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9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650篇
安全科学   164篇
废物处理   134篇
环保管理   97篇
综合类   1404篇
基础理论   423篇
污染及防治   191篇
评价与监测   139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北京市公园土壤铜、铅含量及化学形态分布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北京市的12个公园进行表层、深层土壤样品的重金属Cu、Pb含量分析,并对其中10个公园的表层、深层土壤样品进行Cu、Pb的化学形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部分公园的深层土壤已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人为扰动,大多数公园表层土壤中存在着一定的Cu、Pb含量积累现象,总体上市区公园比郊区公园明显。公园表层、深层土壤中Cu形态分布的总体规律均为残渣晶格态>有机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可交换态,表层、深层土壤中Pb形态分布的总体规律均为残渣晶格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可交换态,但表层土壤中活性态Cu、Pb的平均比例较深层土壤均有所上升,部分市区公园表层土壤中Cu、Pb的含量较高且活性态比例较大,具有一定的释放潜力和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92.
周学双 《环境保护》2006,(12A):34-38
铬化合物是无机化工的主要系列产品之一,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冶金、纺织、机械等行业,我国国民经济中约15%的产品与铬化合物有关。随着经济的发展,铬盐作为基本化工原料,国内需求还将增长。铬盐行业的污染主要在于含铬废渣(包括铬渣、酸泥、铝泥等),而含铬废渣又会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扬尘污染周边空气。经过近50年的发展,铬污染已几乎遍布全国各地,曾经生产和正在生产铬盐的区域都毫无疑问的受到污染,  相似文献   
93.
有机锡化合物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总结了有机锡化合物常用的测定方法,包括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法,气相色谱与原子吸收联用,气相色谱-微波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以及液相色谱与名种检测方法联用等。对样品前处理、衍生化方法、色谱分离及测定等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4.
颗粒态铜对鱼的生物有效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采虹方头鱼进行了不同形态铜有效性的暴露实验。涉及的形态包括游离态和吸附态。研究结果发现,对实验鱼而言,除游离态铜是最重要的生物有效态外,颗粒态铜也能部分地被鱼吸收。鱼鳃是吸收游离态和细颗粒吸附态铜的主要部位。食物(粗颗粒态)中的铜则能通过摄食方式被吸收。  相似文献   
95.
The application of ultrasonic-electrolysis process for the removal of copper is studied.In the ultrasonic field cavitation acts as jets and agitates the solution and breaks the barrier layer between the cathode surface and the bulk of the solution.Thus increases metal deposition on the cathode surface.The results show that an ultrasonic field is successful for the removal of low copper concentrations in solution.  相似文献   
96.
采用GC-MS技术分析了平顶山市石龙区土壤样品中多环芳烃(PAHs)污染物的化学组成及分布特征,共鉴定出78种代表性化合物,包括11种US EPA优控PAHs.结果表明,总体上土壤样品中单体烃菲、荧蒽、芴、芘含量比较高.在不同功能区域芳烃含量差别较大,采矿区及焦化厂区土壤中芳烃含量明显高于污灌区和农业区,而煤矸石山附近土壤中芳烃含量最高.采矿区、焦化厂区和污灌区土壤中低环数PAHs的比例远大于高环数PAHs,农业区反之.通过对(ρ)MP/(ρ)P、MPI1、(ρ)P/(ρ)A、(ρ)FL/(ρ)PY等参数值的分析认为,煤尘、烟灰沉降是石龙区土壤中PAHs积累的主要影响因素.由单体烃与PAHs的相关性分析得知,苊和蒽可作为煤矿区域表层土壤中PAHs的标志性污染物.  相似文献   
97.
叶晶菁 《化工环保》2006,26(6):524-524
日本Tosoh公司开发出一种新型金属粉末,可使受氯代脂肪族化合物污染土壤的修复速度比使用生物法或离子化方法的速度快10倍。这种被称为MA-FN20的粉末通过电化学方法将氯原子从污染物中剥离出来,生成可溶性氯离子和挥发性有机物(VOC),然后再用常规方法去除。  相似文献   
98.
四川彭州铜尾矿库植被特征分析与植物群落演替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翔  宗浩  王文国 《四川环境》2006,25(6):44-48
本文分析了四川彭州铜矿尾矿库的植被特征、群落特征与演替。在该尾矿库上自然定居的高等植物共91种,隶属38科79属,以菊科(Compositae)和禾本科(Gramineae)植物为主。形成6种相对稳定的群落类型;在2003年弃耕后形成的地段分布有史蒿+小飞蓬群落(Artemisia argyi+Conyza conadensis Comm.)、艾蒿+打破碗花花群落(Artemisia argyi+Anemone hupehensis Comm.)、艾蒿群落(Artemisia argyi Comm.)和白车轴苹群落(Trifolium repens Comm.);在经过30~40年自然演替的地段分布有芭茅+羊耳菊群落(Miscanthus sinensis+Inula cappa Comm.)和羊耳菊+千里光+密蒙花群落(Inula cappa+Senecio scandens+Buddleja officinalis Comm.);在近十年内新形成的地段现主要覆盖地衣和葫芦藓(Funaria hygrometrica)。通过对群落结构和不同地段植被特征的对比,对本铜尾矿库的演替现状和规律进行了分析,井讨论了人为影响对演替进程的影响,提出了人工恢复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
在0.02mo1/L的六次甲基四胺(C6H12N4)缓冲液(pH 5.5)中,铜(Ⅱ)—6-苄基氨基嘌呤(6-BA)在KNO3存在下,于-0.50V左右(vs,SCE)产生一个尖锐、灵敏的二次导数极谱波,峰电流与铜(Ⅱ)浓度在1.0×10-5~3.0×10-7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10-7mol.L-1。该方法用于粮食中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0.
沈慧芳  陈焕钦 《化工环保》2004,24(Z1):30-33
采用停流光谱反应器研究了T为298 K,pH为2.1~7范围内间甲酚、对硝基苯酚、对硝基苯胺3种芳烃化合物与臭氧在水溶液中的臭氧氧化反应动力学,初步探讨了芳烃化合物臭氧氧化反应的机理.结果表明,3种物质臭氧化反应速率都非常快,总的反应都为二级,对臭氧浓度和有机物浓度分别为一级,反应速率常数随pH的增加而加快,反应速率最慢的是间甲酚,最快的是对硝基苯胺.臭氧的进攻是亲电攻击,当苯环上的氢原子被其它基团取代后,苯环的电子云分布不均匀,电子云密度越高的部位越易受到臭氧的亲电攻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