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80篇
安全科学   132篇
废物处理   23篇
环保管理   71篇
综合类   278篇
基础理论   52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黄浦 《矿山环保》2002,(4):18-20
介绍了攀钢矿业公司选矿厂“尾矿全部过江入坝”和“尾矿高浓度输送”系统的两次攻关改造过程。通过改造,选矿厂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尾矿入坝率,避免了环境污染,保存了大量尚难利用的贵重金属,有效地利用了废水资源,降低了能耗。在当今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下,作为大中型选矿企业,要改善选矿生产环境条件下,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加强“尾矿入坝”工作,为此必须搞好尾矿输送系统的改造。本对矿山系统尾矿输送的技术和管理有一一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3.
44.
铜尾矿作为代表性的工业大宗固体废弃物,其利用徘徊在较低水平,对资源环境造成极大的压力;如何摆脱铜尾矿利用的技术瓶颈,是目前尾矿利用的关键问题。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铜尾矿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粒度构成、赋存状态等进行了分析,总结当前铜尾矿利用现状;并指出铜尾矿综合利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5.
利用矾土尾矿制备催化剂载体,采用浸渍法将双活性组分氧化物载于催化剂载体,研究甲苯催化燃烧性能.结果表明,当Cu、Mn物质的量比为1∶2、负载量为14%、焙烧温度为500℃、焙烧2h时CuMn/ZrO2整体催化剂催化活性高,起燃温度为210℃,完全燃烧温度为230℃,有效降低了甲苯催化燃烧的起燃温度和完全燃烧温度.  相似文献   
46.
铅锌冶炼厂周边农田土壤、苕子与荠菜的重金属污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云南某铅锌矿冶炼厂周边农田,采集当地主要绿肥(苕子)与野菜(荠菜)的植株和根部土壤样品,测定重金属(Pb、Zn、Cu和Cd)的全量和DTPA提取的有效态质量比,并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1)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显示,铅锌冶炼厂周边农田土壤以重度和中度重金属污染为主,Cd质量比为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三级标准限值的1.94~8.30倍,污染程度最重,其次为Pb和Zn;2)荠菜植株Pb、Zn和Cd质量比的最大值、平均值均大于苕子;荠菜对Cd的富集系数大于1,对Pb、Zn和Cd的转移系数大于或接近1;3)苕子和荠菜地上部与土壤的Cd、Pb质量比,苕子地下部与土壤的Pb质量比,荠菜地上部与土壤的Zn质量比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铅锌冶炼厂周边农田存在严重的重金属污染,Cd是主要污染因子;苕子和荠菜植株重金属质量比高,且荠菜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大于苕子.  相似文献   
47.
为减少和消除高寒条件下振弦式传感器在线测量浸润线的误差,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对造成误差的因素及其影响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振弦式传感器产生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为设备安装深度的测量误差与尾矿水密度及重力加速度的取值误差,并提出了减少或消除误差的方法和工程技术措施,为高寒地区的浸润线在线精确测量提供了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8.
49.
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慧能洗选厂研究开发铅锌废渣资源化处理技术经过为期一年的实验,近日通过四川省科学技术厅科技成果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50.
陈永华  张富运  吴晓芙  梁希  袁斯文 《环境科学》2015,36(10):3852-3859
本研究以4种耐铅锌木本植物夹竹桃(Nerium oleander)、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泡桐(Paulownia)和苎麻(Boehmeria)为材料,在不同改良剂浓度下(CK组:100%铅锌矿渣±少量磷肥、改良一:85%铅锌矿渣±10%泥炭土±5%菌肥±少量磷肥、改良二:75%铅锌矿渣±20%泥炭土±5%菌肥±少量磷肥),进行了耐性木本植物富集与转移能力以及Pb、Zn在4种木本植物不同部位的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分析.结果表明:14种植物种植后基质中重金属的浓度基本低于种植前,夹竹桃与苎麻改良一与改良二之间差异不显著,泡桐改良二效果显著优于改良一,栾树改良一效果显著优于改良二;4种植物地上部对Pb、Zn的富集系数都比较低,但具有较高的转移系数,适当的基质改良有利于提高植物对Pb、Zn的富集与转移能力.2Pb、Zn在4种植物各部位的亚细胞分布以细胞壁组分和可溶性组分为主,在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等细胞器组分中分布较少;与CK组相比,两改良组使可溶性组分对Pb的滞留作用和细胞壁对Zn的滞留作用在增强.3Pb在植物各部位的化学形态以盐酸、氯化钠和乙醇提取态为主,其他化学形态含量极少;Zn则以残留态、盐酸、醋酸、氯化钠、水和乙醇提取态这6种形态存在,且都具较高分配比例.与CK组相比,两改良组使植物各部位活性较弱的Pb的化学形态比例减少,活性较强的化学形态比例增加;Zn则是根部活性较强的化学形态比例增加,地上部活性较强的化学形态比例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