议前后的变化趋势与PM2.5等污染物相似. 会议期间和会议后甲、乙、丙酮和总酮污染物之间(R2为0.67~0.98)的相关性较好,说明其有相同来源; 但会议前的相关性较弱,(R2-0.11~0.42和R2 0.16~0.94),说明其来源不同. 计算所得的诊断参数如C1/C2、C2/C3和OC/EC比值显示,会议前来自汽车尾气与燃煤的复合源,而会议期间和会议后燃煤排放比例增加,特别是在会议后.  相似文献   
58.
影响餐饮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浓度和组分构成的因素繁多。在餐饮实验平台上利用控制单一变量的方法,研究了食用油种类、烹饪方式和食材种类等因素对餐饮烹饪过程中非甲烷总烃(NMHC)、非甲烷的挥发性有机物(NMVOCs)和酮类化合物的排放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油烹饪产生的NMVOCs浓度低为434μg/m3,仅为调和油的1/10,其产生的NMVOCs组分种类最少,致癌风险较调和油和起酥油更低;油炸的烹饪方式相比炒生成更多的NMVOCs和酮类化合物,相同方式下烹饪肉类食材产生的NMVOCs组分种类数量比蔬菜类食材更多。  相似文献   
59.
分别以不同浓度梯度的H_2O_2为氧化剂,研究其对铜绿微囊藻致嗅物质β-环柠檬的去除效果和藻细胞的灭活程度.结果表明,当藻细胞密度为1.01×10~6cells·m L~(-1)时,H_2O_2对胞外β-环柠檬的氧化较为迅速,反应1 min内即可去除75%以上,而对胞内β-环柠檬的降解比较缓慢,只有在投加4或5 mg·L~(-1)时才能取得显著效果;其降解的二级动力学速率常数为57.12 L·mol~(-1)·s~(-1);H_2O_2的氧化能力相对较弱,不足以导致藻细胞剧烈破碎,但也因此而减少了藻毒素的释放;并且H_2O_2可使溶解性有机物各个组分的荧光强度明显降低,荧光峰中心位置也发生了一定的偏移;因细胞壁和细胞膜受到损害,浓度为4 mg·L~(-1)以上的H_2O_2能够充分灭活藻细胞.  相似文献   
60.
长沙市大气中醛酮类化合物浓度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参照美国环保署EPA-TO11标准方法,于2014年7—10月监测了长沙市大气中酮类化合物的质量浓度。主要监测到的酮类化合物为甲、乙、丙酮、丙、甲基丙烯,夏季质量浓度最高的是甲(13.86 mg/m3),其次是乙(7.28 mg/m3)、丙酮(7.14 mg/m3),秋季质量浓度最高的是甲(10.31 mg/m3),其次是丙酮(8.37 mg/m3)、乙(5.78 mg/m3)。夏季酮类化合物的总量高于秋季,甲、乙、丙酮的质量浓度最大值基本出现在13:00—15:00。C1/C2(甲/乙)、C2/C3(乙/丙)的平均值分别为2.02、10.19。分析了酮类化合物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它们可能的来源。丙和甲、乙的相关性较好,三者有共同的人为来源。夏季大气中除丙酮外,其他酮类化合物的相关性均较好。夏季甲基丙烯和甲、乙、丙酮有相同的自然来源。综合分析可知,长沙大气中酮类化合物质量浓度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