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1篇
  免费   301篇
  国内免费   548篇
安全科学   417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182篇
综合类   1361篇
基础理论   601篇
污染及防治   90篇
评价与监测   54篇
社会与环境   284篇
灾害及防治   160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58篇
  2022年   179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41.
磁暴产生的地磁感应电流(GIC)直接损伤变压器和间接干扰继电保护等设备,强磁暴可能威胁到电网的安全运行。为探明磁暴对沿海核电站变压器的影响,对第23太阳周峰年强磁暴侵害广东岭澳核电站、江苏上河变电站的GIC测量数据,以及西北陕甘青宁750 kV电网计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沿海核电站与内陆变电站变压器GIC大小及其差异原因。结果表明,由于受海岸效应现象的影响,沿海核电站的变压器更容易遭受磁暴的侵害。在此基础上,对极端磁暴的可能危害、灾害风险以及沿海核电站的磁暴灾害进行评估,并建议核电站选址和变压器选型时应评估磁暴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2.
不同扰动方式对底泥/水系统中生物有效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底泥扰动对水体磷迁移转化的影响,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底泥不同扰动方式(间歇扰动、持续扰动)下上覆水中生物有效磷(BAP)及其组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间歇扰动作用下,在24~216h和216~624 h之间,BAP分别稳定在0.09mg·L-1和0.052 mg·L-1.显著低于初始状态(0.679 mg·L-1);持续扰动作用下,BAP在第6 h达到最大值(2.437mg·L-1),随后下降,24h后稳定在0.759mg·L-1.但其组成以颗粒态生物有效磷(BAPP)为主(超过93%).间歇扰动作用下,溶解性总磷(TDP)占BAP的百分比下降了约10%,而无扰动试验中,该值有所增加.说明扰动促进了TDP向BAPP的转化,降低了水体富营养化的直接风险.  相似文献   
443.
事故通常具有衍生性和传导性,如果事故发生的初期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极有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造成事故的传播和扩大。由于事故发生的突然性和事故救援的紧迫性,为提高外部支援的效率,高危企业需要得到周边单位的帮助,就近得到支援,为事故应急处置和救援赢得宝贵时间。高危企业与周边单位之间建立应急互助机制,  相似文献   
444.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产煤大国,也是高温热害矿井最多的国家。矿井热害不仅影响着井下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影响矿山的经济效益,还严重地影响着井下的安全生产。 新汶矿业集团华丰煤矿就是一个饱受热害威胁的矿井。目前,华丰矿开采深度已达到一1100m,深部采区由于受围岩放热和采掘生产的影响,环境温度普遍较高,  相似文献   
445.
环境规制对资源型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否具有推动作用,通过何种路径驱动以及是否存在城市类型异质性有待进一步理清。本文选取2004—2019年中国113座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模型与GML指数对资源型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随后通过构建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科技创新、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结构优化在环境规制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传导机制及其在城市类型间的异质性。研究表明:(1)从全样本回归结果看,环境规制对资源型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系数显著为正,产业结构优化和外商直接投资均发挥了显著的正向中介效应,而科技创新表现为间接抑制作用;在非资源型城市中,三类中介效应均不显著。(2)类型异质性检验显示,科技创新在成长型、成熟型城市中发挥了正向中介效应,在再生型城市中表现为间接抑制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在衰退型城市中的中介效应值为正,而在再生型城市中表现为负向中介效应;产业结构优化在成长型与成熟型城市中发挥了正向中介效应。(3)对比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全样本回归时,产业结构优化、外商直接投资和科技创新的中介效应梯次递减,产业结构优化的中介效应占比接近80%,环境规制的...  相似文献   
446.
综述了新烟碱类杀虫剂在土壤、水体和大气中的赋存现状及其对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和人类的毒性效应.新烟碱类杀虫剂普遍存在于多介质环境中,特别在农业种植区具有较高的残留浓度.新烟碱类杀虫剂对非靶标动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氧化应激、抑制活动能力、损伤DNA和生育功能;亦会对人类的生育、生殖、神经以及脏器功能带来风险.因此,今后亟需系统研究新烟碱类杀虫剂在多环境介质中的赋存及污染状况,深入探讨新烟碱类杀虫剂对非靶标生物的健康危害,以便全面了解此类杀虫剂对生态环境及非靶标生物造成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447.
