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05篇
  免费   2345篇
  国内免费   1882篇
安全科学   417篇
废物处理   116篇
环保管理   534篇
综合类   6480篇
基础理论   1955篇
污染及防治   1048篇
评价与监测   413篇
社会与环境   134篇
灾害及防治   35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275篇
  2023年   464篇
  2022年   551篇
  2021年   544篇
  2020年   510篇
  2019年   488篇
  2018年   378篇
  2017年   454篇
  2016年   536篇
  2015年   598篇
  2014年   776篇
  2013年   595篇
  2012年   600篇
  2011年   526篇
  2010年   509篇
  2009年   481篇
  2008年   483篇
  2007年   363篇
  2006年   306篇
  2005年   233篇
  2004年   245篇
  2003年   214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中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62,自引:0,他引:62  
  相似文献   
332.
颗粒态铜对鱼的生物有效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采虹方头鱼进行了不同形态铜有效性的暴露实验。涉及的形态包括游离态和吸附态。研究结果发现,对实验鱼而言,除游离态铜是最重要的生物有效态外,颗粒态铜也能部分地被鱼吸收。鱼鳃是吸收游离态和细颗粒吸附态铜的主要部位。食物(粗颗粒态)中的铜则能通过摄食方式被吸收。  相似文献   
333.
在综合数据库CERP-DBMS支持下,利用水体沉积物质量三合一工具,初步建立江西乐安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质量控制基准。通过将化学分析、毒性鉴定2和底栖群落结构变化三基元集成为一体的三轴图和相应的响应信息判断矩阵,基于现场生物响应的重金属污染的剂量-响应关系。  相似文献   
334.
铜和铅在污水鱼塘中鱼体内的蓄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天津污水鱼塘中采集了养殖的各种鱼,测定其鳃、肝、肾、肌肉等部位中的铜、铅蓄积量。并与水相金属形态化学平衡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证实,铜、铅蓄积量在鱼体中呈对数正态分布,与不同鱼种无显著关系,但在各部位之间明显不同。由于吸收/排放的动力学差异,养殖后期鱼体中铅/铜蓄积比较中期低,反映了铅、铜相对蓄积速率的下降趋势。不同鱼塘鱼鳃的金属蓄积量与金属有效态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35.
陈垃圾特性分析及其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深圳市盐田区垃圾场处置工程陈垃圾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场内陈垃圾已基本腐熟,相对附近农田土壤,陈垃圾中的营养物质较高,接近但尚未完全达到农用垃圾肥标准,且铅含量超标2~3倍,不宜进入食物链。但陈垃圾可用作市区绿化地带、公园、苗圃、林业等处的有机肥和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的表层营养上。  相似文献   
336.
电镀重金属污泥的处理及综合利用现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贾金平  杨骥 《上海环境科学》1999,18(3):139-141,146
简要综述了目前工重金属污泥近几年的处理及综合利用状况,包括固化,填海等方法,其中重点介绍了铁氧化体法固化电镀污泥重离子的湿法、干法工艺流程,以及用污泥生成的铁氧体为原料,可生产颜料、油漆和磁性探伤粉等较高档产品。  相似文献   
337.
本文从二龙山水库自然状况入手。着重分析了水库水质情况,给出了各断面的有机污染及重金属沉积评价结果,为合理利用二龙山水库水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38.
沈阳市大气微生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ANDERSEN生物粒子采样器在沈阳市对大气细菌粒子浓度和革兰氏染色形态特征进行了一年的观测.结果表明,细菌粒子的种类年平均浓度分布,是随着地区的季节、时间、场所和人群活动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339.
340.
重金属Cr(Ⅵ)、Pb及Cu胁迫对双齿围沙蚕体腔细胞的DNA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重金属Cr(Ⅵ)、Pb以及Cu对沙蚕体腔细胞DNA的毒性效应,以双齿围沙蚕为受试动物,重金属按不同剂量水平,Cr(Ⅵ):10、100和200 mg· L-1,Pb:5、50和100 mg·L-1,Cu:1、10和20 mg· L-1,分别胁迫沙蚕24 h,以不加任何重金属离子的海水为对照,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其体腔细胞DNA损伤程度.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3种重金属离子的各浓度组都能引起沙蚕体腔细胞DNA损伤,且3种重金属胁迫浓度与细胞DNA损伤程度之间存在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双齿围沙蚕可以作为单细胞凝胶电泳的实验材料用于重金属所致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指示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