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5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28篇
安全科学   355篇
废物处理   34篇
环保管理   117篇
综合类   520篇
基础理论   75篇
污染及防治   93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预酸析-厌氧流化床处理碱法草浆黑液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预酸析多孔高分子载体固定化微生物厌氧流化床(AFB)处理碱法草浆黑液的效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酸析预处理,去除了黑液中大部分难生化降解的高分子物质后,AFB的厌氧消化潜能得到充分发挥.预酸析AFB处理比直接AFB处理更为有利.对黑液中木质素的化学性质研究表明,厌氧处理前后的黑液中木质素分子的基本结构单元保持不变,但分子量大的木质素有向小分子转化的趋势.通过扫描电镜观察,除了产甲烷菌外,还发现了硫酸盐还原菌和硫细菌.  相似文献   
122.
负载型TiO2膜太阳光光催化降解活性深蓝K-R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抛物线槽型反应装置,研究了玻璃弹簧和微珠负载型TiO2膜太阳光催化降解活性深蓝K-R,结果表明,由于玻璃弹簧具有良好的光透距离,脱色性能显著优于玻璃微珠,玻璃弹簧为载体,水溶液浓度为15 mg/L,pH为3,流速为20 mL/s,太阳光强度在1200 μW/cm2以上,光降解6 h时,脱色率达到96%;该降解反应可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进行描述,反应速率常数(K)与光强I的关系为:K∝I1.92.  相似文献   
123.
生物脱臭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生物脱臭技术是利用固定在载体上的微生物,分解H2S、NH3、有机溶剂等有害、发臭气体,使之成为无害、无味气体,从而达到除臭的目的。生物脱臭法与活性炭吸附、药液吸收等物理化学脱臭法相比,具有维护管理简单、运行成本低等优点。指出生物脱臭技术是一种应用前景广泛的除臭技术。  相似文献   
124.
以葡萄糖为碳源,在USB反应器内接种好氧活性污泥在40 d内培养出良好的反硝化颗粒污泥.颗粒污泥形成经历了2个阶段:起始阶段,接种的好氧活性污泥中非反硝化菌逐渐衰亡演变为"惰性固体",与原有的固体一起,成为反硝化菌附着生长的载体,与此同时,反硝化菌在载体表面渐渐繁殖,形成细颗粒污泥;随后,反硝化菌在细颗粒污泥表面不断增殖,颗粒长大,发育成为成熟的颗粒污泥.成熟的颗粒污泥密实,表面均为杆状菌,且排列紧密,当污泥床容积负荷为19.1 g N/L·d时,去除率高达98.4%(N).  相似文献   
125.
粉煤灰微生态复混肥的制备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6.
介绍一种新型沸石填料 ,用于提高生物脱氮系统中硝化反应器的硝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 ,应用了沸石填料的硝化反应器的硝化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脱氮效率和速率上 ,与普通生物载体硝化反应器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硝化反应器连续运行 17d ,出水氨氮基本在 1mg/L以下 ,氨氮去除率在 97%以上。该系统停止运行 5 0d后再次启动 ,一周内硝化性能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127.
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净化转化效果及其耐久性,与催化剂涂层的涂覆量以及涂层和载体的结合强度密切相关。本文研究了几种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对浆料固体含量、涂层涂覆量以及涂层结合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使用表面活性剂时,30%为最佳的固体含量;在使用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浆料的固体含量可以提高至35%。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有助于提高催化剂涂层涂覆量,而使用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浆料球磨过程中产生大量泡沫,无法涂覆。使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催化剂涂层的结合强度最好。  相似文献   
128.
该技术由河南省洛阳北方环境工程研究院研发成功,采用多级生化处理工艺,由生物化粪池、微生物菌种群、微生物载体等组成。整个系统埋于地下,污水进入该系统后,不需任何能耗,利用流体虹吸技术,自动沿内部特殊结构逐次流经调节、沉淀、分离、多级生物处理、多级氧化澄清等处理过程得以净化。系统内加入GSH微生物菌种群,一次性加入便可终身运行。该微生物菌种群所含种类多、菌谱宽,降解有机物能力强。  相似文献   
129.
基于事故致因理论归纳总结出由于棘轮断齿而导致游乐设施安全压杠失效的危险源。通过建立棘轮断齿故障树模型,计算最小径集、最小割集及结构重要度,分析出由于棘轮断齿而导致游乐设施安全压杠失效的事故发生途径及主要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科学、有效的事故预防措施。这对在游乐设施生产、使用、检验等环节增强对危险源的管控具有指导意义,对预防事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0.
利用组合载体对太湖梅梁湾水源地水体中藻类及藻毒素的同时去除试验表明:检测水源地水体中藻量、Chl-a、TMC的含量各为(31.67~78.27)×106个.L-1、32.58~102.67μg·L-1、1.79~11.97μg·L-1.在水力停留时间为7d、组合载体的密度为13.1%的条件下,组合载体AP对藻量的平均去除率达到了59.78%,对Chl-a的平均去除率达到了80.82%,对TMC-LR、TMC-RR、EMC-LR、EMC-RR的降解率最高能达到99.73%、97.10%、100%、75.44%.对其去除机制的研究表明,组合载体AP对总细菌的富集能力达到了8.3×1011~35.6×1011cells.g-1,比湖水本底值中细菌的总数高出了8~9个数量级.对除藻及藻毒素过程中的优势菌种,经过培养、分离,考察其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16S rRNA序列分析技术,经鉴定确认该优势菌株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和芽孢杆菌(Bacillussp.).组合载体AP上富集的大量微生物,它们的协同降解作用是去除藻及藻毒素的主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