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1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61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某铅锌矿区农田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风险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进一步探讨铅锌矿开采和冶炼地区农田重金属污染的分布特征和污染途径,以会泽县者海镇铅锌矿区周边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共布设496个采样点,测定表层土壤中重金属(Cd、Hg、Pb、Cu、Zn)的含量.利用自然邻点法对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进行插值拟合,以空间三维模型研究该地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运用单因子指数、综合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识别污染途径.结果表明:Cd、Hg、Pb、Cu和Zn的含量平均值(mg/kg)分别是云南省背景值的33.05、5.83、12.02、4.89和16.33倍;Cd、Hg、Pb、Zn含量空间分布表现为西北部浓度最高,且中部高于东西两侧,而Cu与此相反;单因子指数评价结果显示99.8%的土样达到Cd重度污染,其次是Cu(82.06%)、Zn(62.50%);综合污染指数表明,研究区均处于重度污染程度,西北部尤为严重;综合生态风险评价表明,中部风险高两边低,Cd的贡献率最大占6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Zn、Cd、Pb、Hg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性(P < 0.01),表明其污染途径相近;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Cd、Hg、Pb、Zn污染途径主要与人类活动有关,Cu主要受自然因素影响,因此对该地区土壤重金属的修复和治理应综合考虑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
介绍了乐昌铅锌矿通风安全管理的成功经验.该矿南采区进回风巷道长,通风困难,风量不足,空气很差,通过矿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实地考察、准确计算、技术经济分析、方案比较,采用在南采区回风巷中安装辅助通风机的方式,成功地解决了南采区的通风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23.
本文对难选氧化铅锌矿进行了实验研究,详细介绍了氧化铅锌矿浮选工艺、矿石的工艺矿物学以及新型捕收剂LW51在难选氧化铅锌矿开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4.
以Zn、Pb和Cd为去除对象,利用基于隔膜压滤机的超细过滤技术进行铅锌矿井涌水的处理。结果表明:将铅锌矿井涌水p H调节至9后直接采用超细过滤,出液中的Zn、Pb和Cd低于GB 25461—2010《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标准限值;将p H为9的井涌水静置30 min,上清液溢流,对底泥采用超细过滤,出液中的Zn、Pb和Cd低于标准限值。基于此结果,提出了基于隔膜压滤机的铅锌矿井涌水处理新工艺。  相似文献   
25.
26.
论述了铅锌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当地环境的影响,污染防治对策 。  相似文献   
27.
喷雾降尘在凡口铅锌矿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喷雾降尘技术在凡口铅锌矿井下大斜坡道的应用情况,并对该技术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8.
以贵州水城茨冲永昌、仁活洞杉树林和凉山玉兰3个典型铅锌矿区为研究对象,采集了白菜、辣椒、玉米、马铃薯、黄豆、四季豆6种蔬菜样品及其对应的根际土壤样品。分析了蔬菜与土壤中Pb、Zn、Ni、Cd、Cr、As、Hg、Cu 8种重金属的含量及蔬菜对根际土壤重金属的累积特征,同时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目标危险系数法及综合质量影响指数法对土壤及蔬菜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根际土壤中Pb、Zn、Ni、Cd、Cr、As、Hg、Cu总平均值分别为1 198.2、2 378.8、53.0、7.0、122.6、56.9、0.37、107.5mg/kg,分别是贵州土壤环境背景值的34.0、23.9、1.4、10.0、1.3、2.8、3.4、3.4倍;不同蔬菜对土壤中不同重金属的富集能力有较大差异;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表明,研究区土壤中8种重金属均属于重污染;蔬菜中重金属对当地儿童、青壮年、中老年的总健康风险指数均大于1,存在健康风险;综合质量影响指数也表明,研究区的综合质量属于重度污染。  相似文献   
29.
陈盟  潘泳兴  黄奕翔  王櫹橦  张睿东 《环境科学》2022,43(10):4545-4555
以广西阳朔县典型铅锌矿为研究对象,对其流域内水系表层土壤中10种金属元素(Cr、Mn、Ni、Cu、Zn、As、Cd、Sb、Hg和Pb)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综合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PMF)等多种方法,识别和定量解析污染源及贡献.在168个表层土壤样本分析数据中,土壤中Zn、Cd、Hg和Pb的含量平均值高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Sb、Cd、Cu、Pb和Zn的含量平均值分别比当地背景值高出约1.01、5.50、3.29、9.11和10.67倍,表明重金属在表层土壤中已经富集.土壤重金属地累积指数(Igeo)结果显示,研究区污染最严重的是Hg,其次为Pb、Zn和Mn.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区内表层土壤中金属污染来源较为复杂,且明显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Cu、Zn、Cd、Sb、As和Pb主要来源于采矿活动;Hg、Cr和Ni由土壤母质控制;Mn和Cd主要来源于工矿与农业活动.PMF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表层土壤中金属来源分为3种,工矿活动源、自然源和工矿及农业活动复合源的综合贡献率分别为58.0%、13.5%和28.6%.Ni、Cu、Zn、As、Sb、Hg和Pb以工矿活动源为主,贡献率分别为46.9%、89.6%、45.5%、67.8%、99.3%、58.3%和96.8%;母岩矿物风化和降雨冲刷等自然源对Cr的相对贡献率达到44.6%,对Ni和Hg也分别有23.2%和21.0%的相对贡献率;工矿及农业活动的复合源对Mn和Cd的相对贡献率分别达到75.4%和70.4%.  相似文献   
30.
铅锌矿浮选尾矿为原料,水玻璃和木质素作为添加剂,通过高温焙烧,制备水处理陶粒,并用其对选矿废水进行了吸附处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的条件下,800℃左右烧制的陶粒对选矿废水的COD吸附效果较好,COD去除率达到87.1%;当木质素+水玻璃作为粘结剂烧制陶粒时,不仅陶粒散落减少,COD的去除率和吸附容量都有所增加,COD去除率达到了88.21%,从而达到了"以废治废"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