选取2015年和2019年不同代表年份,结合外场观测和数值模拟,分析了天津地区不同季节不同天气(晴天、多云、霾)下,气溶胶辐射效应对整层大气透过率和地表入射太阳辐射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年份的差异.借助WRF-Chem模式模拟分析了重污染期间气溶胶辐射效应对垂直方向上气象要素廓线、边界层结构以及PM2.5浓度的反馈机制.结果表明:霾污染可导致大气透过率明显下降,春、秋、冬不同季节,霾污染导致中午大气透过率分别下降0.09,0.11和0.09.全年平均霾污染可导致大气透过率降低约15.5%.云量的增多也可导致大气透过率明显下降,多云天气下大气透过率相比晴天减小约22.4%.霾和云对大气透过率的影响还与太阳高度角有关,当太阳高度角>60°时,霾污染导致大气透过率下降8.6%.随污染等级提高,气溶胶对太阳辐射的衰减作用也越强,天津地区空气质量分别为Ⅰ~Ⅰ级时,中午地表入射短波辐射呈稳定下降趋势,依次为484,446,439,342,328和253W/m2.重污染期间,气溶胶辐射效应导致大气低层(250m以下)降温(0.8℃)增湿(3.8%...  相似文献   
448.
以修复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为目标,开展以石英砂为多孔介质材料,氧化石墨烯为吸附剂,在改变重金属种类、重金属污染物浓度、注入氧化石墨烯浓度和渗流速度条件下的土柱穿透试验.首先,对单一重金属的迁移特性及氧化石墨烯对重金属的去除效果和固化机制进行研究.试验表明,改变渗流速度对单一重金属离子(Pb2+和Cd2+)的迁移影响较小.氧化石墨烯穿透污染土柱时,低重金属污染浓度和高渗流速度会促进氧化石墨烯的迁移,进而促进重金属污染物的迁移.氧化石墨烯对重金属离子(Pb2+和Cd2+)有很好的去除及固化效果,对铅离子和镉离子的最大固化率为88.2%和63.9%.其次,通过SEM、FTIR、Zeta电势试验发现,氧化石墨烯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机理主要是静电吸引、离子交换和表面络合.通过DLVO理论计算结果可知,负载重金属的氧化石墨烯相较于未负载重金属的氧化石墨烯更易固化在土壤中,其中负载镉离子的氧化石墨烯比负载铅离子的氧化石墨烯更容易固化在土壤中.  相似文献   
449.
群体感应抑制剂(quorum sensing inhibitors,QSIs)作为一类新型抗生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已被使用在水产养殖、污水治理和农作物病害防治等领域中,其与传统抗生素极有可能在环境中共存。因此,有必要探究QSIs与传统抗生素对细菌耐药性的联合效应。以往的研究往往采用单位法探究固定浓度下混合抗生素的联合耐药效应,但单位法无法在较大浓度范围评价其联合耐药风险。该研究以RP4质粒接合转移表征细菌耐药性的传播,将独立作用模型(independent action,IA)应用到联合耐药作用的判别中,以喹诺酮(quinolones,QNs)作为传统抗生素的代表,探究了QSIs与QNs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RP4质粒接合转移的联合效应。结果表明,15组QSIs-QNs混合物均能诱导E. coli产生接合转移效应,混合物的最大促进率在23.32%~73.07%。对比IA曲线与混合物对E. coli接合转移的剂量-效应曲线的位置关系,发现QSIs-QNs对E. coli的联合接合作用均表现出浓度依赖特征,即混合物促进E. coli接合转移频率时的联合作用模...  相似文献   
450.
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人口迅速集聚,垃圾产量急剧上升,解决“垃圾围城”的现实问题成为大部分城市环境治理中的重点,化解垃圾分类处理难题成为环保研究的热点。自2017年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推行以来,我国垃圾治理从减量化阶段迈向资源化阶段。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老城区逐渐暴露出垃圾收集设施不能满足居民需求,垃圾中转设施污染严重等问题。基于这一现实问题,以城区面积较大、城市更新较慢的沈阳市中心城区为例,核算沈阳市垃圾分类治理后产生的各种效益。利用空间网络分析和选址分析,对沈阳市中心城区垃圾处理站进行优化,使站点建设数量大大降低,服务覆盖范围大幅提升。最后,从源头分类、产业发展和空间优化3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